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针对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商务部日前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四巨头提交《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产业的紧急报告》,该《报告》呼吁,在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进入45天倒计时之际,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三位一体”积极应对,制定反制措施。
“这是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新能源被认为是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而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觅得先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
(摘自国际在线消息)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公布2011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严格审核,在2011年纳入国资委考核范围的118户中央企业中,A级企业46家,占全部中央企业的38.98%;B级企业55家,占46.61%;C级企业13家,占11.02%;D级企业4家,占3.39%。46家A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军工(9家)、商贸(7家)、电力(6家)、交通运输和建筑(各4家)、石油石化(3家),汽车、煤炭、建材和机车制造(各2家),房地产、通信、有色金属、投资和旅游(各1家)等行业。
据介绍,2011年,中央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大力开拓市场,不断强化管理,生产经营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出色地完成了2011年度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全年中央企业实现经济增加值4060亿元,增长4.4%。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国资委在2011年度业绩考核中,重点完善了以下业绩考核配套措施:一是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鼓励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夯实发展基础。对因解决厂办大集体、分离“三供一业”等历史遗留问题而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在业绩考核中予以酌情考虑。三是支持企业完成国家战略性任务,提升中央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这些措施的出台,对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做优做强主业、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保证完成国家任务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自中国信息报)
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上,中铁四局钢结构公司合肥南环线钢桁梁柔性拱特大桥的安装QC小组和制造第二QC小组分别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他们同时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小组称号。
中铁四局钢结构公司承建的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经开区和南淝河两座钢桁梁柔性拱特大桥以27度小夹角跨越合宁高速。全桥总长461米,总重1.15万吨。其中主跨229.5米,柔性拱矢高45米,目前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于首位。桥体柔性拱架设在高速公路上空,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造成影响不可避免,同时,桥体弦杆及拱肋的基本截面形式为箱型截面,杆件体积大、吨位重,单根杆件连接接头多,每根杆件的孔群密集、相对位置孔精度要求高。为攻克这些技术难题,中铁四局钢结构公司南环线项目部、制造分公司分别成立两个QC小组。为避免高速公路上空作业对道路安全产生影响,钢桁梁安装小组采用“钢桁梁带拱顶推,拱脚合龙”架设钢桁梁柔性拱,同时提出优化方案,增加滑块限位挡块,设置横向千斤顶过程纠偏,更换磨损的夹片及钢绞线,顶推前将钢绞线全部张紧,加强培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成功降低了钢桁梁多点顶推同步性故障率。钢桁梁制造第二小组重新编制出“全式立体”划线工艺,加强划线制孔人员的技能培训,改进钻模、对线方法、定位措施,攻克了“杆件划线”和“钻模对线”等难题,实现了对钢桁梁杆件整体制孔质量控制,主桁过孔通过率为100%。目前,合肥经开区钢桁梁特大桥已完成顶推架设,南淝河钢桁梁特大桥已实现拱脚合龙。
白云化工作为国内密封胶行业拥有近三十年历史的现代化企业,一直以行业的高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关注结构密封胶的安全应用问题。早在1997年白云化工就在公司广场自建了一幅50年暴晒的玻璃幕墙,定期从中获取结构密封胶的耐老化性能数据。为了让耐老化实验更具科学性及公正性,公司与广州化学工业合成材料老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署了一份为期50年的检测协议,分别在广州和新疆两个区域的自然暴晒试验场对结构密封胶将进行长达50年的大气环境自然老化测试。
目前市面上的硅酮结构密封胶普遍提供不超过25年的质量保证,此番白云化工开展50年极限测试,在广州、新疆两地进行干、湿热环境下自然暴晒试验,所取得的大气环境自然老化试验的数据,将为企业不断研发创新和指导产品在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使白云化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永久的高品质硅酮密封胶,为制定行业标准、国家和国际标准提供更多可靠、科学和可信的依据。
据悉,世界发达国家在有典型气候环境的地方都建立了自然暴露试验场,此次白云化工选择50年极限测试的广州和新疆自然暴晒试验场,分别具有典型的南方亚热带湿热气候特征和北部沙漠干热寒冷气候特征,是两种反差很大,具有极限特点的气候区。利用两地的自然气候特征,进行硅酮结构胶老化研究,考察硅酮结构胶在寒冷、湿热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耐老化性能,可以为硅酮结构胶在各种地区的设计使用寿命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由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主编,东莞市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等8家单位参编的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2012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此次由坚朗公司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的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护栏产品标准的空白,给工程设计单位、产品生产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管单位一个明确的产品开发、检验依据,提高护栏产品的规范性、安全性、可操作性,提高护栏安全系数。同时促使我国护栏产业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护栏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宝钢钢构(以下简称宝钢钢构)制作的世界最高门型建筑——“东方之门”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该项目预计2012年底封顶。“东方之门”位于苏州市区中央,地上88层,地下5层,总高度将达到301.8米。该建筑的门洞最高处距地面240米,跨度约65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门型建筑,因此,被称为“世界第一门”。据悉,该建筑的37楼~43楼的拱门是“东方之门”项目建设中的最大难点。由于其矗立在两座相距50米以上宽度的超高塔楼之间,拱门钢结构制作的技术难度超乎寻常。其中,超厚钢板焊接过程中变形的有效控制,以及多方向梁柱空间装配的科学把控,是决定拱门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更好地完成拱门钢结构制作及现场装配,宝钢钢构不仅成立了专项组,还组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团队。为防止100毫米厚钢板焊接加工出现变形,宝钢钢构的能工巧匠们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保证了超大物件焊接质量达到特定的工艺要求。在拱门现场装配时,根据钢结构大件多角度牛腿支撑等科学原理,宝钢钢构在悬空的狭小操作空间内,完成了每个焊点的特殊工艺,精准地将拱门吊装在240米高空之上的预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