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华
我一直都认为,教育是花朵,爱与责任是它的花蕊。然而有一天,却从自己的学生那里看到了这么一段:
我是个倒霉孩子,从上小学起便时常被老师讽刺、瞧不起,直至现在。也真的很邪门,不喜欢我的老师还都是女的。每当挨批的我倔强的不肯低头时,那些如花般美丽的园丁们就会说:“孩子,我是关心你才这样说,难道你要我漠视你吗?现在你可能恨我,将来你是要感谢我的。”于是我便懵懂的以为将来的我会顺应她们的预言成长,然而现在却发现随着时光流转,对他们的厌恶却如蔓草一般在我心中疯长。他们对我的“热情的关爱”总会在我不多的短暂的欢愉时刻,如冰雹般及时的打落在我身上,令我“冷静”,让我“觉醒“。我不明白这些伟大的红烛们为什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还要用烟雾荼毒别人。
以上内容来自于一位女学生的周记。她成绩中等,有个性,属于老师眼中典型的有脑子而“不用功”的学生。这篇周记让同样是女教师的我读后脊背发凉,想来我也曾无数次“谆谆教诲”于她,当然我不是在这里简单的对号入座。因为它让我想到了以前曾看到研究人员做过的一个调查,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学生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让在现实中有过无数次的和学生“由爱生恨”遭遇的我开始思考,我们的“爱”为何在学生那里却成为了反动,什么东西让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一)爱的错位
教育是爱的艺术,敬业的老师是爱学生的,为人师者常常是是充满爱心的人。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样,老师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基于这样的爱,在当前的社会评价体系下,老师们就以成绩为唯一参照物,按照升学的标准要求学生,按照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塑造学生。于是我们让花季少年们只能拥有三点一线的生活,只能看到雪片一样的试卷和练习,只能在休息时间无休止的上课和补习……在老师们的爱里,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失去了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权,也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在老师们的爱里,学生成为了老师们灌输知识的容器,成为流水线上规格相同的批量产品,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呆子。于是,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的爱、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成长还是我们的成绩,我们的荣誉?在你的声嘶力竭与冷嘲热讽中有几多是关乎孩子的真正需要?
(二)源自于爱的伤害
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学生。一次家长会,瘦弱的张彤陪着他的妈妈来到我面前。妈妈是未语泪先流,说到家境的艰难,丈夫的残疾,儿子的懂事、自卑……这让我对张彤有了深深的同情。于是在一次解决张彤和另外两位男生的冲突事件中,我有意识地讲了张彤家庭的故事,希望两位男生拿出他们的同情,关爱“不幸”的同学。然而第二天,我就从他那里“收获”了深深的敌意与抗拒。在他躲避的目光与不合作中,我猛醒作为教师的不理智,那份肤浅的爱带来的竟是伤害。“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是吟诵着这样的名句做老师的。我的爱够真诚,我的同情够丰厚,然而我播撒的真的是香花而不是荆棘?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孩子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还有多少伤害假着爱的名义?张彤是敏感的,脆弱的,而我们周围的孩子有几个不是如此呢?他们需要的该是春日,渴望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润,而我们的爱太过自我,失去了这个时代最被人需要的尊重与理解。
爱必须以平等为基础,爱必须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当爱失去了平等和尊重,爱可能会变得很残忍,对学生造成的是人格上的伤害。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太过自我的私人感情,而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胸怀。有了这样的爱,学生才能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如同放飞的小鸟,带着老师的鼓励与期望去翱翔。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谈到,“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我们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样在塑造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因此,教师除了在认知发展上给予学生支持、鼓励与指导外,还应该在情感上给予学生关怀、理解与爱。人类需要爱与同情,而在其中的学生更需要爱、理解与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而尊重与理解是它的花蕊,这是我二十年教育生涯最重要的收获,也即这篇文章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