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可以这样处理

2015-12-01 10:06张晓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处理思考教材

张晓燕

【摘 要】基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视角及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以201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节“动画补间”动画第二小节《旋转的风车》教材内容为范例,提炼出概念形成显性化、操作行为规范化、操作方法精准化三大抓手,深入查证相关资料,融合多种研究手段,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处理方案。本文的探索性尝试,将为初级教师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向学习者呈现“精细化”“易接受”的学习内容,从而使自身更快转型为学习活动的“导演”提供可借鉴范本。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思考;处理

《旋转的风车》是“动画制作”单元的最后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基本了解动画产生原理以及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图层、元件、库、时间轴、场景等概念的含义,并能制作简单的“帧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和“动画补间”动画。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旋转的风车》这一节的内容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旋转的风车》为学生更深入学习Flash打开了一扇门。《旋转的风车》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风车的绘制和“动画补间”动画的创建。针对教材“实践学习”给出的操作步骤,笔者提炼出以下几个抓手。

抓手一:概念形成显性化

虽然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但是笔者认为: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更应关注概念是如何获得的,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提炼和梳理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是一种反思性的调整和提升。在很多时候,教师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概念,实则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处于迷失或者初级阶段。比如,我们创建一个元件,元件类型有图形、按钮和影片剪辑元件。按钮元件学生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影片中响应鼠标单击、滑过或其他动作,然后将相应的事件结果传递给互动程序进行处理。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都可以做成动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仅靠说教的方式来实现概念的构建根本行不通,这需要教师提供实例,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观察,以获取最直接、最准确的第一手信息。最终,师生共同得出:影片剪辑动画是为了创建循环播放的动画片段。比如,旋转的风车,我们可以做成影片剪辑,而图形动画是为了创建只播放一次、多次,或一次都不到的动画。教材在最后的探究学习中提到了将风车做成影片剪辑动画,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依照教材知识呈现的顺序来授课,我们的教学组织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需认真钻研教材,将知识重新进行建构整合,从而给学生呈现一个系统的知识脉络,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抓手二:操作行为规范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习惯养的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叶圣陶先生确信: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软件的学习也要养成良好的软件操作习惯。教师应对学生明确要求,必须建立元件,不要轻易在舞台上创建图形。至于为什么要建立元件,它的好处笔者就不在这里一一强调了,这是我们使用Flash软件必须要养成的一种元件思维习惯。而教材中的操作方法是直接在场景中画风车的立杆和转轴;在场景中画叶片,然后再将其转换为元件,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一再强调:凡是需要用到的图形,一定要在元件库里建立独立的元件,要用的时候,从元件库里拖到舞台即可。

抓手三:操作方法精准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笔者感触颇深,教师要有“求真”精神,才能教学生学“真知”。教材P16“实践学习”第三步是这样描述的:用“选择”工具选定椭圆,复制后粘帖2次。用“任意变形”工具分别对复制的椭圆图形适当旋转。在备课时笔者发现“适当旋转”这个概念很模糊,因为总调整不到自己满意的最佳状态,操作无法精准化。通过深入查阅相关资料,笔者终于找到了更精准、更快捷的方法,就是用任意变形工具选定一个叶片,将叶片的中心点拖动到风车旋转的点,然后打开变形工具,在旋转角度里输入适当的度数,如果风车是三个叶片,我们就输入120度,如果是4个叶片,我们就输入90度,然后点击“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这样风车就完美了,学生也非常兴奋,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以上是笔者对教材本身的一点思考,下面从实际教学角度,紧密联系学习者的体验,尝试性探索对本节内容的的处理手法。

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首先,笔者通过一个示例向学生展示影片剪辑动画和图形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运行结果,自主探究得出上述两个动画的区别。过程是这样的:笔者首先在库里新建一个名为“小球”的图形元件,然后画一个小球;接着在库里建一个名为“小球影片剪辑动画”的影片剪辑元件,将“小球”图形元件拖到“小球影片剪辑动画”中,在该影片剪辑元件里创建小球移动的动画;接下来又建立一个名为“小球动画”的图形元件,将“小球”图形拖到“小球动画”的图形元件中,在该元件里创建小球移动的动画;然后回到场景,建两个图层,分别放置“小球影片剪辑动画”和“小球动画”,并测试影片,让学生认真观察,自主探究,然后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笔者总结影片剪辑动画是用来设计动画片段的,它最大的用途就是制作不间断运行的动画,如果场景只有1帧,影片剪辑动画可以全部播放;如果场景只有1帧,那么图形动画只能播放此元件的第一帧;如果图形动画是10帧,那么在场景中也要给予它10帧,才能完全播放,给予的方法就是延续第一帧就可以了。教师紧接着提问学生:不停旋转的风车应该用哪种动画?学生回答使用影片剪辑做动画。然后,笔者要求学生直接将风车做成影片剪辑动画,包括后面的教学视频,笔者也是这样规范操作的,这样可以从元件库中多次把风车拖动到场景,并调节其大小和位置。

微课穿插,提升效率

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一直不肯下手绘制元件,因为绘制的过程比较繁琐,因此绘制图形元件就成了教学的难点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原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明白,风车是可以努力绘制出来的,从而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起初笔者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按照教材给予的步骤绘制风车叶片,由于教材给出的操作方法不太科学,加之枯燥的文字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结果大半节课过去了,绝大多数学生还无法准确完成。后来,笔者又尝试讲解演示法,纠正教材中操作不科学的问题,但因为步骤太多,基础差一点的学生经常忘记,如果再重复讲解,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率;经过几番尝试,最终笔者选择了“微课”教学,用录屏软件录制了一段关于如何绘制风车的视频。视频的制作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分寸都拿捏到了最佳状态,这样得到的教学资源一定是最“精细化”的,教学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笔者让学生自行观看,同时学生还可以开启Flash窗口,边看边做,看不明白的地方再退回去,再看,再做。这样一来,全班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这样的视频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老师”停下来,也可以让“老师”再讲一遍或再讲很多遍,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继续进行。这样的一种改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有多大?真是不可估量。

合作探究,化难为易

由于学生之前对动画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尤其是已经学习了第一小节《移动的太阳》,并且笔者在此节学习的最后,也补充了太阳旋转的相关知识。因此本小节内容笔者就放手让学生自行完成,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完成的相当出色!

但是又出现了一个小意外:在测试后,大家都呆了,风车无法围绕中心点旋转!接下来笔者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最先解决问题的小组,笔者将给予一个风车小礼品奖励。对于合作探究仍然毫无进展的班级,笔者给予适当提醒: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来解决。同学们都积极搜索问题,最终得出:叶片没有按中心点旋转。使用任意变形工具(结合放大镜工具拖动更方便),将中心小圆圈移动到“+”中心点处即可。

上传作业,全面评价

笔者提醒同学将绿色家园图片导入到背景层上,并注意放到最底层,保存好自己作品。并生成可执行文件旋转的“风车.swf”上传到QQ群,同时给予一定的评价指标,采用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材对教学者来讲是舞台,这个舞台总有不尽如你意之处,但如何结合教学者自身的经验以及与时俱进的各类理论、技术手段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则是值得每一位教学者穷尽职业生涯不断追求的一门学问。对教学者来说,快速转型不容易,当一名“导演型”教师更不容易,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不拘泥、不畏惧,不断更新自我,更新自我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辅之以挑战的勇气,就必定能够呈现给学生优质的、易接受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皮何总,史弘文主编.初中信息技术8年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猜你喜欢
处理思考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视频后期剪辑制作中镜头时长的处理
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