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河 张延和 贾伟星
(1,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畜牧工作站028300;2,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028000)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叶延河1张延和2贾伟星2
(1,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畜牧工作站028300;2,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028000)
蛋鸡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其提供适宜的全价的饲料、清洁的饮水、温度、新鲜空气、合理的光照制度、适当的饲养密度,消除或减少不良环境对蛋鸡的有害影响以及尽可能排除病源微生物与寄生虫的感染,为蛋鸡创造适宜的产蛋条件,使其产蛋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产蛋量,降低耗料、鸡群的死亡率,增加经济效益。
产蛋率<65%时,粗蛋白质14.0%,代谢能为2.75兆卡/千克;产蛋率65~80%时,粗蛋白质15.0%,代谢能为2.78兆卡/千克;产蛋率≥80%时,粗蛋白质16.5%,代谢能为2.85兆卡/千克。
从4月龄起或达5%产蛋率时,应给母鸡喂含钙量较高的配合饲料,以含钙3.0~3.5%、含磷0.45%最佳。一般采用贝壳和石粉或者是经过高温消毒的蛋壳作钙源。
自由采食,每天填料3次,填料量以刚好吃净料槽中饲料为准。
一般采用自动饮水器供水,保证饮水充足、清洁。
笼养每只蛋鸡所需笼底面积如表1。
平养每只蛋鸡所需面积如表2。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日照时间逐渐增长,蛋鸡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是产蛋的旺季,要求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各种微生物孳生繁殖趋于活跃,注意鸡舍通风换气、保温、预防感冒,在天气转暖之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夏季气候炎热,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鸡舍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适当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及饲养密度,保证饮水充足、清凉。
秋季日照渐短,注意增加人工光照时间,推迟老鸡换羽、促进新鸡早开产;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注意及时开闭鸡舍门窗,免去环境温度变化对母鸡产生的影响;在当年小母鸡尚未开产,老鸡已停产,产蛋率已很低时,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另外做好防寒准备工作。
冬季昼短夜长、寒冷,必须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使总光照时间不少于14小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产蛋量和蛋料比的降低。
以全进全出为最佳,一般为17~18周龄,将育成鸡转入蛋鸡舍。健壮育成鸡方能转入蛋鸡舍,杜绝体重过大、过小、跛腿、瞎眼、病弱个体。
进鸡前要消毒好蛋鸡舍及其设备并保证供料、供水、照明、通风、清粪等设备能正常运转;饲槽中已添加饲料,保证鸡只入舍后,能吃到料、饮到水。
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时间进行,夏季最好安排在夜间,寒冷季节安排在午后2点左右进行。运输过程中,不要使鸡受热、受凉、受惊吓,运输避免断食、断料、尽量避免时间过长。捉鸡要轻捉轻放,防止骨折。
转入产蛋鸡舍后,21周龄前饲喂育成鸡饲料,21周龄开始饲喂产蛋鸡饲料。
光照对鸡的产蛋性能影响很大,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光照时间控制在12~16小时。光照调节以每周增加15分钟或每两周增加半小时为好,直至每天光照14~16小时,以后要固定开灯、关灯的时间,绝不可随意变动。
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是保持产蛋率平稳和节省饲料必需条件。13~20℃时最适宜产蛋、13~16℃时产蛋率最高、15~20℃时鸡蛋料比饲料最高,蛋鸡舍温度应该控制在13~20℃。
蛋鸡舍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蛋鸡舍氨气浓度控制在100mg/m3以下。
鸡群在开产300天后开始淘汰体弱、低产个体;开产500天后,当产蛋率降至55%时,更新鸡群。
表1 笼养每只蛋鸡所需笼底面积表
表2 平养每只蛋鸡所需面积表
下列措施可将鸡蛋破损率控制在1~3%正常范围内。
按饲养标准配合日粮:注意日粮中钙、磷和维生素D3满足营养需要。
强制换羽:适时实行强制换羽可改善蛋壳质量,降低破损率。
根据采食量调节主要营养成分的浓度:在气温高时,鸡的采食量下降,应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浓度。
及时捡蛋:勤拣蛋可减少蛋互相碰撞,为减少破蛋,在产蛋率高的时期最好每天拣蛋5次,上午产蛋多,拣蛋3次以上。
减少应激因素:产蛋期间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疫苗接种,保持鸡舍环境安静,防止突发性噪音,饲养人员固定,防止惊群。
叶延河(1963.11-),男,大学本科,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人,高级畜牧师,家畜改良与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