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青岛的纯碱时代

2015-11-30 07:47郭霞
商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白泥董家纯碱

郭霞

2015年7月10日上午,董家口循环经济区迎来了一个新项目——海湾集团青岛碱业新材料项目奠基。这标志着青岛碱业这个有50余年历史、曾与海尔、双星等并列为青岛“三大标杆企业”的老化工企业,彻底告别“纯碱时代”,实现了自身的凤凰涅槃,而整个青岛化工产业的格局,也伴随着企业的一次次转身,开启了新的纪元。

历史上,青岛碱业曾经一度辉煌,纯碱、小苏打等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旗下的“自力牌”驰誉全国。而近年来,从世界经济形势、国内产业发展状况,到企业自身经营的现实,无一不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的要求。青岛也对老城区的重工业、化工企业陆续进行搬迁,伴随大的城市战略推进,青岛碱业对产业进行优化,先后在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区和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展开了“一南一北”的转型实践。

转型是历史的必然

在青岛启动老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之前,老四方区的楼山后片区分布着青岛石油化工厂、青岛红星化工厂、青岛水泥厂、青岛碱厂(即青岛碱业有限公司)、青岛钢铁厂等污染企业,是附近城区的主要污染源。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原名青岛化肥厂,1984年更名为青岛碱厂。过去的青岛碱业占地较大,从德江路向南一直到楼山北侧,都是碱厂的“地盘儿”。

据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国内的纯碱产能大大过剩,纯碱的价格按照现在市场价格1600元每吨来计算,每公斤是1.6元,说“白菜价”已经毫不夸张,加上生产纯碱的原料全部要从外地运输,产生的白泥治理每年也要花掉数千万元,纯碱的利润空间已经被这些挤压殆尽。

而白泥是制碱过程中的副产品,青岛碱业年产纯碱60万吨,就会产生18万吨的白泥,可沉淀出白泥的蒸馏废液就直接流入胶州湾,造成胶州湾东部海域严重污染,白泥覆盖区内底栖生物会基本灭绝。尽管近年来科研人员研制出多种方法对抗污染,但碱厂的存在愈发显得不合时宜,自2012年开始,青岛碱业开始布局位于青岛董家口的石化新材料项目。

化工企业要实现“新四化”

“新四化”是青岛海湾集团提出的化工企业要实现“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新目标和新要求,隶属于青岛海湾集团的青岛碱业,也在转型过程中围绕着“新四化”进行转型。

实际上,在董家口的这个石化新材料项目上马之前,位于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区的“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项目就已经在建设中。

此次董家口石化新材料项目,更是承接青岛碱业搬迁发展的重点项目,据了解,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372亩,投产后年销售收入51亿元,年利润2.9亿元。

为了实现真正的“技术国际化”,青岛碱业在综合对世界同类先进企业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对技术先进性、原物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投资成本以及环保、安全的综合比较和筛选,最终确定采用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的专利技术,该公司的技术具有工艺成熟,控制水平高,产品质量优良,能耗物耗低,安全环保可靠的特点,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极具市场竞争力。

据青岛碱业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德希尼布石伟工艺技术公司的生产工艺,每生产1吨产品,比国内传统方法要节约50-70元,而按照年产50万吨的产能计算,将节约成本2500-3500万元。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汉光说:“2013年全年,我国进口此类新材料310余万吨,市场相当大,该项目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可达51.35亿元,年利润总额近3亿元,用工却只需要80人,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除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也同样显著。新材料项目所产生的废气将通过先进的生产装置,全部变成二期项目的原料,废水、固体废物排放也基本为零,真正实现“零排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泥董家纯碱
董家鸿院士
碱回收白泥建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苛化白泥中碳酸钙含量分析讨论
Neoclassical tearing mode stabilization by electron cyclotron current drive for HL-2M tokamak*
Effects of trapped electrons on the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in tokamak plasmas with hollow density profiles
更正
补唐诗庆建军节
泥瓦匠的孩子
白泥回收轻钙的品质及对加填与施胶的影响
2014年全国纯碱、氯化铵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