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
——几则新闻引发的思考

2015-12-01 06:39:11臧凤华
中华魂 2015年1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工作

文/臧凤华

问题研究

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
——几则新闻引发的思考

文/臧凤华

一、新闻媒体的某些提法

(一)“把‘基础性’改为‘决定性’,不仅仅是指它的强度、力度、深度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中国要向政府主导型或称政府干预型模式告别”,有媒体则概括为:“向政府干预经济告别”。

(二)“激活社会活力,根本在激活市场主体,激活市场主体,关键在激活民营企业”。在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时,有人如是说。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突破旧的观念,清除“所有制鸿沟”,打破“国”与“民”之间的藩篱,搞一场新的“国退民进”。一些国企的领导者,也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看作是化公为私、“化妆逃跑”的大好时机。

(四) “一个要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一个要全面深化改革”。把坚持毛泽东思想旗帜原则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

(五)目前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穿上学术的隐身衣,制造烟幕;利用互联网炮制跨国界的歪理;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

二、对上述提法的思考

新闻第一则,讲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中央《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且阐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不难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或曰既“越位”又“缺位”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不要政府作用的问题。显然,“告别”论是与《决定》相悖的。只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且,把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处理好”三个字,变成“告别”两个字,就把“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取消了。其实,他要“告别”的是市场经济前边的“社会主义”四个字。这与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则是讲市场与所有制的关系,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根基,决定着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一旦被民营经济取而代之,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就不复存在了。邓小平说得好:“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然而,“激发论”的激来激去,恰恰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激发”成了民营经济。这与要由民营经济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鼓噪,本质上也没什么两样。

第三则,曲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变“两个毫不动摇”为“一个毫不动摇”,变“共同发展”为“国退民进”,“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一次谋私的盛宴,削弱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主体地位及其在国有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其实质,还是搞私有化。

第四则,从抹黑、否定毛泽东到制造坚持毛泽东思想原则与深化改革是“对立”的,变了个说法但实质一样,依然是抹黑、否定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图谋改旗易帜走邪路。众所周知,中国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前两个转变为后一个转变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第五则,国内意识形态斗争,总会有国外魔鬼的阴影,叫做外鬼家鬼相勾结。这一点决不能忽视。国际反动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武力威胁遏制的同时,更加紧了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拉出去,打进来,寻找培养其代理人。国内也总会有一些人尤其心存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或意志薄弱者,“黄皮白心”,甘作境外势力的代言人,甚至吃里扒外,充当内鬼。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教训沉痛,历久弥新,我们必须头脑清醒,高度警惕!

老朽孤陋寡闻,视野很窄,但仅此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几例,也足以窥见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潮之一斑。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儒化中国和普世价值等等的一个共同政治诉求,就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改变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而且有组织行为,有舆论阵地和一定的国际背景,有恃无恐。其危害性、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习总书记在去年“8·19”讲话中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很难守得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全党同志应该有这样的深刻认识,并保持高度的自觉性。

三、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坚,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纽带、骨干和桥梁,是人民群众的领头雁、排头兵和榜样,也是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毫无疑义,他们处在意识形态漩涡的中央。就这个意义上讲,强化党对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抓住了“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的“决定的因素”,抓住了群众的骨干和桥梁。

强化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认识,认真解决思想上不挂号,工作上不到位,麻木不仁,甚至被“西化”了的问题。使之深刻认识到,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极端重要工作。从而,摆正经济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既充分认识社会存决定社会意识,又深刻认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软弱被动局面,为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食粮。

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改进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形式主义,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界限,坚守阵地,击溃演变,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胜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好驾护好航。

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严格组织纪律。对错误思潮特别是党员干部的错误言论,要敢于批评教育,使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反对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对教育不改、特别是自觉逆党的纲领、路线、决定和方针政策而动、充当什么代言人,或已经“西化”了的名存实亡的党员干部,要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直至清除出党,不管其资格有多老,职位有多高。道理很简单:清除丧失了党员资格的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坚强的战斗力。何况,党员逆党的理想事业和方针政策而动,还要挂党员招牌、打党员旗号,无非是招摇撞骗以售其奸而已,有百害而无一利!

还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清理不干净的报刊杂志、网站,整顿新闻媒体,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二为”方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决不给恶毒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提供方便、空间和阵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工作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8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8:00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24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党员干部要姓“党”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4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