吴志祥 苏新宁 ,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93)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在创刊历史、影响因子、载文量、期刊声誉等各个方面,都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中的执牛耳者。《Nature》也一直是我国学术期刊的榜样。早在1987年,《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一般称为两刊)编辑部的同志就对《Nature》进行访问,在1988年通过的《科学通报》改革设想中,明确提出以《Nature》杂志作为努力方向,扩大信息面,提高可读性,保持原有的学术性,并在1996年《科学通报》的改造中,提出以《 Nature》为样板,调整编辑方案。 时至今日,一方面因为优秀科研成果严重外流等原因,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发展面临困境;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科技论文产出的世界第二大国,学术期刊迎来了发展的难得机遇。本文以《Nature》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其发展轨迹,针对性的与两刊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显明我国一流期刊与国际顶级期刊存在的差距,探讨哪些是我们已经做到或正在努力做到的,哪些是需要我们锐意革新迎头赶上的,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所谓学术期刊发展轨迹,就是一个学术期刊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过程。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组织实体,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行为调整和应对策略会影响其产品产出,决定其生存状况和成败。考察一个学术期刊的发展轨迹,就是考察其发展历程中的组织行为变化,包括办刊宗旨传承、人事变动、机构调整和运作机制转变等。国内外学者在期刊发展历史的评判、顶级学术期刊的推介以及发展轨迹等相关方面也有不少研究。如,George S.Day在评述美国市场营销学会顶级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中论述了研究期刊的历史事件和趋势对预测期刊未来发展的价值,认为该刊丰富和特殊的历史、强大的品牌、专深且敬业的编辑团队等因素塑造了期刊的成功,同时也说明了考察期刊历史的困难性以及期刊成功因素的复杂性;Derek R.Smith等学者对 1901~2009年世界多个国家的职业医学期刊的发展进行了定性的归纳和总结,使用了时间轴(timeline)工具例举各期刊的创刊年代。国内也有学者讨论我国会计期刊和音乐期刊的发展轨迹,但都是从历史阶段划分的角度进行定性的描述性研究。1989年和1994年,《 编辑学报》 发文介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但主要介绍《Nature》的基本信息和投稿指南。2006年周庆辉等撰文从《Nature》的办刊理念、期刊规模、编审程序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其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这些研究给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启示了笔者需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尝试将文献计量学引入到学术期刊发展轨迹的研究当中,并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人文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角三个层面,对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从创刊到现今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两刊的相关情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梳理《Nature》的发展轨迹和办刊经验,并将其吸收到我国期刊办刊实践中,达到提升我国期刊水平、留住我国优秀论文、吸引国外优秀论文的目的。
本文使用的数据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献计量方面的数据,以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下的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简称WoS)的核心集为数据源,逐年检索刊物《Nature》在1900~2014年的发文,检索《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曾用英文名称)1989~2014年的发文,以数据库自带的检索结果分析报告和引文分析报告,获取期刊每一年的发文量、被引频次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文情况;另外使用数据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获取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数据。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15日。另一方面是期刊发展的历史数据,包括期刊的宗旨、主编、历史事件等,以期刊网站提供的时间轴和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统计。
关于发展轨迹的研究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采用横断面数据进行多对象的横向对比研究,但这种方式无法完整地获取历史数据;其二是纵向历史数据案例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主要依据纵向的历史数据。本文采用后者。在具体的分析中,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历史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对期刊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轨迹。兼顾到数据的多样性,我们采用WoS作为数据源,欠缺就是其最早的数据只回溯到1900年,因此在文献计量方面,《Nature》创刊初期1869年到1899年的数据不能完整的呈现出来,但是并不影响整体的分析。
历史内容分析法是对期刊网站提供的时间轴数据和相关的历史文献阅读后进行定性兼定量的分析。期刊的历史内容分析法分为三个步骤:沉浸在期刊网站提供的大量的历史史实中,进行深入和仔细的阅读;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和浓缩,找到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对目标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
对比分析法,是将同为综合性英文期刊的《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与《 Nature》在文献计量的数值上、发展的历史上进行对比。
3.1.1 载文量
学术期刊的载文量是学术期刊产出的基本体现指标,受到编辑、读者和作者的普遍关注,是衡量学术期刊吸引和传播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从长时间跨度,对期刊的载文量进行跟踪分析,可以归纳出不同时期期刊载文的特点,寻找载文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可以看出期刊在面对内外环境变化时的组织行为和办刊能力。《Nature》创刊于 1869年,由 Thomas Henry Huxley发表第一篇文章,距今有146年。《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创刊于1966年,WoS连续收录了其从1989年到现今的论文。图1展示了从1900年到2014年《Nature》载文量的变化趋势,所统计的载文量是以WoS标准收录的刊载在《Nature》上的各类型文献,并非刊载在《Nature》上的所有论文,因此为不完全统计。图2展示了《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从1989年到2014年载文量的变化趋势。
图1 Nature从1900年到2014年的载文量变化趋势图
图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从1989年到2014年的载文量变化趋势图
从图1和图2的对比中,很明显的发现,两个期刊的载文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总体上来看《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载文水平与《Nature》初期(1901~1921年)载文水平相当。同一时期的1989年到2014年《Nature》平均载文量是《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5.34倍。影响期刊载文量的因素众多,包括期刊历史、出版周期、出版的连续性、吸引稿源的能力等。期刊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既定因素,另外三个方面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首先是出版周期,《Nature》从创刊伊始就是周刊,世界很多顶级学术期刊包括《 科学》、《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柳叶刀》、《 物理评论快报》、《美国化学会刊》等都是周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66年创刊是月刊,1986年改为半月刊,2010年改为旬刊,周刊也应该是其目标,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刊载最新科研成果,吸引优秀稿源。其次是出版的连续性,《Nature》146年每周一期共出版7531期,按照一年应该出52期来算,只缺少18期,这是相当难得的成就。而因为政治因素,《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文革期间停刊6年,极大的破坏了一流学术期刊的出版连续性。保证学术和办刊的独立性,确保出版的连续性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是吸引优秀稿源的能力,对于任何学术期刊来说,稿源就是生命源,没有优秀稿源的支持就难以办好学术期刊。近年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载文量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也说明其稿源状况的改善。从《Nature》的发展轨迹来看,一流期刊的载文量与其影响力并无直接的关系,我国一流学术期刊也应当以把握期刊质量的准确定位,不急于扩大期刊载文量,而是稳步提高精品学术成果的刊载,通过期刊宣传、政策调整、建设期刊网络资源增加显示度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稿源。
探寻《Nature》的发展轨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其持之以恒的办刊精神。如今辉煌的《Nature》在其成长和发展轨迹中,并非一帆风顺,至少经历了三个艰难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1869~1899年,创刊的头 30年。《Nature》在众多竞争者中寻求生存,由于其微弱的知名度,订阅量非常少(第一年只有200位订阅者),导致入不敷出,在这30年期间,《Nature》一直在亏损的状况下经营,直到1899年转亏为盈。第二个时期是一战时期的1914~1918年,由于欧洲各国陷入到战争当中,国家和经济遭到巨大破坏,《Nature》的投稿者和订阅者都不可避免的下滑。第三个时期是冷战时期的20世纪60年代,《Nature》经历了东欧国家的审查、办公室的迁移以及不止一次的被收购危机,更糟糕的是这一时期的两位主编,一位在1961年退休,一位在1965年突然去世,导致《Nature》六个月没有主编。虽然经历了内外艰难的环境,但是《Nature》的出版者、支持者、主编依然坚定的维护其生存和发展,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对于发展我国一流学术期刊来说,如何做到学术期刊的连续、高质量办刊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3.1.2 被引频次
期刊被引频次是反映期刊影响力最直接、客观的指标。论文发表后,其被引频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引用频率会有一个峰值的存在,因此离统计年最近几年的文章由于缺少足够年限的累积,其被引频次还比较低,只有经过一定年限,被引频次才会达到高峰,其后将会缓慢增加。本文以2015年1月15日为统计时间点,统计1900~2014年《Nature》各年发表的文章在WoS中的被引频次和 1989~2014年《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各年文章在WoS中的被引频次,如图3。
图3 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时间序列上的被引频次变化趋势图
图3将《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 WoS中的被引频次放在同一个图中进行比较。从整体上来看,两者基本上有两个数量级的差距。《Nature》的最大被引频次是2000年的文章423038次,《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最大被引频次是2003年的文章4641次,前者是后者的91.15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被引频次的整体水平处在《Nature》1923~1943年的水平。从发展趋势上来看,《Nature》经历了长时期(1900~1945年)的缓慢增长期,1946年的文章被引频次达到5位数(14417次),此后快速增长;《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被引频次的增速较快,从1989年的599次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4641次,15年增长了7.75倍。由于引用峰值的存在,两个期刊的被引频次分别从2000年和2003年开始呈下降趋势。《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2009年的文章被引频次达到4149的小高峰,从发展势头上来看,《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具有很大的潜力。
期刊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被引频次越高说明期刊的整体质量越高。提高期刊被引频次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高刊载论文的水平,而论文的水平又与论文审稿相关。因此,我国一流学术期刊当在增强期刊的质量,重视同行评议的过程上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刊载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也是促进期刊被引频次提高的重要手段。以图3展示的《Nature》1970年的被引频次奇异点为例。1970年《Nature》发表了一篇论述蛋白分析的Laemmli缓冲液的论文,因为开创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被该领域后来的论文大量引用,迄今已被引213825次,占1970年总被引频次的68.12%,是《Nature》创刊以来被引最高的论文。图4显示了该论文被引频次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
可以看出,学界称为Laemmli法的论文,其被引量持续增长了22年,在1992年达到高峰,后又连续被引到现今,近年其引用量似有回升。这样的引用现象,是每一个期刊都需要的,因为它在不断提升着期刊的显示度。如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蓬勃发展,我国一流学术期刊应当把握机会,设法多刊载该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或为期刊发展带来冲击效应。
3.1.3 影响因子
虽然期刊影响因子近年来受到颇多质疑,但是其在评价学术期刊整体质量上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般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其整体质量也越高,影响力也越大。 图5显示了 2001年到 2013年《 Nature》和《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如图5所示,《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和《 Nature》 在影响因子方面同样存在很大差距。《Nature》2001年的影响因子是27.955,2006年有所下降为26.681,后逐步上升到达 2014年的 42.351。《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1年的影响因子为0.511,2010年突破1达到1.087,2013年影响因子为1.365。从增长趋势上来看,《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快于《 Nature》,具有不错的发展潜力。
俗语言,“罗马非一日建成。”学术期刊的发展也不例外,厚积薄发是学术期刊发展必须重视的规律。汉典对厚积薄发的释义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可以看出来,《Nature》对世界科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囤积。我国一流学术期刊,以两刊为例,也在不断拓展期刊发展的渠道。要想跻身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行列必须首先把握期刊的定位,重视同行评审,加强建设网络化平台,努力夯实期刊发展的基础。
3.2.1 期刊独立性与责任感的平衡
图4 Laemmli法论文被引频次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
图5 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从2001年到2013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
期刊的独立性包括三个方面:办刊宗旨或精神的独立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期刊的独立性是期刊的办刊生命,是期刊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Nature》在其第一篇文章中就确定了其沿用至今的办刊宗旨:“第一,向公众呈现伟大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发现的成果,并且强烈要求科学在教育和日常生活层面有更广泛的应用;第二,帮助科技工作者自身可以更迅捷的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成果。”从这一宗旨可以看出《Nature》一直是一个坚定的面向读者的期刊。从组织地位上来看,《Nature》一直属于其出版商Macmillan出版公司,不属于任何学会或政府机构。《Nature》的历任主编都有很充分的自主权,决定文献的编审、编辑部的运作,甚至期刊的发展方向。《Nature》的独立性保证了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和不断变幻的世界科技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从《Nature》的办刊宗旨中也可以看出其一贯的强烈责任感:科学传播的责任感、国家发展进步的责任感、人类社会福祉的责任感。科学传播的责任感:创刊伊始的19世纪是现代科学开始繁荣的时期,但是科技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早期的科学机构如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天文学院的出版物仅限于内部使用。在Huxley的推动下,开启了《Nature》的事业,旨在推动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这一责任感伴随着《Nature》始终,不断地第一时间报道和刊载世界各地一流的学术成果。国家进步发展的责任感:《Nature》创刊初期,英国大学重人文轻科技,《Nature》不断呼吁英国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经费,例如在1903年刊文呼吁关注德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提醒英国与之差距,第二年英国就增加了75000英镑对大学的投入;一战对英国造成重大伤害,一战还未结束,《Nature》就刊文讨论国家的重建问题;二战刚刚结束,时任主编之一L.J.F.Brimble就组织关于教育话题的讨论,促使英国为著名的Butler Education Act教育法案(这一法案构建了战后英国的教育体系)增加了800万英镑的经费。人类社会福祉的责任感:一战中德国臭名昭著的毒气使用事件,引发《Nature》的批判与讨论;二战更是引发《Nature》大量的讨论,包括对纳粹暴行的揭露、科学与人类进步关系的反思、原子能的合理利用等等。
《Nature》在保持其责任感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ature》是在其独立性完整维护的基础上,牢记自己的责任感,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这一点启示我们,学术期刊的独立性与其履行社会责任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很好的平衡起来。英国政府也会资助《Nature》,但是不干涉其内部运作,期刊在与国家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双赢。反观我国两刊的办刊历史,虽然一直承载着展示我国一流学术成果的重任,但是由于受到极左政治思想的羁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和定位,刊载一些与学术关系不大的文章,甚至在文革期间停刊6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两刊才基本走向学术办刊的正轨。明确期刊的办刊宗旨,坚持主编负责制,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交流作用,对我国一流学术期刊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在刊载重大科研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不妨效仿《Nature》刊载一些关于我国重大民生工程、灾害防治控制、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等论证性的研究文章,为国家发展进步从科学的层面献言献策,同时以此扩大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3.2.2 主编的稳定性和编辑的专业性
对学术期刊来说,主编是一个兼具三重身份的重要角色:“杂家”、编辑家和管理者。主编应当是一个学术期刊的真正舵手。对于一个学术期刊来说,主编的稳定性对期刊政策的延续性、发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Nature》长达146年的历史当中,一共只有7位主编,非常稳定,大部分主编任职20年以上,第一位主编Lockyer任职长达50年,带领《Nature》走过最艰难的时期。回溯两刊历史,从1952年《科学通报》率先成立第一届编委会以来的60多年,两刊各自的主编以及1973年开始的联合主编,主编共有11人。虽然历任主编都是学界的重要科学家,但是主编人员的调整过于频繁,不利于期刊工作的稳定开展。因此,我国一流学术期刊当坚持主编负责制,有目标性的培养职业主编人,保持期刊主编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一流的期刊也应当拥有一流的编辑队伍。对于《Nature》来说,以Lockyer身边的副主编和助理主编为例,他们大多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各司其职,分管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地理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谱系学和人类学等各专业学科的文献编辑工作。现任的70多位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有40多位具有博士学位,都是在各个领域具有专业研究和工作经验的人员。我国学术期刊也应当加强职业编辑人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素养。
3.2.3 大师效应和重大事件的报道
众所周知,《 Nature》是由进化论大师 Huxley(1825-1895)推动创建的期刊,并发表了《Nature》的第一篇文章,确定了《 Nature》继承至今的宣言(Mission Statement),并且他在其后20多年里一直坚定的支持着期刊的发展。由于主编Lockyer和出版者Macmillan与在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的很多科学家,包括物理学家丁达尔建立的深厚友谊,使得《Nature》的声誉能够在英国学术界快速传播。其后的众多大师如卢瑟福、爱丁顿都、克里克与沃森、爱因斯坦等都曾经在《Nature》上投文。在重大事件的报道方面,《Nature》刊登过X射线的发现(1896年)、电视机的原理(1908年)、同位素发现(1913年)、铀元素的裂变(1939年)、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地球板块运动理论(1963年)、逆转录酶(1970年)、臭氧层空洞(1985年)、克隆羊多利(1997年)等众多科学界的著名大事件。许多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两刊早期也刊登了许多重大的科学事件,包括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1966年)、“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1972年)、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3年)、张广厚的“关于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的渐近解”(1977年),近年来也有刊登过铁基高温超导等影响学术界的重要文章。但是,客观上来看两刊刊载的优秀成果基本都是国内的,对国外优秀科技成果的吸引能力弱;另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优秀稿源外流严重,两刊刊载的重大事件相对减少。
学术期刊不仅是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也是一种品牌,吸引尽量多的高水准学者和高水平、有冲击力的论文,是学术期刊品牌影响力的体现,也会进一步促进学术期刊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形成正循环,对学术期刊发展是有益的。2008年以来,两刊开始在学部平台上运作,鼓励院士积极参与两刊建设,向两刊投稿和推荐稿件,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国一流学术期刊不仅要抓住国内稿源,更要积极向国外科研机构推介自己的刊物,邀请国际专业领域顶级的学者专家来投稿,开展多方位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来两刊投稿。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是指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不局限于本土,而是参与世界科学技术信息流通,在国际交流中不断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以产业化或规模化经营为核心,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依托的过程。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期刊办刊视角的国际化、期刊作者的国际化、读者订阅者的国际化、编审团队与管理的国际化等多项指标。
3.3.1 国际化的形式体现
《Nature》的办刊宗旨表明其是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期刊,早在第二任编辑Gregory执掌《Nature》的时候(1920~1938),它就被称为是一个国际性的机构。但是,此时的《Nature》国际化程度大多局限在欧美体系和大英帝国殖民体系范围之内。自1970年《Nature》在华盛顿开设了它的第一个海外办公室开始,《Nature》才开始在面向全球的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前进。因此,笔者统计了1973年以来《Nature》发文作者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并将《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9年以来的此项数据与之对比,如图6。
从图6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Nature》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高质量论文。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少的1985年也有42个,最多的是2012年达到92个。如此广泛的支撑作者群是很多学术期刊望尘莫及的。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从1973~1979年间一直保持高位平稳;从1979~1996年国家和地区数量波动较大,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现象;有趣的是,从1996年开始到2006年的10多年间,数量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不再出现较大波动,这或许与1995年《Nature》官方网站的开通有联系,使得《Nature》在全球论文投稿者中的识别率稳步提高。总体看来,随着《Nature》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对世界各地科研成果的吸引能力不断加强。《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作者的国际化也在提高,从1989年的4个国家上升到2014年的30个国家和地区,进步明显。
图6 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发文作者国家或地区数量趋势图
另外,从创刊的第一年只有200位订阅者,如今《Nature》拥有全世界来自230个国家和地区的63000位订阅者,而两刊的国际订阅数不足 1000。《 Nature》从创刊初期的编辑团队主要来自剑桥大学,如今统计其73位编辑工作者,有43人来自英国、24人来自美国、中国和德国各2人、未注明地址者2人,外编人数比例为42%。而两刊123位编委会成员,其中有35位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外编比例达到28%,这已经是长足的进步了。《Nature》拥有26142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审稿人员。因此,我国一流学术期刊当更加努力,借国外期刊出版集团的“船”,大踏步“走出去”;并且,努力增强国际合作和宣传,吸引国外专家学者投稿,实现国外优秀科技成果“请进来”。
3.3.2 国际化进程中的组织行为
学术期刊国际化是以规模化或产业化为核心,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依托的过程。规模化或产业化分为三个方面:不断创办不同科学领域新的子刊;在本土之外的其他国家地区开设办公室或新闻处;与其他国家科研机构合作办刊,增加学术交流。数字网络化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抓住时机创建各类型网站,实现资源在线获取;投审稿程序数字网络化;与社交网络紧密对接,占据Web2.0和新媒体的制高点。
《Nature》从1992年创立第一个正式子刊《Nature Genetics》到 2008创立《Nature Geoscience》,短短 16年间共创立16个子刊。这些子刊涵盖了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医学、生物技术、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临床实践、纳米科学、光学和地球科学等十多个当今世界热门的科学领域,这些子刊在不同的领域都逐步发展为一流期刊。特别的是1999年,《Nature》成立了自己的期刊出版集团NPG(Nature Publishing Group)。实际上,《Nature》实行规模化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能紧跟时代步伐,也是其厚积薄发的体现。两刊在规模化经营方面也在不断努力,中国科学出版社旗下共有包括《科学通报》(中英文版)、《中国科学》(一系列中英文刊物)等共18种刊物。
相较于创立子刊,《Nature》更早实行的是在海外开设办事处,打通海外市场。1970年在华盛顿开设了第一个海外办公室;1980年在纽约开设了美国第二个办公室;1984年在日本东京开设办公室;1989年底《Nature》已经在波士顿、旧金山、印度首都新德里、巴黎和墨尔本设有通讯处,时年成立了巴黎和慕尼黑办公室;1993年在俄国设立办事处;1996年在澳大利亚开设第一个办公室;1997年在韩国组织了第一次国际会议。
《Nature》实现其业务拓展的另一个方式就是与其他国家科研机构合作办刊,特别是与新兴的科技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Nature》与中国的合作为例。图7显示了中国大陆地区在《Nature》上发文量的变化。
图7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Nature》发表论文的数量变化趋势。1979年只有2篇,从1979年到1997年基本保持个位数的发文量。1998~2013年保持在两位数,并且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128篇,排在法国之后,位居第5位。《Nature》刊载中国大陆地区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不仅与我国科技快速发展有关,也与NPG集团与我国科学界频繁合作有关。2006年NPG集团与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Cell Research》;2009年NPG集团又联合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办《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2010年与中国免疫学会合作创办《Cellular&Molecular Immunology》;2012年与四川大学两个科研机构创立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这些举措大大缩短了大陆学者与《Nature》的距离,使得其在大陆的业务蓬勃发展。
与规模化并驾齐驱的举措就是数字网络化。《Nature》不仅最早的创立了学术期刊的门户网站,而且积极开通用于新闻、广告和职场的专门网站。因为《Nature》在网络化方面的出色表现,其门户网站nature.com于2008年获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学网站奖。《Nature》高效的利用数字化的编审系统,所有的投稿、审稿、同行评议全部在网上进行。并且《Nature》在2006年开设自己的播客,以及各种社交网络客户端,创建自己的新媒体APP。甚至,《Nature》开始打造类似虚拟世界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的Second Nature,这无疑是非常前卫的举动。《Nature》种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努力,都有助于其在知识时代的大潮中巩固壮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两刊也在1997年开通局域网,1999年两刊论文上网,并实现投审稿的数字化。虽然两刊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不断努力,但是与国际顶级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力度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在内容的丰富程度、形式的多样化、显示度、社会网络化等方面,仍需要加大投资,迎头赶上。
3.3.3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以今天的成就来看,《Nature》已然是一个国际化的顶级学术期刊。对英国来说,《Nature》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科学无界在《Nature》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它与伦敦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样是英国骄傲的标志。然而,学术期刊国际化是一种发展策略,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纵观《Nature》发展轨迹,它始终保有国家发展进步的责任感。从文献刊载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的过程必然是国内论文刊载比例降低,海外论文刊载比例提高的过程。图8显示了这样一个过程。
数据显示,1973年《Nature》刊载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地区)论文的比例是21.94%,1978年回升到31.14%,2014年这一比例为15.65%,说明《Nature》大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国际作者。《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本国论文比例,基本维持在97%以上,近年来降到95%左右。将这一数据与图6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刊载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论文作者是中国人。因此,我国一流学术期刊的作者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2014年国外作者发文比例仅为5.1%。对于《Nature》来说,其国际化程度深入而成熟,同时它也很好的服务了自己的国家;对于《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等我国一流学术期刊来说,如何实现海外稿源的“请进来”,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怎样实现立足本土的国际化战略,是一个高水准的学术期刊需要系统考虑的问题。
图7 Nature从1979年到2014年刊载中国大陆地区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图
图8 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刊载本土论文比例变化趋势图
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论文产出的第二大国,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蓬勃发展,正是办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大好时机。两刊主编朱传言在2010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说,“世界科学的中心或者中心之一迟早会转移到中国。在这个重要的转移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来向世界展示中国科学的全貌?答案就是一份成功的科学期刊,一个代表中国科学全貌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一方面需正视我国学术期刊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差距,积极探寻差距的原因;一方面不畏差距的存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办好跻身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心存信心。在探讨《Nature》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国际化的办刊视野。借助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在世界范围更多地发行我国一流学术期刊,通过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办刊的方式,实现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积极向国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推介我国一流学术期刊,邀请国际专业领域顶级学者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来我期刊投稿,实现国外优秀科研成果“请进来”。
(2)把握学术前沿。我国期刊当时刻与世界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共同开展一些学术论坛、沙龙,把握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和具有潜在价值的前沿信息,通过增进交流启发创新,使得期刊成为最前沿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渠道,发挥我国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作用。
(3)扩大期刊产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巨大影响力是建立在丰厚的论文产出量上的。我国学术期刊,当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稳步扩大期刊的论文产量,带动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4)建立高效的网络平台。学术期刊当建立自己的网络推动平台和服务平台,把期刊成果快速推出,扩大期刊的显示度和读者群。通过在平台上创建学术论文和社交网络客户端,发掘潜在用户群体,增强期刊的渗透力。
(5)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是期刊得以良好发展的保障。我国需加大力度,支持国际一流期刊的创建,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人员上给予配备,力争有一批各学科、综合性学科的一流学术期刊群走进世界前列。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869年创刊于当时科技兴隆、国际地位领先的英国,发展到2015年经历了风雨沧桑的146年。如今《Nature》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辉煌的学术期刊品牌。《Nature》历来是我国一流学术期刊学习的标杆。本文以文献计量学、历史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为工具,从文献统计的视角、人文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角三个层面,较全面的探讨了《Nature》的发展轨迹,以及我国一流学术期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与之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简略地提出了针对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些启示和建议。本文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期刊品牌其发展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其成功因素的多样性,难以以一篇文章探讨清楚;另一方面,关于期刊的历史数据收录不完整,或许会导致分析的不全面,甚至结论的偏颇。基于更广泛数据的学术期刊发展轨迹分析,并将这种方法更多的应用到其他顶级期刊的研究当中,会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
[1] 两刊历史[EB/OL].[2015-01-20].http://60.scichina.com/.
[2] 赵一文,杨琦.学术期刊及其组织实体的属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究,2007(6):930-933.
[3] George S.Day.Using the Past as a Guide to the Future:Reflectionson the History of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1):14-16.
[4] Derek R.Smith,DrMedSc.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Occupational Medicine,1901–2009[J].Archivesof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Health,2010(64):8-17.
[5] 许家林.我国会计专业期刊的发展轨迹与学术责任[J].财会通讯,2008(11):14-16.
[6] 郑晓丹.历史的记忆 记忆的历史——建国前我国音乐期刊的发展轨迹与意义评判[J].音乐探索,2013(3):99-103.
[7] 叶石丁.介绍英国《自然》杂志[J].编辑学报,1989(2):111-113.
[8] 陆伯华.英国《自然》杂志今昔[J].编辑学报,1994(2):121-124.
[9] 周庆辉,殷惠霞,凌昌全.英国 Nature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6):1062-1065.
[10] The timeline of NPG [EB/OL].[2015-01-15].http://www.nature.com/npg_/company_info/timeline3.html.
[11] The history of Nature[EB/OL].[2015-01-15].http://www.nature.com/nature/history/index.html.
[12]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13] Chun Wei Choo,Indrani Nadarajah.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Seeking in the 2009 Victorian Bushires [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84-97.
[14] 颜志森.期刊载文量及其变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449-454.
[15] 颜志森.期刊载文分析研究有待深化[J].科技与出版,2006(3):54-55.
[16] 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5):709-710.
[17] 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等.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4):202-205.
[18] 成语释义[EB/OL].[2015-01-20].http://www.zdic.net/c/a/171/383351.htm.
[19] 游苏宁.捍卫编辑的独立性[J].编辑学报,2006(5):321-322.
[20] 邝幸华.论科技期刊主编的多重角色[J].编辑学报,2001(2):96-97.
[21] The editor of Nature[EB/OL].[2015-01-20].http://www.nature.com/nature/about/editors/.
[22] 蔡玉麟.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议[J].编辑学报,2002(1):49-51.
[23] 刘雪立,徐刚珍,方红玲,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十大特征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4):10-14.
[24] Nature 订阅人数[EB/OL].[2015-01-20].http://www.na ture.com/nature/about/contact/index.html.
[25] 游苏宁.对科技期刊国际化有关问题的反思[J].编辑学报,2008(1):1-4.
[26] 朱作言:办好“两刊”是一种使命[EB/OL].[2015-02-05].http://60.scichina.com/news/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