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高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POCD发生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110例行麻醉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行硬膜外及全身麻醉,对比两组POCD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术后24h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24、72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72h 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OCD的发生与麻醉方式关系密切,硬膜外麻醉POCD发生率较全身麻醉低,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POCD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7-155-03
Effect study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on the occurrence of POCD
WEN Yuga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Anshun People's Hospital, Guizhou, Anshun 5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on the occurrence of POCD. Methods 110 patients, who were received operation with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o compare the occurrence condation of POC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ho were respectively received operation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general anesthesia. Results MMSE scores of 24h after 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le which of 24h and 72h after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POCD of 24h and 72h after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which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POCD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nesthesia methods which c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ondation to ensure better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POCD of epidural anesthesia was lower than which of general anesthesia.
[Key words] Epidural anesthesia; General anesthesia; POCD
术后认知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人格改变、记忆损伤、认知障碍、技巧异常等[1]。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生活质量。相关资料[2]显示老年患者全麻后POCD发生率高达40%,为降低术后POCD的发生,确保患者术后康复,本文以110例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POCD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行麻醉手术患者均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到我院就诊,按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68.7±3.7)岁;四肢手术25例,腹部手术22例,头颈部手术8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50~82岁,平均(66.8±4.0)岁;四肢手术23例,腹部手术23例,头颈部手术9例;两组手术方式、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3]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麻醉ASA分级I~Ⅲ级;排除行心脏手术者;排除精神障碍、人格分裂、意识不清、依从性患者;患者术前未服用安定或抗抑郁药物;无神经系统、心脏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严重器官疾病;心理测试愿意合作;无药物依赖史、帕金森症、酗酒、阿尔茨海默病等情况;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患者术前经简易智力量表(MMSE)检测不足23分;文盲;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心理疾病;长期服用安定药物、抗抑郁药物、镇静剂及药物依赖史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不愿积极配合治疗。
表1 两组患者具体情况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麻醉时间(min) 液体总入量(mL) 出血量(mL) 尿量(mL)
观察组 115.8±24.3 160.7±21.5 1752±184 345.8±52.3 310.5±98.7endprint
对照组 118.9±23.7 165.9±28.4 1920±172 354.7±56.9 324.7±99.5
t 2.1542 2.20415 2.5112 2.4214 2.3811
P >0.05 >0.05 >0.05 >0.05 >0.05
1.4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开放静脉。术前禁食8h,术前30min肌注0.5mg阿托品(新乡市常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H41020226)和0.1g苯巴比妥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H31020532)。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根据手术需要选取相应间隙进行椎管内麻醉,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3%~1.6%利多卡因及0.2%左布比卡因混合液6~15mL,根据麻醉平面适当调整麻醉用药量,必要时追加麻醉药物,术中常规面罩吸氧。
对照组行全身麻醉,采取静吸复合全麻,以0.1mg/kg咪达唑仑、0.2~0.4μg/kg舒芬太尼、1~1.5mg/kg丙泊酚、0.1~0.15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导管插入成功后,以1%~3%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同时间歇加入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潮气量保持在8~10mL/kg,呼吸频率维持10~12次/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 Hg,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总入量、出血量、尿量以及术后1d疼痛评分,同时于术前、术后24、72h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予以评价。
1.6 评价指标
术后1d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后1d疼痛程度予以评估,由0~10分,经患者指出对应数字表明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4]。
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72h认知功能予以评价,MMSE评分<24分则为POCD[5]。
1.7 麻醉疗效判定
优:术中无痛,手术进行顺利;良:术中疼痛轻微,可耐受;差:疼痛明显,手术无法进行[6]。
1.8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具体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总入量、出血量、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2%(54/55),即优24例,良30例,差1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8.1%(53/55),即优12例,良41例,差2例,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3.12,P>0.05)。
2.3 两组术后1d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1dVAS评分(2.3±0.7)分,对照组术后1dVAS评分(2.4±0.5)分,两组术后1d疼痛程度对比(t=2.5121,P>0.05)。
2.4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 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72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对比(分)
组别 术前 术后24h 术后72h
观察组 28.3±1.3 24.5±2.8*# 27.2±2.7#
对照组 28.5±1.4 21.6±2.8* 24.5±2.7*
t 2.4125 2.9562 2.9642
P >0.05 <0.05 <0.05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POCD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24h POCD发生率23.6%(13/55),术后72h POCD发生率58.2%(32/55);观察组术后24h POCD发生率14.5%(8/55),术后72h POCD发生率38.2%(21/55);两组对比(x2=5.20,P<0.05;x2=5.32,P<0.05)。
3 讨论
医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麻醉医师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扩展与提高及患者对医疗要求的提高,使麻醉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麻醉医师操作期间,不仅需要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舒适度过手术,也要降低创伤、麻醉用药及应激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此提高患者术后远期预后质量[7]。而现今POCD依然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潜在危害,其产生机制尚未明确。POCD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行为意识障碍、注意力及记忆力降低,使患者精神紊乱,社会能力降低。尤其老年患者一旦发生POCD,会加重患者神经衰老[8],危害性大。
相关资料显示,患者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严重,POCD发生率越高[9],其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呈老年性改变,对中枢抑制药敏感性显著提高;肝肾功能降低,严重影响麻醉药物代谢功能,延长排泄时间;患者血浆蛋白浓度相对降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功能减弱,相应增加了血浆中游离药物;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
麻醉方式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一直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麻醉方式不同,发生术后POCD也不相同。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不受手术时间限制,且易于控制;但其会抑制患者呼吸循环系统,麻醉时效短。硬膜外麻醉易于控制呼吸道反应,并发症较少,也不会对患者循环系统抑制产生影响,但缺乏变通性[10]。在此研究中,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总入量、出血量、尿量以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有显著麻醉效果。endprint
在POCD发生中,两组患者术后24h MMSE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术后24h、72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72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2h 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患者对术后24h、72h认知程度产生影响各不相同,而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要比硬膜外麻醉严重,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24h认知功能降低,但在72h后逐渐恢复正常;且术后24h认知功能比全身麻醉患者好,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72h认知功能逐渐恢复,但其恢复情况较硬膜外麻醉低。
且在患者术后24h、72h POCD发生率对比中,对照组术后24h POCD发生率23.6%,术后72h POCD发生率58.2%;观察组术后24h POCD发生率14.5%,术后72h POCD发生率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硬膜外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比全身麻醉患者低,其可能是:全身麻醉可直接损害患者中枢胆碱能系统,并对脑蛋白记忆蛋白表达也产生直接性损伤;经相关动物实验表明[11],全身麻醉药物本身就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会导致动物发生持久性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术后机体内会残留相应的全麻药物,残留的全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突触传递造成影响,并出现麻醉后效应;同时全身麻醉也会不同程度上的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经脊髓水平对伤害性刺激反射弧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12],更好抑制神经系统应激反应,以降低POCD的发生。
综上所述,POCD发生与麻醉方式关系密切,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可发生POCD,但硬膜外麻醉发生率较全身麻醉低,说明在预防POCD的发生,硬膜外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患者麻醉术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徐明.浅谈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269-270.
[2] 王丽.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125-126.
[3] 张庆超.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73-74.
[4] 张辉,冯胜江,苏群,等.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86-88.
[5] 马亚兵.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1):1015-1017.
[6] 胡红侠,王熙,李筠.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89-2191.
[7] 王艳平,翟静波,朱芳,等.原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归三年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2):105-109.
[8] 张宇航.不同麻醉方式对POCO发生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133-134.
[9] 刘卫校.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09-110.
[10] 耿月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4,34(3):35-36.
[11] 陆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260-262.
[12] 刘秀娟.麻醉干预对老年心脏转转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4(12)56-57.
(收稿日期:2015-0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