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云南 丽江 674199)
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和永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云南 丽江 674199)
以经济学、休闲体育学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调查了解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思路,为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思路
体育旅游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今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而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产生的重要源泉。丽江是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城市,是中国境内少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双遗产城市。同时丽江市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居住着汉、纳西、彝、傈僳等众多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为24.0580万人,占总人口的19.33%,主要居住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及宁蒗县永宁乡境内。丽江纳西族地区境内因拥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束河古镇、老君山国家公园、拉市海湿地国家公园、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众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成为丽江市主要的旅游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因此迎合人们的旅游需求,转变旅游服务方式,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服务业,有助于使我们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对促进丽江纳西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参与体育旅游人数多
随着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嫁接的新宠,在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城市——丽江迅速发展起来。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旅游群体中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平均每4个游客中就有1位在出游期间寻求参与体育活动[1]。按此比例计算,根据丽江市旅游局的资料显示,仅2013年丽江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79.6万人次,游客中参与体育活动大概约500多万人次。由此可见,作为丽江市最主要的旅游区,每年到纳西族地区的游客参与体育旅游的人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展。
1.2 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者在观赏或者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体育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丽江纳西族地区以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宜人的气候类型、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
1.2.1 自然资源
从自然地域上讲,丽江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带及其边缘部分,三江并流带的地质构造形成世界自然遗产的基础。三大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的成功申报加大了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广阔的乡村山野使丽江的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以纳西族为主要居民的古城区、玉龙县境内拥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束河古镇、老君山国家公园、拉市湿地国家公园、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众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天然的体育旅游场所,适合开展登山、攀岩、野外生存、高山滑雪、滑草、定向越野、狩猎、赛马、高尔夫、自行车、垂钓、猪槽船划船等体育旅游项目。
1.2.2 人文资源
丽江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居住着汉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多种民族。众多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娱乐、集会、庆祝、祭祀、宗教信仰等因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丽江纳西族地区普遍爱好体育活动,尤其喜爱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节日庆典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活动。当前丽江纳西族地区主要人文体育旅游资源有打跳、东巴舞、热巴舞、勒巴舞、乐舞、热美蹉、飞石索、投石器、放鹰、摔跤、赛马、射箭、猪尿泡球、刀山转体等。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具有高超的技巧,而且把竞技、娱乐和旅游开发结合在一起,无疑是一项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2.1 奇特丰富自然资源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了提供了便利
丽江地区处于横断山北断向滇中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立体地形”。其中,位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的“虎跳峡”,两侧山岭与江面高差3500米以上,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由于山高谷深,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老君山、玉龙雪山、虎跳峡、长江第一湾等风景区开展有徒步、登山、滑雪、攀岩、垂钓、漂流、定向越野、自行车等体育旅游项目。
2.2 重视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
各种体育器材设备是开展体育旅游的前提和先决条件。2O世纪80年代来,丽江利用举办全国各种比赛之机,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兴建了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旅游场地设施,目前已有“户外运动乐园”、“户外运动俱乐部”、古城高尔夫、玉龙雪山高尔夫、长江第一湾漂流俱乐部,“驼峰赛马场”、“实弹射击俱乐部”、猎鹰谷、集比赛、训练、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丽江体育中心等多家体育企业。通过加大投入,使斗牛、斗羊、狩猎、射击、跳伞、滑翔、骑马、速降、赛马、攀岩、狩猎、射击、跳伞、滑翔、漂流、高尔夫等体验旅游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休闲方式及人们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许多休闲乐园、山庄、健身会所等也加大投入,陆续发展了垂钓、桌球、棋牌、按摩、桑拿、拔罐等休闲健身体育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方式,而且促进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2.3 各种大型比赛的承办促进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
丽江平均海拔2600米,历来都是竞走、现代五项、击剑、球类等体能类竞技体育项目高原训练的理想地区,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前来训练和竞赛,吸引了大量体育旅游者前来观赏。通过举办“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老居山户外越野挑战赛”、“全国足球丙级联赛”、“全国击剑锦标赛”“高尔夫邀请赛”“国际武术节”等具有影响力的比赛,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更重要的是这一新的体育旅游方式迅速吸引了政府部门及商家的敏锐眼光,纷纷开始兴建体育设施,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以吸引体育旅游者,使自行车、定向越野、攀岩、高尔夫等现代人们热衷的体育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2.4 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彰显特色体育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以特有的原始宗教特征、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浓郁的地域风土人情、欢愉的生活情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成为了拉动地方经济的有力杠杆[3]。
丽江纳西族人们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和传承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并以此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纳西打跳”、东巴跳、飞石索、投石器、赛马、放鹰、猪槽船比赛等纳西族繁衍、发展过程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成了丽江纳西族地区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这些体育旅游资源在农家乐、东巴谷、欢乐谷、猎鹰谷、雪山风景区、拉市海、黎明乡、大东温泉山庄等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逐渐得到人们的开发利用,吸引着大量游客的观赏和参与。
3.1 加大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虽然丽江纳西族地区的体育旅游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其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相比,不论是数量或质量,都还未形成规模,体育旅游的市场还有待完善。因为在旅游范畴,需考虑线路设置的合理性、纪念品的特色化、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服务接待的人性化等方面[4]。因此,丽江纳西族地区在发展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政府及民间的体育活动,如“足球邀请赛”、“金沙江徒步红色旅游体验”、“高原山地自行车比赛”、“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来增进丽江纳西族地区与外面体育文化的交流,提高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政府或旅游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旅游的投资,在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兴建各种体育设施,如滑雪场、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纳西族体育文化展演和体验中心等,开发各种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以此来吸引体育旅游者。
3.2 加强体育旅游的宣传活动,凸显民族地区的体育旅游特色
旅游宣传的投入是有着高回报的。根据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宣传投入,就可增加旅游收入123美元[2]。事实上也确实有许多国家在旅游的宣传上不惜投入巨资,特别是对新兴的体育旅游的宣传更是不遗余力,以求把市场做大。丽江纳西族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情浓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及活动,如赛马、射箭、东巴跳、勒巴舞、飞石索、投石器等。在体育旅游宣传推荐时一定要突出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
3.3 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尤其是体验型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如登山、蹦极、攀岩等探险型的项目就需要从业人员给予技术和安全上的指导,因此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丽江纳西族地区的体育旅游要蓬勃发展,就必须培养一定数量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目前包括丽江师专在内的全国有很多大中专院校设置了休闲体育专业,可以在学员的招收上选择身体好、有一定体育基础的人加以培养,或者对体育专门人才给予旅游相关知识的培养,都能大大促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3.4 利用民族性、地域性体育资源,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提高体育旅游者的参与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下,许多地区的体育资源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禀赋与文化要素,如青海省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福建厦门的国际马拉松大赛、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河南的国际少林武术节、湖南岳阳的国际龙舟节[5]。
丽江纳西族地区也应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利用民族性、地域性的体育资源,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提高体育旅游者的参与性。如利用 “三朵节”、“龙王庙会和骡马会”、“出行日”、“棒棒会”等纳西族传统节日开展“东巴跳比赛”、“纳西族乐舞大赛”、“赛马竞技与体验”;利用著名玉龙雪山、老景山、拉市海等国家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开展“冬季高原滑雪节”、“高原高尔夫比赛”、“猪槽船大赛日”、“老景山户外运动周”;利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纳西族传统原始体育活动 “热美磋”大赛。通过这种方式,除了能够有力推进丽江纳西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明显有利于体育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树立,而且将会对推广丽江纳西族传统体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体育旅游者的参与热情。
3.5 将扶贫开发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对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十二五”时期,丽江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开发的投入[6]。旅游扶贫是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是由纯救济型向开发式经济扶贫并得到深化和具体化的重要途径[2]。因此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政府可安排或利用扶贫资金,实施一些包括体育旅游扶贫项目,如建立纳西族舞蹈团队、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生产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器械生产厂、体育旅游服务公司等,通过旅游开发带动民族群众直接或间接脱贫致富。
[1] 于素梅.影响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24-28.
[2] 周道平,张小林,周运瑜.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全德,赵福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4).
[4] 由文华,钟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59-62.
[5] 绕远,刘竹,刘坚等.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3-34.
[6] 赵坤玉.丽江十二五每年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000万[EB/OL].[2012-05-03]. http://www.yunnan.c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Lijiang Naxi Area
HE Yong-jie
(PE Department of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 Lijiang 674199, Yunnan, China)
From the theory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d leisure sports,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case analysis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Lijiang Naxi area, and analyzes the restrict factors, puts forward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viding theory guidance for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Lijiang Naxi area;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deas
2010年度丽江师专校级青年基金——“丽江纳西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研究”(QMXM2010—05)。
和永杰(1980-),云南丽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文化及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