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刘集乡王咀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11-30 09:51吴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现状

吴涛

摘要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村级水利基础设施缺失、老化等现象十分严重。本文结合淮南市凤台县刘集乡王咀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提出若干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发展对策;安徽凤台;刘集乡;王咀村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197-02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促进当地粮食增产、保证农民增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 王咀村概况

王咀村位于凤台县刘集乡西南部,北邻杨刘村,东邻孤山村,南靠花家湖,耕地总面积140.73 hm2,总人口1 409人,人均耕地面积0.10 hm2。该村位于西淝河洼地内,紧靠花家湖,汛期内涝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且基础设施容易受损。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间种黄豆等经济作物,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不足5 000元。

2 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灌溉工程

村内现有灌溉站1座,总装机85 kW(一台35 kW,一台50 kW),灌溉流量0.7 m3/s,现有出水管道为混凝土管,目前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每年灌溉期水资源损失量较大。

现有灌溉渠3 km,全部为土渠,因缺乏有效管理已淤积,跑、冒、漏水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且配套不完善,已有配套设施(如放水斗门)损毁严重,每年灌溉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清理。

2.2 排涝工程

村内现有排涝站2座,分别为王咀东湾排涝站和杨刘王排涝站。其中,王咀东湾排涝站装机30 kW,排涝流量0.3 m3/s,排涝面积1.2 km2;杨刘王排涝站装机225 kW,排涝流量2.4 m3/s,排涝面积5.8 km2。由于2座站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设备老化、损毁严重,已无法满足当前排涝需求。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王咀村为目前凤台县刘集乡唯一的重点贫困村,村里没有经济能力去新建、改建水利基础设施;二是泵站的2名看护人员年龄已经70多岁,缺乏管理的新经验,而有限的看护工资也导致有技术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三是王咀村位于西淝河洼地内,汛期极易被淹,上级政府对于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如防渗渠等一直没有得以修建。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修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意识

想要改变王咀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应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1-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包括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无疑会成为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3.2 统一规划,突出重点

项目拟实施前,应当结合王咀村的实际,在充分吸纳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搞好规划,组织实施。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因此对于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资金上应优先安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实施[3]。

3.3 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3.3.1 灌溉工程。王咀村现有耕地主要分布在2片区域,一部分位于村庄内,约133.33 hm2,采取一麦一稻的种植模式,由现有的3 km土渠负责灌溉水源。该区域可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新建防渗渠以及对灌溉站进行改造的方式,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另一部分耕地位于王咀东湾,靠近西淝河,约60.00 hm2,由于没有灌溉设施,以种植小麦和黄豆为主。该区域可以通过新建0.3 m3/s的灌溉站1座以及新建1 km防渗渠的方式,使得这一片区域能够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另外,该片耕地土地平整度高,若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对于促进土地流转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3.2 排涝工程。王咀村位于西淝河下游洼地内,地势低,而外河水位(淮河水位)常常较高,导致当地降雨形成的内水无法外排,常形成关门淹,而圩内排涝标准低,现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1970年代,年久失修,老化、毁坏现象普遍,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圩堤为当地群众盲目圈堤,无序过度开发河滩地,造成湖洼地水面减少,不但加重了洪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此,结合工程现状,需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排涝站建设。

王咀东湾排涝站需拆除重建,装机由30 kW提高到55 kW,排涝流量由0.3 m3/s提高到0.54 m3/s;杨刘王排涝站需拆除重建,装机由225 kW提高到260 kW,排涝流量由2.40 m3/s提高到2.61 m3/s。目前,2个泵站的拆除重建项目已纳入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待该项目批复实施后,尽快开工建设。

3.4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理维护水平

工程建设完成后,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可在王咀村试点推行“两证一书”(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理维护责任书)。同时,还应该成立用水协会,制定各项用水、管水的制度,定期组织代表召开大会,研究决定水量分配、工程维修、水费征收等相关工作,调解用水矛盾。按照“有偿管理,微利服务”的原则,水费要按照核定水价计量征收,坚持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确保工程可以及时维修、更新,从而使工程可以长久发挥效益[4]。

由集体投资修建的水利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以确保水利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由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连片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

3.5 促进各部门协调配合

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据了解,当前水利、农业、国土、扶贫等部门可以建设一定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但这些工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且由于资金分散、技术力量分散,导致管理运行成本过高。为此,必须聚集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各部门的配合,整合资金才可获得良好的成效。

4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A/OL].(2010-12 -31)[2015-7-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 1803158.htm.

[2]唐之享.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千方百计保护好水资源:湖南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新远见,2010(12):60-67.

[3] 蒋玉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1(21):148-149

[4]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水利发展研究,2008(8):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现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