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广多 赵碧梅 吴永刚 赵勇(安徽省凤阳县大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30031)
“皖东牛”保种场建设与发展初探
耿广多 赵碧梅 吴永刚 赵勇(安徽省凤阳县大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30031)
提及凤阳无人不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农村改革的大包干发源地 “凤阳县小岗村”,凤阳民间至今流传着朱元璋放牛的传说,然而就在这个人杰地灵的朱元璋的家乡却生长繁衍着鲜为人知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皖东牛”,据说这种牛就是当年这位农民皇帝放过牛的后代。皖东牛是于2011年在江淮分水岭沿线丘陵地区发现的,主要分布于安徽省东部地区的凤阳、定远、明光和来安等县市,在当地至少已有5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在当地特定的地理和生态条件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牛品种。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 “洪武三年六月辛巳,官给牛、种、舟、粮,以资遣之,仍三年不征其税,于是徙者凡四千余户”。 《凤阳新书》中记载: “洪武七年,上位太师李善长曰……给与耕牛谷种,使之开垦成田,用为己业”。皖东牛的饲养主要是分散养殖于农户,饲养方式主要是放牧,舍饲的很少。繁殖方式是自然交配,自发选育,农民主要根据生产性能、躯体主要部位特征及毛色等特点留种。
皖东牛肉质好,耐粗饲,擅爬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是我国珍贵的牛种之一。皖东牛性情温和,体型中等偏大,躯干结实,毛色有黄、褐两种。头稍粗重,角向前上方伸展,胸宽腰大。据专家鉴定,在保种场及重点保护区内,公牛平均体高为142.58cm、平均体重为650.49kg;母牛的平均体高为119.33cm、平均体重397.57kg;公牛和母牛肉用指数(BPI)值分别达4.6和3.3。据此,皖东牛可归为肉役兼用型牛(见上图1)。
未经育肥,平均屠宰率公牛为53.31%、母牛为48.21%;平均胴体净肉率公牛为42.97%,母牛为39.61%。2014年南京农大皖东牛育肥实验表明:最高时日增重1.13kg/d;料肉比(风干)9.3:1;屠宰率68.5%。另外2015年1月大明牧业所做的皖东牛高端牛肉品质鉴定会上经专家鉴定:皖东牛牛肉品质如大理石花纹、嫩度、风味等指标相当优秀,已经达到日本和牛雪花牛肉A3等级,属于高档牛肉(见下图2)。
图1: 皖东牛中心产区图(左上),中心产区的皖东牛群(右上),皖东牛公牛(左下),皖东牛母牛(右下)
图2:牛柳(左上),三角胸肋(右上),皖东牛日式分割(左下),皖东牛牛肉品质鉴定会(右下)
皖东牛公牛平均最大挽力为602.10kg,母牛平均最大挽力为347.09kg。在沙壤土的条件下,皖东牛公牛每日可耕地0.40hm2,母牛每日可耕地0.30hm2。
公母牛性成熟年龄分别在月龄 21.3和 14.6月龄。皖东牛全年均有发情,多集中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8~10月份,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2~3天;公母牛初配年龄分别为29.5月龄和23.1月龄;妊娠期为282天左右,犊牛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皖东牛良好的品种特性对我国肉牛品种选育是一个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在优质牛肉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农业机械飞速发展已经取代了过去的慢节奏的农耕生活,现在我们很难看见牛拉梨耙和那动听的吆喝声了,皖东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已经被取代了,牛的役用作用越来越小,致使近20多年来,皖东牛主产区的养牛农户越来越少,加之牛肉需求量增加,私屠乱宰,皖东牛存栏量均急剧下降。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皖东牛存栏量约10余万头,2011年初调查时尚有万头,但目前仅有6000头左右,而且数量每年还在急剧减少。如不采取保护措施,皖东牛很快就有灭绝的危险。皖东牛作为地方品种也有不足,生长速度慢,与国外品种相比体型小的特点,养殖户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用夏洛来或西门塔尔等肉牛杂交,对皖东牛保种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牧业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一个地方畜禽品种,就是一座基因资源库,一旦灭绝,对国家乃至世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未来我国肉牛育种事业的需要,为了子孙万代的长远利益,保护好有地方特色、有重要价值的皖东牛遗传资源已迫在眉睫。
自2011年发现皖东牛新品种资源以来,省和主产区各级政府部门就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由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牵头,组织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省牛羊产业协会和主产区市县畜牧部门进行了4年的深入调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查清了品种来源、分布区域、品种特征、数量消长、生产性能和开发利用等情况,编制了的 《皖东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起草了 《皖东牛地方标准(草案)》。引起了各级业务部门及许多专家、教授的关注。各级部门和大明牧业经过大量的工作,安徽省和国家良种牛育种委员会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5年3月对皖东牛中心产区的牛群进行了考察、审定,给予了较高评价,并确认皖东牛为安徽省和全国良种牛品种之一。2015年3月,皖东牛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品种资源名录。
凤阳县大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大明牧业)以纯种皖东牛养殖为主,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滁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硬件配套设施完善,人才科研实力较强,场址位于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村。在皖东牛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肉牛改良,给这一品种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抢救性保护皖东牛种质资源,在省畜办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明牧业组建了皖东牛核心群。2012年根据有关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法规要求,以皖东牛核心群为基础,建立了皖东牛原种保护场,使皖东牛保种群相对稳定,给保种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经过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原种保护场现有基础母牛289头,种公牛19头。随后大明牧业在皖东牛纯种繁育、开发利用等方面执行标准化管理制度,正在建立活体保种与冻精保种相结合的保种体系,对扩大皖东牛影响,推动安徽乃至中国良种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明牧业皖东牛技术依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
专家团队有:
大明牧业:耿广多(保种场技术场长),赵勇,吴永刚,赵碧梅,王刚等。
安徽农业大学:刘洪瑜(团队技术专家负责人),章孝荣,王力生等。
安徽科技学院:蔡治华,宁康健,柳卫国,庞训胜等。
安徽省农科院:汤继顺。
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王芳权,张朴等。
在原产地对皖东牛进行广泛调查、收集,依据表型初步选择128头优秀的母牛、14头优秀公牛,扩大到现有的289头母牛(均来自不同的母系)和19头公牛的群体,用开放式建立基础群进行闭锁群体繁育和继代选育,稳定遗传性状和加速基因纯合,全面进行遗传结构的测定、性能测定、标记辅助选择,提高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此基础群的基础上组建核心群;在扩繁群体中,继续开展性能测定、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进入核心群,进一步有效扩大种群的数量、提高种群质量。
目前大明牧业皖东牛原种保种场已有一定规模,仪器设备正在逐步配套,现有群体数量达到保种场种群数量要求。保种组织机构、专家团队、技术依托单位、选育保种方案已经建立健全,因此,大明牧业提出皖东牛种质资源保种场建设,以期在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资助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对皖东牛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同时为皖东牛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皖东牛是安徽人民也是国家宝贵的资源财富。大明牧业位于皖东牛的核心产区将按照以下的保种开发线路:
(1)进行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扩繁工作,以提高肉用性能。
(2)生产高档牛肉和开发无公害绿色牛肉产品。经过2012至2015年3年的时间,利用皖东牛生产的高档牛肉,肉品质可与日本的和牛相媲美,得到国家现代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皖东牛肉品已经达到日本和牛雪花牛肉A3等级,属于高档牛肉。
(3)适当开展皖东牛的优良基因导入改良工作。
(4)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餐饮-服务一体化皖东黄牛产业链发展模式。
我们相信经过各级领导和专家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皖东牛的保种开发工作做好,使饲养皖东牛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
耿广多,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国家执业兽医师,中级兽医师。2001年毕业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兽医专业。毕业后在安徽省白帝乳业和凤阳县大明农牧公司从事奶牛和肉牛的生产技术工作。曾参加皖东牛国家级品种申报等国家和省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