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周继和(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安迪·穆雷网球正手击上旋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杨涛 周继和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中最常用的一项动作技术,也是进攻得分的有力武器。该文通过在中国北京举行的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半决赛上,对安迪·穆雷正手击球技术动作进行拍摄,然后进行三维摄像解析,选取录像解析标准为站位在同一区、接一发球成功、第二板正手击球动作。主要对穆雷第二板正手击球技术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在于揭示网球项目优秀网球运动员正手击上旋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点及规律,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指出技术动作的优缺点,同时为运动员的训练及教练员的指导训练工作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构建模式的参考数据,同时也对以往网球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行补充。
穆雷 网球 正手 上旋球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半决赛的选手安迪·穆雷。此场比赛他以6-0/6-2输给了德约科维奇,无缘进入决赛。下面是运动员的信息:出生于1987年5月,2013年温网冠军、2012年美网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打冠军,最高单打排名第二。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于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相关文献,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各阶段动作特点以及运动学参数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录像观察法
该文通过对2014年网球公开赛半决赛视频录像的仔细观看,比较了一下分析结果,证实了运动员在技术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2.3三维摄像解析法
在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比赛现场用2台JVC9800摄像机以50帧/秒的速度拍摄穆雷的整个正手击球过程,1号机置于网球场边线正后方,2号机置于网球场底线正前方,2台摄像机主光轴夹角约为90°,采用北京森淼鑫公司开发研制的3-D Signal TEC V3.2HDC解析系统对拍摄的动作录像进行解析,解析时选用欧洲dempster人体模型(16个环节,21个关节点)。因研究需要,解析时添加了球拍顶端和网球两个测试点,解析时采用逐幅解析,所得数据采用低通数字化滤波法进行平滑,截断频率为8Hz。根据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特点,上肢数据主要选取持拍臂的肩肘关节运动学数据;下肢数据主要以两腿的膝髋关节运动学数据为主进行分析。
3.1阶段划分
该文把穆雷的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划分为3个阶段,4个时刻,分别为:
T1:准备时刻。
T2:向后拉拍结束时刻。
T3:球拍触球时刻。
T4:随挥结束时刻。
T1-T2:向后拉拍阶段;T2-T3:向前击球阶段;T3-T4:随挥阶段。
3.2结果分析
穆雷正手击球站位采用的是半开放式站位,双脚呈开立状,上体从转肩侧身准备击球姿势至完成击球动作,约转动180°。该研究结果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分别为:向后拉拍阶段、向前击球阶段,随挥阶段。结果如下:
3.2.1向后拉拍阶段
在向后拉拍结束时刻,穆雷左髋关节角度为158.62°,右髋关节角度为128.17°;左膝关节角度为127.42°,右膝关节角度为135.36°,这数据说明穆雷的髋、膝关节均处于屈曲状态,身体重心已经下降。这为后一阶段蹬地转髋做好了充分准备。此时穆雷右肩关节角度为46.5°,右肘肘关节角度为136.53°,拍子已经远离了身体躯干,增大了挥拍的挥动半径,在下一阶段给球一定的加速度做好了充分准备。右肘关节角和右肩关节角2个角度反映了运动员侧身向后拉拍结束时刻手臂相对于躯干的伸展状态,在伸展同样距离的情况下,右肘关节角与右肩关节角成反比,右肘关节角度大,右肩关节角度就小,右肘关节角度小,右肩关节角度就大。这也正是穆雷充分拉拍的关键。肩髋转动的幅度是给球一定加速度的关键,它能够使腿上的力量得以向上传导,从而通过转肩,把力量传导到球上,给球一定的速度。穆雷在拉拍结束时肩髋关节角度环节投影角为-38.52°,球拍触球时肩髋环节投影角为8.49°,肩髋环节投影角的旋转幅度为47.01°。从向后拉拍结束时刻0.58s至球拍触球时刻为0.72s,在此阶段用时为0.14s。根据有关研究显示[4]:莫亚肩髋角的旋转幅度为56.44°;艾诺伊肩髋角的旋转幅度为58.30°;桑普拉斯肩髋角的旋转幅度为54.59°。以及3人在此阶段的平均用时为0.20s,可见穆雷的转髋不是很充分,用时而且较长,参与做功的肌肉的拉伸就不是很充分,这严重的影响了腿部力量的向上传导,从而降低了击球的速度与稳定性。
3.2.2向前击球阶段
在球拍触球时刻,穆雷右肩关节速度为2.21m/s、右肘关节速度为4.58m/s、右腕关节速度为6.27m/s、球拍拍头速度为17.59m/s。由此可知,拍头和腕关节的速度是最大的,肘关节的速度次之,这符合正手击球动作各关节速度依次传递顺序,即鞭打动作。也就是说在击打正手击打上旋球过程中手腕腕关节保持着一定的速度,手腕不是固定不动的,肘关节的内旋的同时,从而带动手腕的抖动,给球一定的加速度。通过反复观看录像可知,穆雷在击球时出现了变动手腕,腕关节角度减小,手腕外旋,拍子有明显的“雨刷式”击球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出稳定的上旋球。
3.2.3随挥阶段
在球拍触球时刻,穆雷的右肩关节角度为40.21°,右肘关节角度为145.11°,随挥结束时刻右肩关节角度121.28°,右肘关节角度为98.78°,从球拍触球时刻到随挥结束时刻,右肩关节角度增大了81. 07°,右肘关节角减小了46.33°,由此右肩关节角增大,右肘关节角减小,肘关节远离了身体躯干部分,这达到了送肩送拍的目的,增大了球拍向前的挥送幅度,这也增大了球拍对球的作用时间,增大了对球的做功距离,使球快速有力。
4.1结论
通过对穆雷正手击球动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4.1.1向后拉拍阶段
向后拉拍结束时刻,穆雷左髋关节角度为158.62°,右髋关节角度为128.17°;左膝关节角度为127.42°,右膝关节角度为135.36°,这数据说明穆雷的髋、膝关节均处于屈曲状态,与国际运动员相比,身体重心下降比较明显,有利于蹬地转体。此时右肩关节角度为46.5°,右肘
关节角度为136.53°,这说明穆雷在侧身向后拉拍结束时刻手臂已经远离躯干,这增大了球拍的挥动半径,为击球提供了更大的势能。穆雷在向后拉拍结束时肩髋环节投影角为-38.52°,球拍触球时肩髋环节投影角为8.49°,肩髋环节投影角的旋转幅度为47.01°。通过反复观看录像可知,穆雷在向后拉拍结束时刻右脚前脚掌指向的是斜前方,而不是身体侧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穆雷向后拉拍髋关节的转动幅度。与国际优秀运动员相比,穆雷的肩髋转动幅度较小,从而减小了转髋转肩获得的力量,不利于给球进行加速。
4.1.2向前击球阶段
在球拍触球时刻,穆雷右肩关节速度为2.21m/s、右肘关节速度为4. 58m/s、右腕关节速度为6.27m/s、球拍拍头速度为17.59m/s。穆雷的各关节速度依次传递,正手击球技术动作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4.1.3随挥阶段
从球拍触球时刻到随挥结束时刻,穆雷的右肩关节角度增大了81. 07°右肘关节角减小了46.33°,这说明穆雷的肘关节远离了躯干,从而达到了送肩的目的,增大了向前的挥送幅度,这也增大了球拍对球的作用时间,增大了对球的做功距离,使球快速有力。
4.2建议
为了让球获得更大的速度,穆雷在向后拉拍时刻应该增大自己的髋关节的转动幅度,这样更有利于腿部力量向上传递的更加充分一些,通过转髋获得更大的击球力量。同时应增大腿部力量的练习。
[1]刘金柱.网球封闭式和开放式站位正手击球技术的比较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3):72-74.
[2]彭承基.提高网球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181-184.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慧芳.对ATP网球成都公开赛男子运动员正手上旋球技术运动学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4.
[5]孙言铭,常春芳.网球正手上旋球技术特征的运动学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189-192.
G845
A
2095-2813(2015)12(a)-02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