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对产品而言,社交网络,是“口碑放大器”和“传播加速器”,它将赋予“好到一定程度”的产品史无前例的机遇。这个程度,就是好到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由衷赞叹,否则觉得对不起朋友。能好至此,社交网络会把整个世界送给你。相反,如果你让用户忍不住在朋友圈骂你,社交网络,会把你的整个世界拿走。
@毕慧芳农业:看到一个颇有名气的人写了一篇长文,把淘宝村和微商做了一个对比,认为淘宝村更有产业链条,更符合农村电商发展的趋势。其实这位老师根本不了解农特产微商的发展趋势,还在用面膜微商来定义农特产微商。作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依据不同平台、不同主体、不同工具都有不同模式。农特微商也有产业链。
@兆庆-电商细分化:归根结底,怪腾讯啊!怪小马哥呀!本来微信最初是定位于移动即时通信工具,就像PC上的QQ,可是后来腾讯为了布局移动电商,赶超阿里,愣是把这个社交属性融入了商业属性,直到今天,发展的有点不伦不类 ,由于垃圾广告、微商卖假货等,给很多用户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
@野地里的辛巴:几年了,我仍未发现任何短平快的农业电商模式,别谈什么“互联网+”,别扯什么“链接”,别学什么Uber,如果违背了行业规律,背离了行业使命,前面留给你的路就是“自杀”,一亩田当需冷静反思,然而此“劫”并非坏事。
@牛文文: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制造公司之间的纷争,前一个阶段主要还停留在文雅的“打赌”阶段,接下来看样子就要进入“打官司”阶段了。再往后,会不会剧烈升级,进入高级如方正与金泉的“拼权抓人”模式,或者直接降维进入“暗杀”模式呢?
@冯太伟W:百度干了广告的事! 淘宝干了超市的事! 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 微博干了媒体的事! 微信干了通信的事! 不是外行干掉内行,是趋势干掉规模!先进的取代落后的!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你干了什么?颠覆时代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杨曦沦谈品牌:众筹本应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全民众筹本身就很可笑。中国股权投资的法律、经济环境均不甚理想,传统的股权投资行业就均在着诸多矛盾,因此一哄而上的众筹活动在缺乏健全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沦为骗子与无良者的温床。
@孔-凡军: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后来者和中小企业必须要采取的策略。但话是这么说,真要做到还真很难,这首先不是"方法论"问题,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取舍,或者持续性推进的耐心和能力,或者和法人治理结构、与“一把手”的任用方式等有关。
@龚文祥:9成商场自建App遭弃用, 实体店如何玩转互联网: 互联网+成为传统零售的共识,在打法上分为两派,一派以万达为代表花费巨资开发自家App,结合门店试图实现闭环。另一派以银泰为代表企业入驻阿里喵街平台,借助平台转型。目前从实践来看,入驻平台胜,自建App败。
@龚文祥:做咨询与做服务的,你的收费要奇高、高得离谱,客户的钱痛了、心才会痛,才会重视与执行你的方案。本来一套方案只值10万元的,你加个0,卖100万元,客户一定会执行这个方案并成为成功案例。
@杨建国:农村电商不能“包治百病” 。饼画得太大,啥都想做,农村电商,市场远未成熟,培育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我想对那些挤在农村电商风口上的政府和企业说一句:农村电商,前景是广阔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现阶段,找准路之后,想办法活下来,活得更久一点,才是王道。
@朗威咨询董威:平台型电商,均属于全能王型玩法,全品项,宽受众,长链条消费品,最后都会变成资源竞争和价格竞争。当相对大体量的庄家入盘,就没有路子了,被收购或者败北。作为互联网时代向零售转型的企业或者是已经在局中的企业,如何把消费者变为竞争壁垒是关键,其次是商品定制和供应链管理。
@广东玲儿:社群,互动交流的互联网工具,它一次性传播的次数远不如大众传媒, 但再传播的能力超过大众传媒,它的互动与黏性远远高于大众传播。社群的商业化应用,目前还处于本能阶段,即尽可能多利用自己的社群,把信息传递到尽可能多的人。凡是本能的商业化,基本上规模都不大。只有真正进入专业化,才能形成有规模的商业化。
@庄帅:【百货业与电商】①相信电商是趋势就如相信温水里的青蛙会死,但能不能跳出来不好说;②电商不是威胁,购物中心才是;③对于商业地产的百货来说,骨子里认为地产才是最有价值,不是技术和数据,事实如此;④电商是先苦逼后牛逼,百货就一直牛逼着,再苦逼有点强人所难了;⑤电商也在圈地,谁都别清高。
@庄帅:我们活在媒体构建的真相里……从2014年、2015年和许多创业的、想转型的传统老板等沟通,发现他们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和理解的维度居然真的只有“媒体”一条路径,这着实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王利芬:小米手机的成功,让更多互联网公司重视用户对产品的影响。做好产品不但需要工程师转换到用户思维,同时更要不断地做产品设计的探索。和用户一起做设计,把用户拉进来,更要重视社群的力量。
@程时旭:“中国区唯一的PHP大牛,全球PHP语言核心开发维护人员之一的惠新宸去了链家地产,在链家地产看来会有很大变化。”我看未必,惠作为技术大牛过去后,链家会在基础平台、开发能力、效率上有重大进步,但产品最终功能、用户体验,是由产品经理决定的。
@吴蚊米:看不过去最近很多“砖家”分享的社群经济,一点油盐都没放的干瘪货。社群做得好的人很少,因国人群体意识本就不是很强,加上商业利益并不能完全打通分享障碍,社群做得好也不会轻易出来分享,很简单,好的社群模式都是正在变现的秘密,同时社群很多地方的经营和微商很像,靠人性和情商,总之你学不会!
@黄渊普:【给创业者的六点建议】①草根创业必须要有足够低的心态;②要重视线下,更要重视二、三线城市的线下;③把员工当作你的创业伙伴,不要摆出老板心态;④做好产品和服务,总会受到青睐;⑤不用过分担心资本环境,但能融要快;⑥创业公司最大核心是资源。
@有为张:工业品与工业设备的产能也是严重过剩,传统的地面销售也是一片狼藉,价格战也许更惨烈。但如果去网上销售,则情况要好做不知道多少,对这一点有3种人无法理解:①做消费品的电商人;②做工业品销售但不做网络销售的人;③做工业品网销但不懂营销策划不会写文案文章的人。
@张龙飞:平台型和自营模式各有优劣势,自营重前期跑得慢,构建硬实力;平台型相对灵活,借助社会资源可快速做大盘子,规模化,但因为商品、物流、仓储都非自己做,掌控力弱一些。等都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会因为增速、效率而向对手学习,进入对方的领域,殊途同归,结局如何看执行力。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只会玩微信,不会玩微博,你的社交圈子很可能会被“玩死”】原因:①微信是封闭社交关系,如果你缺乏创新的内容,朋友圈会出现视觉和思维疲劳;②只玩微信,你要新增粉丝或挖掘精准粉丝,非常难;③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根本无法实现关联人群的推荐和第三方搜索的功能……所以,只会玩微信,你的社交商业很可能被玩死。
@阳光志愿者南瓜:创业的路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好减法,创业初期是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联系,中期是产品、服务与市场的匹配,创业后期是扩张。往往在中期会有创业者飘飘然做加法最后自己受伤。
@杜子健:估计几年之后,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都会是零利润的,之后的赚钱模式将不再是“剥削结构”的,而是“智力结构”的;这将更加考验企业家的智商,传承了几千年的“商品思维”将会逐步升级到“资本思维”,也就是说“产品毛利”将会让位于“资本毛利”,善于对资本进行有效管理的人才会赚钱。
@互联网信徒王冠雄:在拼爹的互联网金融圈,没有背景的民企生存很困难。做随手记式的交易媒介是民企最佳角度,因为它做的是一个从记账到理财的入口平台,可以成为一个流量入口,做一个理财产品交易中间平台,这是随手记们的生存之道。
@鲁振旺:现在的电商,从创新型、行业格局、增速和人员流动等等各方面来看,都成了一门非常传统的生意,就像大人看小孩子一样,感觉很新奇,这小家伙长得太快了,长大了肯定比我强,怎么今天这么聪明?竟然知道的比我多……然后小孩子成了青年了,发现学东西没那么快了,长个子没那么猛了,成了常人。
@微商小淘哥:【如何区分好微商和坏微商】凡是以卖货为目的的微商都是正规的好微商,凡是以招代理为唯一目的、不卖货的微商都是坏微商,衡量好微商与坏微商的量化标准是:80%甚至100%的货都在渠道是坏微商,50%以上的货卖给了终端消费者的是好微商。
@性感营销:麦肯锡是一家标榜从不推销的企业,这被认为是他们的企业灵魂,但他们靠什么让客户自己找上门来?这就是他们的营销之道:① 推出自己的书籍和文章;②培养自己的专家;③邀请媒体报道;④非正式交流的庞大网络,鼓励公司员工参与各种业余活动,如:慈善基金会、博物馆、文化组织;⑤组织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