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昱伟
本文以幼儿绘画教育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幼儿绘画心理特点和开展幼儿绘画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我国现行幼儿绘画教育现状和存在的教育误区进行剖析和研究,对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绘画教学环境、如何创新幼儿绘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说,从而为我国幼儿绘画教育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一、幼儿绘画教育概述
幼儿绘画教育是针对我国学前儿童开展的一门集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效结合的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综合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开展幼儿绘画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学到专业性强的美术知识。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不断需求,在专业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开展绘画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掌握更多美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促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或日常生活里自发、轻松地运用掌握到的美术知识和技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其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
二、幼儿绘画教育的意义
1.培养幼儿观察力,全面开发幼儿智力
每个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以感知作为切人点,感知也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基础。美术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渠道。美术创作活动离不开观察,对事物的观察是美术活动的基础,而观察力则是构成人体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认真听老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其听觉能力,听觉是幼儿学习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从这个层面来分析,开展幼儿绘画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孩子的智力。
2.丰富幼儿五彩斑斓的生活,增强其自信心
在参与幼儿美术教育整个活动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动态的、静态的人和物对幼儿来说都是充满趣味的,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想要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绘画教育引导幼)L如何建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培养他们交往能力的同时,使其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乐于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在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和进步中他们很容易找到自信心,为孩子今后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心理特点
三、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心理特点
幼儿绘画教育是针对学前儿童开展的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发展存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来说根据幼儿的年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一3岁的幼儿,这一阶段幼儿绘画水平处于“涂鸦”期;第二阶段:4一5岁的幼儿,经过涂鸦期后转人了象征期;第三阶段:6岁左右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绘画中开始出现了较为清晰的图形。从幼儿绘画的心理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美术方面的才能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累积、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所见所闻的不断积累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逐渐成熟起来。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大都只停留在“玩”的阶段,作品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小,他们通常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根据幼儿绘画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才能发挥出孩子在美术方面的最大潜能。
四、幼兒绘画教育的现状
我国目前幼儿绘画教育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通过教师给出示范图,幼儿模仿来传授美术知识,只是考验了幼儿的模仿能力,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将它作为教育的附属品,未能摆正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位置。在课堂中,对幼儿采用灌输式教育,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不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得幼儿缺乏思考、构图、布局的空间,孩子绘画空间狭窄,缺乏新意。而大部分家长对绘画教育理解有误,认为孩子参加美术兴趣班就可以解决幼儿的绘画教育问题,对绘画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认知度不高。三、对策1.创新教育方法绘画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在进行幼儿绘画教育之前,应当首先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观,了解周围事物的形态和特征,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知表现出来。2.培养更多专业的教师专业的美术教师是幼儿习得更好美术知识的前提,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美术知识的培训学习活动,增强教师自身的美术修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游戏和绘画相结合,为幼儿绘画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创作环境,让幼儿主动参加到绘画活动中,课堂下,定期和家长探讨幼儿的教育工作,为每一个幼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3.在教育中注意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当多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意绘画,对于幼儿的进步,在语言、动作、实物等方面给予一些奖励,以此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使得幼儿敢于动笔,敢于在绘画中添加新意。教师和家长还应当尽可能地和孩子一起绘画,以便及时对孩子的绘画进行指导。绘画教育是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幼儿在观察、绘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审美观,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绘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教育所缺乏的部分,可以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保证幼儿更加全面地发展。
五、针对现状所采取的对策
1.绘画与游戏相结合,为幼儿创建和谐的绘画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幼儿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幼儿园在开展绘画教育实践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应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绘画环境的创建应加人游戏环节,让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强烈兴趣,让绘画活动成为幼儿愿意参与、主动参与、享受其中的“游戏”。
2.创新幼儿绘画教育方法
教导幼儿学会如何观察事物,培养其敏锐的观察能力绘画离不开敏锐的观察能力,在进行幼儿绘画教育时,首先应该教会幼)L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教导幼儿学会观察,他们就无法适应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幼儿只有自己学会观察事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形态和特征,才能将这种感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老师从自身做起,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绘画教育中,老师要从语言、动作、实物等角度强化幼儿绘画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语言的强化主要是幼儿园老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赞赏性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创作热情。动作强化则要求老师多些微笑或点头的动作,老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影响很大。实物主要体现在奖励方面,简单的小礼物或小饰物对幼儿来说都是对其作品的极大肯定,以此增加幼儿绘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