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为了纪念

2015-12-02 07:43兰宁远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军旅军营天地

文/兰宁远

不仅是为了纪念

文/兰宁远

《军营文化天地》创刊20周年了!

再次走进这片军旅文艺的百花园,细细翻阅多年珍藏的一期期刊物,阳刚、宁静、优雅、丰富多姿的气息依然扑面而来。20年,200多期刊物,以其独有的方式书写了20年军旅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既是对一段辉煌岁月的回眸,也是对一段美好时光的追念。

我没有当过战士,自然也没有在军营摸爬滚打,对军旅文学艺术的过去了解不多,是在读到《军营文化天地》后,才接触到了军营文化,直到走进她神圣的殿堂。199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入伍来到总装部队,在总装直属军事院校主办的教育类杂志做编辑。从那时起,我第一次见到并成为了《军营文化天地》的读者。初进军旅,一切都是陌生的,对军营文化从认识到熟知,很多方面是从《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开始的。

每一份杂志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一份以军营文化为表现对象、为部队官兵提供精神营养的杂志而言,风格就是走进军营、走近官兵,贴近官兵的形象和个性,就是杂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风采、韵味和格调。我们时代的青年军人是富于理想的,而且有政治觉悟,勇敢热情。《军营文化天地》刊登的作品,除了具有高度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之外,还记录了许多当代军营和青年官兵的青春靓影。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有军旅艺术家驰骋的辽阔天地,有基层官兵表达喜怒哀乐的空间。通过一个个军旅艺术家的形象、一部部艺术经典的作品、一张张生动感人的图片以及一条条来自基层文化的鲜活报道,从艺术家的精彩人生,到普通战士的文化生活,以至整个军队的精神面貌,都能通过这一本杂志得到实证。这实在是除了身临其境以外,最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对我来说,最初走上文艺创作道路,军旅文化是我的先生,《军营文化天地》是我的教材。是《军营文化天地》像启蒙老师一样,第一个把我引进了军事文艺的阵地,让我了解到军旅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告诉我面对火热的部队生活应当怎样学习,学些什么,怎样走进这个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地,作为一名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文情怀。

说到这里,要讲一个小插曲。1999年的夏天,我在《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上看到了一则填写“读者问卷”赠送文化衫的启事,便认认真真地将问卷填写好寄到了编辑部。几天后,我收到了当时的编辑余戈寄来的一件文化衫。这件文化衫正面是一个头戴钢盔的战士的形象,背后是“军营文化天地”几个鲜红的大字和杂志的logo。那年夏天,我穿着这件文化衫应邀回家乡内蒙古参加了当年的昭君文化节活动。开幕式晚会上,大家都以为我在《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工作,我也迎着众人或诧异或艳羡的目光,一遍遍地讲述着自己对这本杂志的喜爱之情,甚至犹如自己供职的刊物。

2000年后,我调入总装备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担任《神剑》文艺双月刊的编辑。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跟《军营文化天地》杂志的编辑有了联系,成为了朋友,有时给他们写些文章,对杂志由过去简单的阅读变为了认真细致的研读,这样我也就跟这本杂志开始了一份新的情缘。亲身感受到了《军营文化天地》编辑们那种积极热情以及青春气息,像一股股暖流奔腾在我身上。这时,科技强军成为了军旅的时代主题。我所在的这支创造了“两弹一星”伟业的部队也开始了新的征程,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热点。此后的十几年间,我参加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的任务宣传工作,亲历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十全十美”的辉煌,深深为中国神舟的每一次壮美的腾飞感到振奋和自豪。总装部队历史上曾涌现出钱学森、朱光亚、陈芳允、王永志等杰出的科学家,当代又出现了杨利伟、翟志刚、刘洋、王亚平等航天英雄。任务中的朝夕相处,生活中的相濡以沫,让我感到,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们用奋

斗强化着军人的意志,用忠诚诠释着军人的精神内涵,他们鼓舞着科技强军的信心,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在自然和世界面前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力量。这一过程中,部队的期刊虽然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艺作品,但因为题材重大、叙事方法过于宏大、表现手段还比较单一等原因,致使很多官兵不喜欢、不爱读,时间长了,在官兵中间对了解历史、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而《军营文化天地》的风格恰好避免了这些问题,如果能利用这个阵地宣传装备文化和科技强军的先锋,就一定能将钱学森倡导的科学与艺术巧妙融合,用一种生动的手段表现出来。于是,我和编辑沟通,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喜好,尝试着写出了讲述两弹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程开甲院士独特人生经历的《为共和国铸盾》以及地雷爆破专家李钊院士创新地雷布雷手段,主持我军第一代防坦克耐爆地雷研究经历的《雷神李钊》等几篇相关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以及介绍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军旅画家骆根兴的人物专访《永不停歇的骆驼》等几篇作品,均刊登在杂志的显著版面,很受读者的欢迎。程开甲等老院士和科技专家也因此看到并了解了《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他们欣慰地说,搞了一辈子科研,没想到还会在文化杂志上露脸。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在科技以外的园地中宣传老一辈的牺牲奉献、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活泼、简单,可读性强,值得提倡。

《军营文化天地》还有一个《晚会佳作》的栏目,也是我最喜欢的栏目之一。现在很多部队的戏剧作品,在舞台上制造一个偶像,通过这个偶像之口,生拉硬拽地传递出某种现行的观念或“时尚”的思想文化观念。有的作品预先树立一个服务于现实需要的“思想主题”,再去寻觅、编造一个相应的故事,充当教育开导的传声筒。《军营文化天地》刊登的舞台作品却不是这样,而是来源于基层作者之手,真实再现了原生态的军旅生活、战士风貌,真正遵循艺术规律,所以可亲、可读、可演,《晚会佳作》就是这样一个贴近军营生活、接地气的栏目。每次拿到刊物,我最先读的就是这个栏目,除了我个人写作戏剧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从中了解当今的部队生活,看到鲜活立体的人物,学习到很多朴素鲜活的创作方法。过去,我写过一些大型话剧剧本,比方说塑造李大钊、聂荣臻等革命领袖形象的,或者是以大视角讲述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任务的,都是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通过对《晚会佳作》的学习研究,我明白了基层官兵真正喜欢什么样的舞台艺术作品,开始将创作的视角转向了基层部队和普通官兵。下部队时也格外留意基层官兵和普通群众的生活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我写了一个反映内蒙古着陆场牧民为了神舟回家献出牧场、远离家园故事的戏剧小品《搬家》;2008年,参加“神舟七号”任务后,我写了反映“远望号”测量船建功海天的戏剧小品《百合无语》;同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去灾区采访归来,根据部队援建帐篷学校孤儿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故事写出了戏剧小品《绿帐篷·航天梦》。这三个作品在《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发表后,在全军特别是总装部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三个作品接连在总部或者基层部队的舞台上排练演出。其中,《百合无语》在“远望号”测量船基地演出后,还在第七届全军“战士文艺奖”的评选中得到军内外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我获得了创作奖,参与表演的几位基层业余演出队的演员也都获得了表演奖。为《军营文化天地》写作倾注了我不少精力,却也让我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收获了与基层官兵的友谊。所以说,我要感谢《军营文化天地》,是《军营文化天地》让我的视野变得开阔,让我的作品得以传播,让更多的人走进了国防科技人的精神家园。

做了《军营文化天地》几年的作者,我深深感到,除此之外,理想主义加浪漫情怀的特色贯穿了她20年走过的全部历程。这20年,对人民军队来说,可谓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开始冲击部队时,坚持理想主义是不是不合时宜了?《军营文化天地》20年的历史给出了答案,该扬弃的坚决扬弃,该坚持的咬牙坚持。《军营文化天地》所表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举的是与军队文化事业共命运,弘扬正能量的旗帜,担当的是勇为时代先声。同样,浪漫情怀属于年轻的战士,也应当属于为兵服务的杂志。《军营文化天地》追求刊物内在美、精神世界的美,对新时代,他们怀抱着虔诚的希望;对军队,他们怀抱着虔诚的忠诚;对文化,他们怀抱着虔诚的热爱,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着力强化杂志的青春色彩,作品中的军营文化生活熟悉又新鲜,有关青春的风姿、青春的情怀、青春的气息,这是其他任何刊物所无法比拟的。

20年风雨之路,《军营文化天地》竭力保留了一块清静的心田,与广大读者一道思考军事文化的方向,思索官兵人生之路上的重大问题,关注当代军营的文化生活,共同营造出了一片“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勇气,是担当,是昂扬面对当代中国军事变革和发展的持久的坚守,是军营文化不回避现实的责任。作为以编辑、写作为职业的军人,能够跟《军营文化天地》结下缘分,这无疑是人生的幸运,阅读《军营文化天地》、为《军营文化天地》的读者写作已然成为我军旅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在这个天地里,通过自己的笔来诠释军旅文化中的那些人和事,不仅是为了纪念。★

责任编辑:方莉

猜你喜欢
军旅军营天地
军旅青春正步走
胸怀军旅梦
本期主题:军旅
军营里的奥运会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军营游
拾天地之荒
军旅雅士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