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的中式论文工厂

2015-11-29 11:07严佳婧
华东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作假学术论文

文 严佳婧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国内输出的作假论文数量之庞大,只会在国际上砸掉自己的招牌。中国当严打“学术山寨”。

近日,英国一家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日前撤销了43篇论文,原因是认为peer-review(同行评审)程序作假。被撤回论文的不完全名单显示,其中有41篇论文的作者来自中国的大学和医院。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这家出版商是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该集团共发行277种同行评议期刊。该集团研究诚信部副总编Jigisha Patel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涉及如何判断科学家的诚信。”

2014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篇统计文章表明,2008-2012年间收录在权威生物医学检索系统PubMed里的论文共有821篇被撤回,其中美国数量最多,共有199篇被撤回,中国其次,被撤回143篇,排在第三名的日本则有57篇。而在对撤回原因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国论文里有16.8%是因为剽窃,还有29.4%被证明重复发表,相关数字均超出美国的两倍。

反映的问题,无非又是怪罪到“体制”。

评职称,定等级,没有一两篇论文基本不用想。正是这样的“一刀切”制度,扭曲了许多论文诞生的初衷。论文=薪资,造假=来钱快,把搞研究直接和金钱与地位挂钩,也就促成了国内目前的“论文代写、发表”一条龙服务的产生。甚至在被问及有关问题时,有些医生还将这种行为称为“适当造假”,实在令人唏嘘。更有人称,“取消职称论文,学术期刊至少死掉一半,谁还愿意出‘版面费’?看来监守自盗不是事出无因。灰色产业链牵动着各方的利益。权力腐败的枷锁收紧了,学术腐败的笼子又在哪里?放假虎出山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7日发表题为《中国必须重新调整学术激励机制以遏制科研欺诈》的文章,作者是香港开放数据组织科学工作组成员斯科特•埃德蒙兹罗布•戴维森,文章称:如果不对学术激励体制进行根本性改变,中国的科研可能面临长期后果,其中一大危险是这种失信将导致与国外机构开展合作的机会更少,还可能形成深深的质疑从而导致人们停止使用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

有相关专家指出,目前应尽快调整卫生系列职称评审标准,降低论文数量要求,重视实践与医疗安全以及操作能力。而对主要承担临床任务的医生的评定,也要强化临床导向,推出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体系,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再次出现大面积论文造假事件。

尽管如此也不能说中国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当“以药养医”的制度逐渐瓦解,医生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如何诊疗上,医院的收费制度也逐渐明朗,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满意度等评价,让医生的薪水回归本源,为病人服务。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内的医疗水平,缓解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那么,真的要从源头解决“论文工厂”的问题,是否可以参考此种做法。一方面严厉打击作假行为和提供造假服务的个人与机构;另一方面,放弃单纯以“论文数量”评价医生或者研究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通过其他系统(诸如患者评价等)来为医生的职称定级作为辅助依据。

归根结底,假论文被揭开真面目的那一瞬间,受损的还是相关人员和领域的威信。当然,对于那些真正一门心思做学问的研究者而言,不该有“因噎废食”的恐惧。抓紧了对于学术论文质量的监管,有价值的知识自然是大浪淘沙后发光的金子。

猜你喜欢
作假学术论文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人才测评的“伪装者”
——人格测验作假研究述评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关于股票市场会计作假现象的动态博弈分析
还敢作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