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转移粘性吗?*——基于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的解析

2015-12-02 01:47吴伟平
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密集型粘性规制

吴伟平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30 余年,我国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大力推行工业化进程并取得了“奇迹式”的经济成效,使得我国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以及产业级差的日益扩大,催生了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制造业产业转移,制造业产业地理格局历经着重塑①Fan C C,Scott A J.,“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Economic Geography,2003.79(3):pp.295-319.Lu J,Tao Z.,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2):pp.167-180.。与此同时,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伴之而生。特别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强约束“天花板”和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快速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那些曾为东部地区经济腾飞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的庞大污染密集型产业,其生存与发展空间不断受到限制,实施产业区间转移似乎成了其最优选择①彭文斌、吴伟平、邝嫦娥:《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空间演变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世界经济文汇》2014年第6期。。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防止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可能引发的“两极分化”态势,我国中央政府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并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以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为东部沿海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然而,我国区域产业现状表明,大规模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并不明显,空间转移滞缓现象较突出②耿文才:《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的粘性分析》,《地理研究》2015年第2期;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滞缓现象不仅与传统经济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③“污染避难所假说”(Hypothesis of Pollution Taven),也称“污染天堂假说”,最早由Walter 和Ugelow(1979)提出,主要指污染密集型企业(或环境敏感型企业)总是趋向于环境规制标准较低的区域迁移,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将成为污染者的“天堂”。、梯度理论)相冲突,而且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违悖。因此,深入考察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现状及成因,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产业政策,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滞缓现象给予了足够关注,对产业转移粘性④产业转移粘性指产业转移的路径与轨迹并非线性的,诸多阻碍或延缓产业转移因素的存在,导致产业梯度推移难以循序进行,并强烈地依附在原产业所在地。的成因给出了较丰富的解释,并将产业转移滞缓的首要因素归为劳动力极化流动⑤山社武、刘志勇、张德生:《劳动力自由流动是阻碍传统产业区域转移的根本原因吗?——基于27 个产业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10年第5期。。东部沿海地区借助政策优势与地理优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到迅猛发展,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均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劳动力学习、就业与生活的首选地⑥樊士德、沈坤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2期;劳昕、沈体雁:《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变化——基于2000 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大规模的劳动力涌入,为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劳动力资源及人力资本,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而且,近乎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特征有效的降低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用工成本,并致使当地劳动力工资增长缓慢,大大延缓了产业转移步伐⑦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张存菊、苗建军:《基于Panel-data的区际产业转移粘性分析》,《软科学》2010年第1期;杜传忠、韩元军、张宪国:《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及粘性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其次,资本要素在东部发达地区的非均衡集聚也是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重要原因。“钱随人走”及“资本逐利”的特性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大量国内资本和外来资本的集聚地,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基础设施水平高、公共服务能力强、劳动生产率高、金融环境好及对外开放度高等优势条件。资本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极化流动极大地弱化了产业区际转移动力,使产业转移滞缓现象成为可能⑧郭萍:《我国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粘性的要素非均衡集聚经验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王思文、祁继鹏:《要素流动性差异与地区间产业转移粘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最后,迁移成本和沉没成本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企业收益—成本的微观视角来看,迁移成本过高定然会影响企业的转移意愿。而对于资产专业性较强的产业,选择迁移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一些无法转为他用的专用性资产损失,这种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转移的积极性,而且沉没成本越高,则对其转移意愿的削弱越大⑨李占国、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陈阵、王雪:《创新行为、沉没成本与企业生存——基于我国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10期;邓芳芳、张华勇、王磊:《沉没成本、行政进入壁垒与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2期。。

纵观现有的文献,对产业转移粘性成因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不过,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运输成本的减少,引发了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以及外部性等问题,而这些要素恰恰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经济政策因素也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证检验中被证明是十分重要的。由此看来,仅从传统理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粘性成因,而忽略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府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偏误。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1)构建产业转移指数,分析异质性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2)从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视角,解析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并进行实证检验。

二、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特征性事实

(一)污染密集型产业判定及数据来源

准确来讲,所有产业均会直接或间接地生成污染,只是污染程度有差异。根据产业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将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便会产生大量污染排放物的产业定义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所排放的污染物不仅危及人类健康及动植物生命,而且处理和防治的难度大、费用高。学术界关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据环境治理成本来鉴别;二是依据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分类;三是依据污染物排放规模加以衡量。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①详见《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 号)。,并划分了11 个污染密集型产业。考虑到农副食品加工业(C13)、食品制造业(C14)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C44)的区域特殊性,本文最终选择纺织业(C1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C19)、造纸及纸制品业(C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等8 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由于我国在2002年实施了新的产业分类标准(BG/T4754-2002),所以,文章选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集。其中,2003—2011年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业统计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的“工业行业数据库”,其它年份的数据来源自对应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由《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进行补充。

(二)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总体特征

尽管我国大规模的产业区际转移现象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但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区域显著转移仅发生在近10年中。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环境规制标准日趋严格且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速,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推进加速期,其招商引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竞相放松环境规制标准,或者实施零规制。因此,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标准的梯度差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自东向西迁移提供了可能,并催生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区域迁移。图1 报告了东、中、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二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但其所占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即从2003年的70.61%下降至2013年的61.66%;中部和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表现出上升的态势,分别由2003年的18.18%和11.21%上升至2013年的23.74%和14.60%,年均增长率仅为0.56%与0.34%。从总体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确呈现出自东向西跨区域转移的趋势特征,但区际转移强度较弱。另外,表1 还给出了2003、2008、2013年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统计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总体上表现出自东向西转移这一客观事实,但是,部分产业(诸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并没有表现出持续性转移趋势,即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可能存在转移滞缓现象。

图1 东中西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

表1 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三)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异质性特征

为了进一步考察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存在与否,本文还构建了产业集聚变动指数(IIAC),并以此来分析各类型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现状特征。文章借鉴耿文才的研究思路,具体依据产业在初始年与最终年的集聚规模变动状况与历年变动状况的关系来构造。计算公式为:

其中,LQ 为区位熵,主要用于度量各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各省份的集聚状况。qi为各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i 省的产值,Qi表示i 省的工业总产值。另外,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IIAG=1 时,污染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持续性转入;当IIAG=0 时,污染密集型产业维持现状;当IIAG=-1 时,污染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持续性转出;0<IIAG<1 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间歇性转入;-1<IIAG<0 则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间歇性转出。

图2 报告了8 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空间特征。第一,纺织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自东向西转移现象,东部的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及河北等省份依然是纺织业的主要集聚地。第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自东向西转移的趋势较明显,总体上表现出由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北京及天津等地向邻近的中部地区迁移。不过,福建、广东及河北等部分东部省份依然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集聚地。第三,造纸及纸制品业在总体上也表现为自东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空间特征,但在浙江、福建、广东、辽宁以及天津等部分东部省份,造纸及纸制品业仍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第四,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区为东部沿海、西部沿海及部分西部内陆省份。第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为东部沿海及部分西部内陆省份。第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则表现出显著地由东部省份向中部及部分西部省份转移的空间特征。第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仍为东部沿海省份、西部沿海省份以及部分西部内陆省份。第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为东南沿海及部分西部地区。总的来看,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表现出空间转移滞缓的现状特征。换而言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粘性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三、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客观存在着诸多延缓污染密集型产业推移粘性的因素。其中,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东部地区的极化式集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显著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①袁洪飞:《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分析》,《当代经济》2014年第1期。。另外,迁移成本和沉没成本也导致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出现滞缓。但是,传统经济理论在解释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比如,两个自然条件、经济地理条件较为相近的地区,却有可能出现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不同表现(诸如广东与广西),这在较大程度上归因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同时也离不开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改革开放政策)。由此,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视角,解析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

(一)新经济地理因素

图2 异质性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空间特征

1、产业集聚的“极化效应”。产业集聚指同一产业在特定地理区位的高度集中,进而诱发“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或集聚经济的出现,又进一步引导产业资本等要素资源在集聚地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导致产业集聚效应循环累积。产业集聚的“极化效应”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第一,“市场接近效应”的存在深化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通常,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东部沿海省份比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平均收入水平更高。这意味着不论是市场购买力、市场规模还是进出口贸易,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具优势,而且循环累积效应的出现导致市场导向型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区际转移粘性也会越来越强。第二,“要素成本效应”也会造成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滞缓。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给,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缺乏上涨压力,要素成本优势缓解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生存压力,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梯度转移的动力也就逐步丧失,这在劳动密集型污染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集聚经济的循环累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①孙晓华、郭玉娇:《产业集聚提高了城市生产率吗?——城市规模视角下的门限回归分析》,《财经研究》2013年第2期。,弱化了“要素成本瓶颈”,使得转移滞缓现象进一步发生。

2、产业集群的“锁定效应”。产业集群指在某一区域内,众多不同规模等级且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企业以及相关组织机构,通过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集聚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现象在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不断涌现,成为全国产业集群密集度最高且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其数量占全国的90%②详见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产业集群问题分析》。。其中,不乏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正如波特所说,一旦一个集群形成,自我强化机制便会促进集聚体不断成长,空间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集聚形成后,集聚经济体依靠创新网络不断推动产业集群演化,使得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成熟,并逐渐形成“路径依赖”。因此,对于东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讲,单个企业的跨区域转移极有可能因错失集群优势(如协作配套商、专业化市场、特定客户群体)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区际转移带来的机会成本可能高于转移收益。如此下去,污染密集型产业便会在产业集群“锁定效应”的影响下形成梯度推移粘性。

(二)经济政策因素

1、经济开放政策的“市场接近效应”。经济开放政策也会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出现滞缓。经济开放政策既能作为一种偶然事件,诱导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出现,从而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又能作为一种直接力量,激发市场潜力与对外贸易,并形成“市场接近效应”,进而间接地延缓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在我国,经济开放政策的调整对区域内或区域间工业布局具有显著影响。例如,在离香港最近的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使得开放政策最先汇集珠三角地区,而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将会给出口导向型污染密集型产业带来了红利,产业跨区域转移动力削弱,转移粘性由此产生。另外,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还诱发了工业企业、劳动力以及资本向珠三角地区空间集聚,在产业集聚“极化效应”和产业集群“锁定效应”的双重影响下,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资源型污染产业更难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与转移。

2、环境规制政策的“倒逼效应”。“污染天堂假说”③Walter,I.,Ugelow,J,.“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mbio,1979.8(2,3):pp.102-109.认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总是倾向于从环境规制标准较严格的国家或地区向环境规制标准较宽松的国家或地区迁移,从而使得环境规制标准较宽松的国家或地区成为污染天堂④Helen T.N,.“To Shut Down or to Shift:Multinational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Ecological Economics,2014(102):pp.113-117.。由此看来,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区位演化具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极有可能提高环境规制门槛,迫使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而且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特征化事实。不同于环境规制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波特假说”则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能够倒逼污染密集型产业实施技术革新或采用创新性技术,从而在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尽管环境规制政策导致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增加成本,但在长期可以提升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①Yana R.,Marzio G.n,ElenaV.,“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Porter Hypothesis from European Manufacturing Sectors”,Energy Policy,2015(83):pp.288-300.。因此,环境规制政策迫使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选择跨区域转移策略,同时也凭借“倒逼效应”引导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改进生产技术并提升其生存能力,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也由此产生。

四、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生成机制的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生成机制,本文借鉴既有文献的研究经验,重点考察产业集聚程度、交通运输条件、对外开放度、环境规制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效应。与此同时,还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等地区特征。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出(PIGO),用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值的对数值来度量。主要解释变量有产业集聚指数、交通运输条件、对外开放度及环境规制水平,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位熵来度量产业集聚指数(agglomeration),用单位面积晴雨通车里程衡量交通运输条件(road),用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度量对外开放度(open),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度量环境规制水平(ER)。关于控制变量指标,文章选用人均GDP 的对数值度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rjgdp),用地区年末城镇人口比重来度量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GDP 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industry),用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的对数值来间接地反映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y)。文章所用数据集为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被解释变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统计数据库”、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工业行业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工业行业数据库”、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由《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进行补充。

表2 报告了新经济地理因素、经济政策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出的影响效应。现有文献指出,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既存在抑制作用,也能倒逼污染密集型产业改进生产技术并提升竞争力。因此,文章除了考虑环境规制的一次项外,还在回归方程中引入了环境规制二次项。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指数、交通运输条件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产业集聚指数及较优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自东向西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策因素的估计结果来看,对外开放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不过这一促进效应仅在10%水平上显著。其原因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仅对那些对外贸依存度高且市场接近性强的纺织业以及对海运条件要求高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较为敏感,而对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并不那么显著,所以全样本回归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是十分显著。另外,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出呈现出倒“U”型趋势,这意味着在初期,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能够倒逼污染密集型产业改善生产技术与污染减排能力,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是,当环境规制标准的不断上升且到达临界值时,环境规制给污染密集型产业带来的收益低于环境服从成本,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跨区域转移便成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最终选择。由此来看,在环境规制水平较低的初期,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能够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来提升生存能力,这一时期的环境规制政策并没有迫使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外围地区迁移,反而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滞缓的原因。最后,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比)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变量均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也是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与启示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环境规制标准的进一步强化,污染密集型产业自东向西转移的总体趋势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化事实,不过,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也存在着转移滞缓的现象。为此,文章构建产业集聚变动指数来剖析各类型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并基于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视角考察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研究结论显示:第一,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滞缓或转移粘性特征已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第二,新经济地理因素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机制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的“极化效应”、产业集群的“锁定效应”,经济政策因素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开放政策的“市场接近效应”以及环境规制政策的“倒逼效应”;第三,实证研究证实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粘性的显著影响。其中,产业集聚指数、交通运输条件、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即延缓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推移。环境规制政策与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出呈现出倒“U”型趋势,即在环境规制标准较低的初期,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出现滞缓。不过,当环境规制标准超过临界值水平时,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会迫使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跨区域转移。由此来看,我国中央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中实施了一系列偏向性的财政政策,却没能够大大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这并非是所谓的“政策无用论”,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性所致。因此,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合理有序地引导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标准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与压力,倒逼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流动;二是中西部地区努力做到“内外兼修”,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猜你喜欢
密集型粘性规制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2维带部分粘性Tropical Climate方程的整体适定性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中美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结果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