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雯丽
【摘 要】比兴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人的思维传统有关,与美学范畴的一些概念相通,比兴对诗词创作的突出意义表现在意境创造方面,这一文学传统值得躬身实践。
【关键词】比兴;思维;格式塔同形同构说;意境
“中国文学之全部精彩,则正在比兴中。”这是中国现代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学艺术特质及其价值的整体判认。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比兴”,它是中国文学独特文化生命的创生原点。最早开创性地运用比兴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也因此而成为了百代不祧之祖。
比兴,作为诗学范畴中的诸多概念命题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学上的某些理论相通。因为诗学与美学本身是相通的,都强调感性体验,情志为本,诗学可以看成是美学化的诗学。
在一般意义下,比兴都被理解为一种修辞手法或者艺术表现形式,但无论如何归类,如果要探究其生长的土壤,还必须将比兴放在思维的层面上。因为比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都是人在一定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比兴也是一种思维传统。
将美学范畴和思维范畴相互结合起来探究比兴的根基,首先便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宇宙观入手。这既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美学“移情说”中的“物我同一”。远古的中国社会属于原始的农业社会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保障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主要的生产活动,依靠土地自然物来进行,庄稼的丰歉除了自己耕作之精细与否之外,全部取决于水土、风雨、阳光等诸多自然条件之调顺充足与否。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人,是靠天吃饭,在绝对被动性的基础上存在一点相对的主动性。这使得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与大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心态。一切自然景象与人的关系,就变得可以亲,可以用,可以比,可以为人转述各种生命力量。而当这种关系发生时,就可能出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形成物我同一的境界。不仅由我及物,而且由物及我。
其次,美学上的“格式塔同形同构说”对于揭示比兴的来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格式塔同形同构说”强调人的内在感情活动也受到力的支配。如果外部事物中展示的力的式样,和人的心理中展示的力的式样相类似,即外部事物的运动和形状同人的心理生理同形同构,那么,外部事物就能引起人的相应的感情活动。简而言之,并不是人把自己的感情移置到外物的身上,而是外物的运动和形状本身就属于某种人类感情的表现。如果外物和人悲哀的心理活动同形同构,它就能引起人的悲哀感情;如果与人欢乐的心理活动同形同构,它就能引起人欢乐的感情。这种同形同构就成了将人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方式与基础了。如果人在某个瞬间与某个外物在某些方面达到一定的同形同构,那用两者之间的互通性来产生比兴这种能动性的行为便无可非议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比兴对诗词创作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与多元,而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意境的创造。意境表现在诗里是情与景的交融,是虚实相生。在实际的创作中,赋比兴是最常见的使用之法。赋,是比兴的基础,是“六义”之一,强调的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因为直白浅露,所以在诗词创作中是最基本的手法,比兴等其他手法往往在赋的基础上与之相结合来运用。这样一来,整个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便更加丰满立体,在语言上也更加生动,形式上不会因为单一而显得单调。同时,因为比兴手法的运用,那没有明确的画面,飘忽空灵的形象等“象外之象”虽然实属虚境,但却又真实,可感可触。可以说,比兴将经验世界之完整与真实和“体道”之精神境界、人格风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便是,比兴易于将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交融而营造成意境,易于体现诗美、人格和道。这种效果在美学上则称之为“美感”,就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般经典又妙不可言。
比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文学历史的舞台上一路走下来,走到社会变革的今天。从五四运动的近代直到当下的新时代,仍然有人在继承着比兴的传统。只是随着当今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地,比兴也夹在其中。当下,对比兴的研究也有很多,要是能在研究之时都能躬身实践一番,那比兴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保持一种鲜活的本性了。
参考文献:
[1]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