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本届大赛全国共有711件作品入围现场决赛。参赛选手中既有刚刚步入教育岗位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师,也有白发苍苍的暮年教授,但更多的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现场演示答辩环节层出不穷的热点及亮点引发了观摩教师们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们在欣赏课件的同时,更是细心记录,为能多听到一点、多学习一点、多收集一点而兴奋。
随着教学方式需求的改进要求,促动了各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本次大赛中展露出越来越多的教学课件设计新理念和新技术。课件己不再拘泥于PPT、Flash的表现手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设计思想开始融入教学课件设计之中。同时,3D技术、仿真模拟、网络平台支持、交互式多媒体、游戏式教学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达形式也开始注入到信息化教学中,逐渐成为发展教育技术走向的风向标。从设计模式来看,个人制作、小团队制作己无法满足多媒体课件制作需求,大团队以及校企业合作的技术层面支持己是教学课计的未来趋势。教师们在与其他院校同仁的交流中深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信息的日新月异。
本届大赛绝大多数参赛作品都能够参照组委会发布的大赛评审标准制作课件。作为大赛的核心和指南,评审标准如表1所示是在大赛评审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指导下起草,评审专家委员会共同讨论制定的。评审标准可以有效保证大赛的规范化。评审标准的结构、指标、权重分配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讨论,科学计算得出。评审标准有四个一级指标,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技术性和艺术性,在现场决赛设有加分项。“教学内容”包括的二级指标为科学性、规范性和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包括的二级指标为教学理念及设计、教学策略与评价构成;“技术性”包括的二级指标为运行状况、设计效果;“艺术性”包括的二级指标为界面设计和媒体效果。每个二级指标下设有三级指标,通过指标说明对评审标准的分值进行描述。为保证其先进性,每届大赛结束之后,大赛组委会都要召开专家会,组织专家结合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学校的实际应用,及时对评审标准进行修订,从而达到用最先进的标准引领课件制作发展方向的目的。标准调整较大的一次是在第十届大赛后的专家会上,当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应该增加“教学设计”的分值比重,因为一个优秀的课件首先要具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的教育理念;要具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具备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设计;要具备较好的人机交互,有网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及讨论;要具备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活动设计;要具备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网络资源链接,以及引用新颖的资源形式。
课件大赛评审工作分为初审、复审、现场决赛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从2014年9月15日报名截止日开始,大赛进入为期近一个月紧张的初审、复审阶段。虽然第十四届参赛课件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评审组全体人员始终保持着公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井然有序地完成了对所有参赛课件的资格审定、技术测试、作品思想内容的审核工作;并根据不同组别,组织不少于4名评审专家形成小组,依照评审标准对每个课件进行打分,根据本组内平均分数的高低,最终确定入围现场决赛的名单。组委会也及时地在10月上旬和中旬分别通知了职教各组和高教各组参赛代表来京参加现场决赛,并统计参会人员,做好评审工作和会务安排的前期准备。
表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简版)
图1 课件大赛的组织和参赛流程
在现场决赛阶段,首先组织评审专家在正式比赛前一天对所有入围决赛作品进行了预评和讨论,并对每件作品的基本情况、特点、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专家们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始终保持统一的评分尺度,充满激情地去聆听每位代表的现场演示,并作出严谨、公正的评判。现场决赛采用现场演示、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成绩的形式进行。现场决赛的每个评审组都由四位评审专家,两位记分员、一位主持人、一位技术支持人员组成。参赛代表进行现场五分钟展示之后,由四位评委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打分,取四位评委打出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课件的最终成绩。最后对本组成绩进行排序,从而确定一、二、三等奖得主。同时每组还评出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艺术效果奖和最佳技术实现奖。
整体来看,本届大赛参赛作品数量不仅有较大增长,整体质量与往届相比有很大提高,多数课件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体系更加完整,教学过程更加清晰,资源运用更加丰富,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体现得更加充分,真正实现了“教与学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方式。很多参赛课件能够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功能设计,并与课程的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甚至实现了无缝连接,变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思想,并反映在课件设计之中。很多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考虑到移动学习的需求与应用,开发的课件能够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访问,或带有专用的移动版程序。还有很多课件善于运用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免费的公共网络资源来丰富课程的答疑讨论等功能。
作为新鲜事物和去年新设组别,第十四届大赛的很多微课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数微课视频时间能够控制在8~10分钟,音频更清晰,构图更合理,视频清晰度相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很多作品都制作了字幕,能够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体验。
教师们在制作课件和使用课件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教学改革正朝着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参赛课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有待日后的完善提高。有些课件的定位很难分清是自主学习为主还是课堂教学为主,对学习者的需求针对性不明确;部分课件教学内容与名称不符,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教学设计课件的开发与制作中体现不充分;视频、图片素材不清,无关动画或音乐的干扰,违背了教学设计的原则;课件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够严谨,有错别字、繁体字和英语词汇错误翻译出现;界面和导航混乱,字体大小、颜色搭配不当,不符合教学的呈现;有个别PPT文件偏大,不易快速启动使用;网络题库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重复建设严重。
同样,微课作品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参赛教师们加以改进:多数作品是围绕着一个知识点来讲授,但部分选题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现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甚至有些选题不适合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很多微课呈现为课程录像或说课。通常观看微课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因此原有的课堂教学法会使微课效果大打折扣;依据作品的内容有所不同大部分微课或是先案例的引入再提出概念,或是先提出概念再用实例来讲解。但有些作品引用的素材出现了文不对题的现象。
本届参赛作品中又涌现出了更多的移动学习课件和慕课课件。移动学习伴随着智能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发展和普及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移动学习课件的使用,使得学生不再被限制在电脑前,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片段式的学习课程、阅读教材、浏览资讯。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资料下载、经验分享、登录次数等关键数据的统计,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跟进和掌握。很多近一两年新开发的网络版课件都设计了移动学习模块,同时也有很多已经使用了几年的课件,老师们也把移动学习补充到教学环节当中。
同样,慕课作为具有大规模的、开放的、采用网络教学等特点的学习方式,也受到学习者的追捧。教师可以把各种学习资料上传到慕课教学平台,从而轻松实现搭建自己想要的网络课程。
无论是移动学习还是慕课学习都是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产物,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这类课件参赛。组委会将对下届大赛是否单独设立“移动教学课程组”或“慕课教学课程组”进行评比展开讨论和研究。同时,也要探究这些新事物的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评审标准。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能够入围最终现场决赛的课件,无疑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作品。但是要想在现场演示答辩环节脱颖而出获得好的成绩,参赛教师不仅要“会做课件”,还应“会介绍课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学表现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作者要在5分钟内能够清晰、准确地阐述出课件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制作特点、使用效果等关键因素。现场决赛环节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在演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一份精彩的发言稿,并结合课件演示过程反复演练,准备把握5分钟这一节点,争取做到发言时长误差控制在10秒钟范围内。如果是一位作者上台演示课件,就要求作者在发言的同时还要及时切换演示界面。如果是两位作者上台配合演示课件,就要求操作电脑的作者与发言的作者做到完全一致性。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求作者应该充分利用5分钟的时间,有理有据地阐明课件的制作特点,并通过对电脑的操作展示出课件精彩之处。
在参加课件大赛之前,教师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些信息,做好一些准备,有备而来,有的放矢,方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者,尤其是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也应统筹规划,为教师们的参赛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向准备参赛的学校及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第一,由学校主管教学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出面来组织课件大赛的参赛工作,是最理想的方式。以往参赛的获奖情况表明,由相关部门牵头来组织教师们参赛的学校,其获奖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教师以个人身份参赛。原因很简单:(1)学校组织参赛时通常都会组成一个合作团队,人员多、力量大,其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要远远高于教师个人参赛,能够获得在制作经费、设备和相关软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2)学校参赛时通常都会内部进行各种形式的挑选或选拔,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选送那些设计独特、制作精致和技术水平高的课件去参赛。(3)当学校出面组织参赛时,经常会专门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包括课件设计、视频拍摄等相关内容。这使得参赛团队的教师们在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技术操作上,都得到系统的提升。这真正起到了“以比赛促进教学改革,以比赛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学校管理者借鉴。
第二,参加课件大赛时尽量以团队形式参赛,邀请不同学科和技术特长的教师参与课件选题与设计。通常,课件大赛作品的作者人数最多可允许并列5~8人,因此,建议教师们在决定参赛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组成一个设计团队。团队成员应至少2~3人,最多可以5~8人,其中可有1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团队领导者,由他(她)负责向学校争取各种资源支持,获得学校层面的支持,这对于整个团队的发展很有帮助。同时,再加上若干名技术水平较高并愿意钻研各种软件技术的年轻教师,由他们负责各种新软件、新技术的使用和操作。如果可能,最好也邀请本校的美术或音乐教师参加进来,他们的美术音乐素养对于提高课件的美工水平将大有帮助。显然,这样一支课件设计团队,不仅在课件主题的选择和教学设计上有其独到之处,同时在技术和美工方面也将别具特点,将很容易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此外,这个团队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还能起到“传帮带”培养年轻教师的作用,对他们的快速成长将大有帮助。这也会充分体现上述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理念,很值得推广。
第三,在参赛课件选题时,要选择适合于技术表达的课件设计主题。技术不是万能的,它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样,教学课件也并非适合表达所有学科的全部内容。因此,在为参赛课件选题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适合用信息技术表达的学科或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比起数、理、化等理工科的教学内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更容易用通用性课件工具表达出来。因为后者基本上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出来,而前者则涉及到公式、图表、模型等,需要各种专业工具的支持才能实现。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章节的内容在课件表现的技术难易和效果等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就必须事先多方面、多角度地认真考虑课件的选题内容,反复斟酌,深思熟虑,再做出决定。对于初次参加比赛的教师来说,笔者的建议是,切忌试图将整门课的内容都做成课件并参赛,试图以数量来取胜。这种选题在制作时耗时费力,内容庞杂,重点不突出,教学应用效果不佳,参赛也很难吸引评委的眼光,因此最终很难取得好成绩。
第四,在课件设计时,要选择恰当的制作技术与设计软件,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从根本上说,课件设计首先是一项技术活儿,其次也是一个精细活儿。所以,选择恰当的课件设计技术或工具,是影响课件能否在比赛中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评委们在评审时并不以课件的制作技术或工具作为唯一的依据,但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通常情况下,课件制作的工具越普及和简单,课件的最终得分相应就越低。例如,PowerPoint目前已经是一个最为普及的课件制作软件,它所制作的课件,除非在美工设计、展示界面和动画效果上能达到Flash的水平,否则就难拿到高分。另一方面,一些3D或VR(虚拟现实)类制作工具所制作的课件,由于其制作难度和工作量等方面的原因,其得分通常都会高一些。还有,通用性课件设计工具选择的恰当性,也会直接影响到课件的设计质量和水平。可以想象,若所采用的设计工具多年之前就已被淘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所设计出来的课件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当然,上述只是评审的基本原则。课件的最终得分,还在于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程度,而不单纯在于制作技术性。
第五,设计课件时,重心要放在“质”而非“量”上,以质取胜,以原创取胜。课件比赛中教师们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所提交课件的数量越大,就越有可能得分高。实际并非如此,课件的质量、原创性和独特性,才是得高分的主要根据。以网络课程为例,有些设计者在自己的课程网站中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文档、视频等资源,看起来资源非常丰富。但实际上,这些资源一眼就能看出是从互联网上下载而来,很少是原创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网站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式的资源库”,既缺少教师自己的原创作品,同时也无法提供其教学实际应用的数据,这样的课件很难获得高分。虽然并不排斥借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但在评委眼中,教师们自己设计和制作的课件,即使再简单,也体现了教师的原创性,是值得鼓励的;教师自己设计的素材,即使在美观和精细程度要差于网上现成的素材,但仍然是值得鼓励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课件内容的“量”并非是关键,关键在于“质”。
第六,参赛课件的“多媒体性”是其得分的重点所在,充分发挥音视频材料的重要作用。课件并非纸质教案,它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多化性的教学素材和内容,这是任何传统面授教学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课件设计时,设计者应时刻铭记在心的一些设计原则包括:尽量用多种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实现学习动机的提升。例如,视频呈现、交互操作、分支设计和及时反馈。同时,课件设计的色彩、色调协调性,素材的精美性,互动设计的精巧性和导航指示的明确性,都是评委们在评审课件时重点考察之处,值得提高下功夫准备。近年来,伴随着微课和慕课的盛行,微视频类的应用数量在课件大赛中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许多参赛教师错误地将微课理解为“时间短的微小型视频”,所提出的部分参赛微课设计水平低、制作粗糙、很难获奖。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将原来的教学视频切割为短小视频片断后就匆忙参赛,为“微”而“微”,为视频而视频,缺乏交互设计,自然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
第七,现场决赛要事前精心准备,团队人员的分工要明确,现场汇报的重点突出。在课件比赛中,参赛教师们常见的另一个误区是,将现场决赛的课件演示环节误认为是授课。这种误解的结果是,许多教师未充分和高效地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来展示出参赛课件的特色和亮点,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教师们需要清楚认识到的是,现场决赛的5分钟,主要是用来展示参赛课件的主要功能、技术亮点、突出特色和教学应用效果,而决不是用这5分钟来上一堂课。所以,时间的短暂性和内容的复杂性,要求参赛教师们在赛前一定要进行汇报内容的“排练”,而且必须是计时性排练。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提前准备讲演稿而非现场发挥性讲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所规定的短短5分钟之内,将一个复杂的课件从教学设计、技术特色到应用效果有条不紊地介绍清楚,并给评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参赛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参加课件大赛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抱着去竞争和获奖的目标,同时还应抱着向其他参赛同行学习和借鉴的念头。要看一看和学习其他学校、其他教师或其他学科在教学信息化上的新理念、新做法和新思潮,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实际上,在每年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各类院校教师们聚集一堂,用各种技术、各种方法和各种媒体来展示自己在教学信息化上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课件,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参赛教师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在其他场合和培训中都无法获得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再与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科背景相互结合,设计出新的课件成果。若参赛者都能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参赛,那么,无论获奖与否,奖项级别高与否,都可收获多多,满载而归了。
总而言之,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课件大赛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展示出来。以往强调“以赛促应用”,而现在则更多地“以赛成名师”。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课件大赛这个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们个人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使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追求和梦想。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本次大赛取得的成绩,既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体现,又大大调动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并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积极性。同时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专家委员会也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为进一步鼓励教师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力,分享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创新成果,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