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集群溢出效应的机制与路径: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2015-12-02 01:47谢承宏
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张江生物医药集群

谢承宏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品牌企业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其对集群的形成、发展走向及新企业的凝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于品牌因素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这不仅有助于吸引众多配套企业不断集聚,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而且能够助推产业集群总体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产业集群中品牌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

产业集群中品牌溢出效应高度依赖于成员企业间的产业关联。王缉慈对此曾指出,“新的集群概念是把企业集聚区域作为企业的互动地点(Site of operation),通过互动,特别是知识的互动来实现创新。”由此,企业之间是彼此依赖的。“领导型的大企业开始在生产和金融方面发挥作用,国外的兼并也已增加。”①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9页。具体来看,产业集群中品牌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可简要体现为图1,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市场机制:品牌企业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根据垄断竞争理论,品牌企业可基于垄断地位对市场规则(如交易规则、定价规则、技术标准、市场门槛等)施加影响,以此为基础确立集群内相关企业按照产业链关系进行共生集聚,并吸引更多认可该规则体系的同类企业不断集聚。随着市场规则成熟化,其将外溢到周边市场乃至更大范围,从而这些品牌企业成为整个市场体系“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历史上成功的企业,如福特式大规模生产、苹果的零部件组装及APP 软件的个性化定制等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图1 产业集群中品牌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示意图

2、政策机制:品牌企业更容易在政企谈判中获得“红利”。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产业政策扶持,对于那些知名度高、影响面广的品牌企业,其往往在与政府谈判过程中具有更为强势的地位。由此会产生政策谈判的“红利”效应,并波及集群内部的有关企业。以德国ICT 产业集群策动计划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德国为激活地方经济发展,采取了集群策动战略(Kompetenznetze),主要是大力发展地区级产业聚集群,而确立产业集群的方式是采用了公开竞争的方式:由国家宣布公开招标方案,科研机构和公司以地区为单位递交联合申请书。由于德国地方经济发展相对均等,竞争非常激烈、淘汰比率非常高,如参与1995—2002年生物产业集群计划项目淘汰率高达76%①张冬杨:《德国支持ICT 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政策》,“中国经济网”2012年7 月26 日。。获得优胜的集群往往是由若干个品牌企业为基础而组建起来的,其通过竞争获得了政府在财政、金融、信息等诸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3、创新机制:品牌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产业集群得以在特定的区域内扎根、发展,需要产业环境、要素支撑等诸多条件,这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模型”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在众多的发展条件中,基于产业链关系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而成功的品牌企业是整个区域产生知识和信息的根本源泉。Bresnahan 等通过对硅谷和新竹等多个高技术创新区域的对比研究发现,初期信息通信技术集群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基于核心企业而产生的高素质人才与技术或市场机会的联系。并分析了集群知识的影响机制②Bresnahant,Gambardella A,Saxenian A.2001.“Old economy”inputs for“new economy”outcomes:cluster formation in the new Silicon Valleys,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0:pp.856-860.。进一步看,品牌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为区域内、区域外两个层面,及三种主要方式:一是超过平均水平的R&D 投入所创作的新知识、新产品会产生“鲶鱼效应”,激发其他企业跟进;二是一些重大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会引发全产业链的革新,如来源于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叠加的3D 打印技术,往往率先由品牌企业所掌握进而推广到整个区域;三是品牌企业充当“孵化器”功能,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技术知识应用到孵化企业中,使其能够避免成长中潜伏的各种“风险因素”。

4、文化机制:品牌企业长期发挥引领作用。一个成功的产业集群往往有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富有创意的区域文化,而居于核心地位的品牌企业往往能够把企业文化扩散到整个区域,成为整个产业集群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将集群内的企业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来概括,并用根植性(Embeddendness)、认同感等来解释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社会合作关系。以美国硅谷为例,在苹果、雅虎等众多企业的引领下,数十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平等开放的文化元素和企业家精神,激发了一批批的小微企业不断脱颖而出①翁智刚:《产业集群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278页。。

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生物医药基地(简称被誉为“张江药谷”)始建于1994年,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而建立的,中国科学院也于1996年加入共建协议,基地发展定位是加快实施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的新兴科技产业战略。该基地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张江高科技园区,二十多年来重点集聚和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已成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品牌医药企业的溢出效应支撑着产业集群的成长,并主要体现为如下特点:

1、名企云集打造国际知名产业集群。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加盟进来,从而共同铸就了张江的国际化品牌优势。截止到2015年8 月底,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内已集聚了500 多家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包括100 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与300 多家中小型创新研发企业,新药临床和生产的获批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3 倍以上。与美国硅谷等成功产业集群区域发展过程相似,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一批全球知名企业的集聚,提升了区域整体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例如,2007年7 月初,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第32 个研发中心,当年福布斯全球制药企业十二强有7 家已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具体参见图2。另据张江高科技园区统计,截至2014年底,张江前十位生物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87亿元,占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总产值47.6%;过亿元的生物企业18 家,超过10 亿元的有4家。目前,以品牌企业为引领,已经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孵化创业、教育培训、研发外包、风险投资等六大模块构成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图2 福布斯“全球制药企业十二强”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情况(2007年)

随着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品牌企业的业态结构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首先是产业领域的多元化,如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医产业”作为两大产业体系之一,行业范围涵盖医药、医疗、医械、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等,而每个领域都已经集聚了一批知名企业。其次是企业来源地的多样化。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有包括第一位的扬子江、第六位的上海医药等10 家张江企业入围,这些企业有外资企业如罗氏制药等,有外省市企业如江苏豪森、天士力、罗欣医药、瑞阳制药、百特药业等,也有上海复星医药、张江的本土企业上海创诺等。三是企业形态多元化,这些张江所设的机构包括研发中心、总部或产业化基地等。这些规模、功能、业态各异的品牌企业集聚于张江,构建起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从而为更多企业集聚创造了条件。

2、名企、名机构发挥合力共建全球研发高地。品牌企业在创新、研发、知识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依托强大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实力能够达到国际国内的技术领先效果,进而引领行业发展。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并非在时、空上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起于集群,需要企业间相互合作和竞争。随着一大批名企、名机构的集聚,使得张江正在逐渐成长为全球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高地。据统计,目前该区域已集聚了全球20 余家著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如诺华、罗氏、礼来、GE、阿斯利康、和记黄埔、杜邦、霍尼维尔等全球医药品牌企业的全球或中国区研发中心,以及雷允上、上海医药集团等若干国内企业的研发中心等;集聚了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10 余个国家级研究院所与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等市级重点研究所。在集群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内企业在创新方面创造出许多国内“第一”,如中信国健的“益赛普”成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泽润生物的Vero—甲肝疫苗是863 项目,也是上海市第一个甲肝疫苗产业化项目。根据张江有关发展规划,到2017年,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目标是:研发创新药物30 个,其中一类新药3 个;研发上市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0 个;经认定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120 家。从品牌企业发展战略来看,高度体现了创新至上的思路。如复星医药在“十二五”期间研发投入约20 亿元,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增研发投资50 亿元。该公司跟踪国际技术前沿,以高难度仿制药、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大分子生物药、特色制剂为研发主攻方向,建立了独具特色的“4+1”研发平台,并将在未来5年内,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创新研发体系,成为具备全球化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

另外,在研发资源的辐射、带动方面,品牌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吸引关联企业入驻,并完善产业链体系,服务于更为广泛的市场范围。如201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为20 家企业颁发“汇聚精英纪念奖”,GE 中国研发入围原因是“随着GE 入驻,吸引了大批跨国企业”。二是提供全球研发服务外包。根据张江园区的规划,到2017年底,研发服务外包收入达到200 亿元,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依赖于品牌企业的市场拓展,如科文斯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为全面的国际化医药研发服务公司(CRO)之一,入驻后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服务,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公司。三是政企合作共建科创企业孵化器。目前运作最成功的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合格评定实验室等有关认定,经过不断整合企业、社会资源,逐渐探索形成了集投贷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化平台,目前已有超过160 家创业企业从这里毕业走出。随着张江落实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战略,数量众多的品牌医药企业将依托孵化器带动更多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快速集聚和成长,并将迎来产业集群规模升级的新阶段。

3、品牌企业参与或主导行业标准的制定。生物医药产业是技术性强、创新频繁、标准化要求高的行业,并需要有健全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来加以规范。虽然政府是标准制定的核心主体,但在制定过程中也必须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进行沟通、讨论,使之更为科学、合理。而标准一旦明确,则对地区乃至全国有强烈的溢出效应。近些年来,张江一些龙头企业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15年6 月10 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文同意成立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届委员会由57 名委员组成。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张江部分生物医药企业担任委员。该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负责生物样本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发、应用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方法和产品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品牌集群是各类产业集群中的高级形态,依托众多具有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能够产生极为显著的溢出效应,为带动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国际上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都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完成了向品牌集群的转化过程。通过发挥溢出效应,不仅能够促使集群产业链的体系完善与区域产业能级体系,而且能够通过在品牌企业研发投入的带动下形成区域竞争氛围和创新体系,助推众多的小微企业加速创新、成长,因此这是我国各省市需要积极推动的发展方向,并按照品牌集群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制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发展政策。

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看,近些年来在集聚品牌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品牌企业溢出效应不够突出、对小微企业的引领作用有待增强、集群创新文化有待加强建设等一些问题。例如,根据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的调查,区域内有超过70%的中小企业面临实验室和技术支持不足、药品注册临床服务不够完善、多元化金融渠道不够畅通等各种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品牌集群的经验,发挥政产学研等多元化合力,将有助于推动品牌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从政策完善的角度,主要有如下建议:

首先,打造更为强大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品牌企业在专利申请、行政审批、人力招聘、外包服务、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从而有效降低品牌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更加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培育,为强化品牌集群的溢出效应创造条件。其次,更为注重创新生态的培育。创新生态是一个包含区域文化、法律制度、配套服务、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内的复合概念。发达国家的品牌集群往往是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了不同的创新生态,如硅谷发达的风险投资与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班加罗尔软件业产业园区富有创新活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等。第三,实施更为积极的“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全球化品牌医药企业的市场优势,加强国际国内各地区的横向联系,不断扩大区域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带动不同规模企业开拓、占领国际市场、服务国际客户。在此方面,张江拥有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应尽快研究推出生物医药产业在金融、税收、人才、土地、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举措,为品牌企业强化溢出效应提供更为完善的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张江生物医药集群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Vπ张江孵化器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