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研究*

2015-12-01 05:34:50梁平安
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广西交流

梁平安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研究*

梁平安1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体育教育合作交流的桥梁,具有很好的天时地利条件,但实际却缺乏合作交流,通过对广西与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合作交流现状阐述,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给广西与东盟体育合作交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促进彼此间的发展与共赢。

广西;东盟;体育教育;运行机制

东盟正式成立于1967年,是由东南亚国家组成的联盟,现有10个国家,总人口达到5亿多。2003年,中国—东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进行深入合作,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更进一步加速了两地域的合作进程。广西地处我国的东南部边疆与越南比邻,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是广西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部分,体育教育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促进广西与东盟体育合作交流,对于广西至关重要。

1 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合作的基本情况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交流越来越多,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桥梁,具有很好的天时地利条件,先后与东盟国家举办了一系列体育赛事,建立了多个体育合作基地,2010 年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中国—东盟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东盟体育信息中心正式成立。2011 年,广西南宁市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与发展论坛。铺就了一条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睦邻友好的通畅渠道。

1.1 体育赛事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自2006年创办,由广西主办的 “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赛事,该赛事成为中国与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运动赛事之一,依托陆上交通连接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打造成了一条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文化、体育往来的现代“丝绸之路”。 此外,广西还先后举办了中国—东南亚国际围棋邀请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拳王争霸赛、中国—东南亚桥牌邀请赛、中国—东盟武术邀请赛、中国—东盟篮球邀请赛、中国—东盟体育舞蹈邀请赛、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东盟各国均积极响应,并派出运动队参加了比赛。在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举办的田径、乒乓球、武术、羽毛球等项目赛事,广西也选派了优秀的运动员参加。

1.2 体育训练展开的交流与合作

广西与越南地缘相邻、习俗相近、语言相通,有着长达1643公里的共同陆地边界线,有着悠久的通商贸易的历史,因此广西对东盟国家体育训练交流合作主要以越南为主。随着近年来广西举办体育赛事的增加,东盟国家的体育团队特别是越南体育团队到广西从事体育交流学习的人数也在递增,年均达200人次以上,长期留在广西区内集训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人数也在50人左右。一些曾在广西优秀运动队接受训练或是在广西选派的援外教练员的指导训练下成长起来的优秀运动员,在东南亚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此外,越南国家在其优势项目(如跆拳道、拳击等)上对广西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指导,经常派选专业技术人员到广西进行指导及训练工作,派选其优秀运动队与广西运动队共同训练。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交流合作,不仅让东盟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东盟各国,双方通过体育双向交流平台,消除了隔阂,加深了友谊,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双方在体育竞技方面双方搭建了良好合作平台,但体育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仍不尽人意,主要集中在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且交流的专业较少,缺乏留学生,接触和交流的层面十分有限。

2 广西与东盟国家现有体育交流合作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西东盟在体育训练、竞赛、人才以及体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主要以体育训练、竞赛为主,东盟国家经常组织优秀的体育团队到广西训练、交流、参加比赛,广西选派优秀教练员赴东盟国家任教,体育合作涉及的运动项目有田径、游泳、跳水、摔跤、举重、武术、武术散打、拳击、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手球、射击、射箭等。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体育教育合作深度的不断加深,双方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各种问题开始浮现出来。特别是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合作太少,已经开展的体育教育合作项目缺乏推进机制,其教学质量受到质疑。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类存在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双方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2.1 传统的体育教育交流观念约束了双方合作发展的空间广西与东盟在体育交流方面有着较传统的观念,即都认为“体育竞技是体育外交的唯一渠道”,因此双方在体育合作信息的取得渠道较狭窄。广西体育项目竞技水平和教育资源都要优于东盟国家,如果单是从体育项目竞技交流来维护双方的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目标。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体育外交观念,认清当前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新一代的东盟体育人士更趋向于体育学术研究及体育教育研究等。为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思考并加以解决,将双方的体育竞技交流合作上升到体育科研及教学资源共享,更进一步地拉近双方的距离。

2.2 缺乏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

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体育教育合作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体育国际化复合人才是双方展开合作的重点。但是,广西的体育教育体制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模式有差距,新旧教育观念相互碰撞,在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模式方面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学质量的问题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办学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双方合作办学的成败。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适应双方在体育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的发展需要。

2.3 缺乏激励机制,以致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运行管理缺乏连续性

在探索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势必会出现人才流动性大、师资队伍建设不稳定的现象。由于东盟国家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加之有些国家还会出现政治战乱和疾病的威胁,广西往东盟国家委派的教师往往要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因此,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缓解教师队伍高流动性给双方在体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的困难。

2.4 广西体育教育层次在我国相对较低,缺乏对东盟国家的吸引力

高校的综合实力、培养层次及专业设置,体现了该校本学科的建设水平。广西高校整体水平相对较弱,“211”高校仅有广西大学一所,且起步较晚只有本科专业,其他具有体育专业的高校综合排名较低。广西现有体育专业的高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缺乏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具有硕士点的高校仅有3所,且专业设置较少,仍没有博士点;与湖北、广东等地高校相比,相差较远,整体教育层次较低,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缺失,科研水平较低是广西体育教育对外交流较为不利的因素。

3 完善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教学运行机制的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复合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有着很大的相似度,东盟国家的高校体育专业改革有着借鉴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但基本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设置、培养人才的具体工作定位、社会定位及可实施的操作性还存在着差距,广西体育高校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东盟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广西体育高校也可借鉴东盟国家的经验,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复合型”人才转向“应用型”人才,在保留自身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增设一些运用范围更广的体育科学知识,如户外运动学、人体解剖学、公共卫生管理等,使培养的人才能从事体育教学、体育研究、体育管理、体育教练等工作,还可拓展到艺术娱乐、公共卫生、社区体育管理等工作领域。

3.2 稳定广西体育高校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创新激励机制以消除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合作持续发展的障碍

3.2.1 广西现有的体育教学学科层次较低,需进一步发展学科规模,促进硕士、博士点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有许多共同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可以科学合理地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创新学科建设,为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延续、发扬广西的特色。

3.2.2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体育教育交流合作上培养一支学有专精、教有专长的合作办学特色体育师资队伍,对体育教师针对合作办学的特点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派送参与积极性高、体育教育专业成绩显著的教师出国进修等,建构合作办学新型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同时要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开设本人所属学科以外的其他课程,以增加体育课程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办学的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科学研究,着重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求发展。在知识周期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光靠经验,不积极参与科研,“大米”总会有吃完的那一天,只有参与教育科研以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才是合作发展的有力保证。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体育教学合作,面授学生来自不同国家,这是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开展问卷调查,对比实验等等。广西政府对于此类研究成果实行奖励机制,对参与的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鼓励,以整体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3.2.4 构建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避免“形式化”教育现象。教学质量评估历来被国家教育部门重视,也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从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现代化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国外体育教育评估体系的成功经验,组建一支由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队伍,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评估,以整体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适应调整教学手段,将体育理论有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指导,改变体育教师仅凭经验、凭技术实施 “形式化”的教学的现象。

3.3 改革广西高校体育的软硬件, 增强对东盟国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吸引力

实现互惠互利是广西与东盟高校建立交流合作的前提。所以,改革广西高校体育的软硬件,提高广西高校自身的综合实力,优化广西体育教学质量才可以吸引东盟国家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的关注。改革广西高校体育的软件,主要是指有关方面要尽快出台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体育交往的优惠政策、措施,合作方向从体育竞技转向体育教育,合作主体从民间体育转向高校体育,努力探索体育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新路子。而改善广西高校体育的硬件,则主要是指要加快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配置现代化体育设备、器材,建造与课程配套使用的体育教育交流合作场馆和设施,如为户外运动课程修建拓展训练专用的组合训练架、为纪念传承民族体育项目而在高校体育场馆内修建纪念性的体育雕塑人物,修建竞技型多功能高校体育馆以实现“一馆多用”等,通过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场馆的改善,既减少了社会和学校的重复投资,还可以承担广西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及活动,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体育教育交流合作奠定物质基础。

3.4 打破传统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将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有机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西的体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体育行业主要涉及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产业的快速成长需要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做支撑,体育消费是利用体育的特殊属性来满足人们身体与精神上的需要而发生的经济行为,其自身带有精神属性,这就决定了体育消费群体与后天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特别是与学校体育教育相关。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不断推进体育产业合作的同时,应建立效益机制,利用体育产业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促进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教育交流,如与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旅游业等企业合作,为行业量身培养双边传统体育人才;针对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健身娱乐业的需求,为其培养新型体育管理人才等。

[1] 杨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 何卫东.中国广西和越南在区域体育产业中投资与合作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院,2006(02):21-23.

[3]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交流合作概况[OL].

[4] 黄小波,杨放.广西与东盟体育交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9-11.

On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of PE between Guangxi and Azean Countries

LIANG Ping-a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Guangxi, China)

Guangxi province lack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with other Azean countries on PE although it owns natural advantag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the author found the existed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win-win result.

Guangxi; Azean; PE; operating mechanism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十年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交流合作的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BTY002)。

梁平安(1980-),河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广西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3:48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6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