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娟阮晓春
(1.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2.江西省吉安市民间文艺家曲艺家协会 江西吉安 343000)
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的现状发展①
阮小娟1阮晓春2
(1.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2.江西省吉安市民间文艺家曲艺家协会 江西吉安 343000)
随着当前城镇化的稳步推进,社会和生产结构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全国许多地方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发展情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江西省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的发展现状和困境更是令人堪忧,该文对庐陵民俗体育中以“永新盾牌舞”“吉安鲤鱼灯”“吉水县长龙”“青原区箍俚龙”“遂川五龙下海”等八个颇具代表性的项目的传承人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主要从后继乏人、经费短缺、观念老化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当前庐陵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人的困境,以期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出一些措施去保护处于濒危之中的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提供参考。
庐陵民俗体育 传承人 现状 困境
“民俗体育”的界定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达成共识,其定义的表述各式各样,内容不尽相同,然而在众多的定义中,对于民俗体育的本质区域族群性以及它的代表性传承人都着墨颇重。根据2006年11月文化部颁布的文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描述,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标准是:完全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由此可见,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性和被依赖性发挥出不可估量的载体作用,这种载体作用同样体现在任何一项民俗体育项目中,因为民俗体育项目也都需要传承人来驾驭并延续下去,如果传承过程中脱离了传承人,那么该民俗体育项目将会成为无源之水,终究会因此而逐渐消亡。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庐陵民俗体育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尽管各县市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采用音响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庐陵民俗体育各个项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工艺、表演方式、伴奏音乐和服饰、以及往年取得的表演成果奖等一一作录像记录在各县市展示厅予以保存和展示;同时,又将所有普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档复印成册。毋庸置疑,这些做法为庐陵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已然发现,随着当前城镇化的稳步推进,社会和生产结构发生变革,人口流动变化大,我们有必要对代表性的庐陵民俗体育的传承人发展现状和困境做一番分析,以期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出一些措施去保护处于濒危之中的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提供参考。
庐陵民俗体育是对江西省吉安市区域内一系列民俗体育项目的总称,这些项目大都表现出一种舞蹈表演性的民间传统体育。其中有两项庐陵民俗体育项目永新盾牌舞和吉安县鲤鱼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10项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永新盾牌舞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吴三桂,1952年出生,已经63岁,曾聘为《永新盾牌舞》专职教练教学、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表演和各电视台以及制片厂的拍摄并向海外播放,是一位优秀盾牌手,在他之后收有一个徒弟叫吴金仁,也已60岁。除了上面两位传承人,目前打过盾牌的几位传承人都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其中,吴文炎90岁、吴后发72岁、吴玉降74岁;2008年永新县政府发大力在各单位抽调四十多名干部职工在传承人的培训下,排练《盾牌舞》(留下了录相资料),扩大了表演队伍,然而代表性传承人急需招收中青年人以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1.2 吉安鲤鱼灯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鲤鱼灯杰出表演艺术家何明燕不幸于2011年8月病逝,目前传承人仅剩28人,其中50岁以上占了大半人数(60~70岁5人、70岁以上2人)、乐队6人。如今自愿积极参加鲤鱼灯活动的艺人最多只有19人,较全面掌握鲤鱼灯制作技术的艺人仅剩林春生、郭华仕、邓建民、何武等几人,乐手大都年龄六七十岁以上,身体每况愈下。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农村青年无人愿学民间吹打乐,棚下村几位鲤鱼灯音乐传人没有一个收有徒弟,乐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这门艺术很有可能随着目前都已是老人传承人的辞世而最终失传。
1.3 吉水鳌鱼灯
鳌鱼灯原属宫廷灯彩,民间罕见。由龙灯、狮灯、花灯、鳌鱼灯四个组成行灯,因耗资太大,其他灯都失传了,唯有鳌鱼灯代代相传,至今已传17代。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第17代传承人李小羊,1962年出生,已经53岁。他16岁接触《鳌鱼灯》,17岁正式跟着师傅李国运学习,经过多年的漫长学习和自身琢磨,轻松掌握了《鳌鱼灯》的演出技巧和耍灯技艺。耍起来轻扬而霸气,将鳌鱼灯的“傲”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除在传承师傅耍灯技艺的基础上,在细节动作上还加以了创新和拓展,增加了不少活力。然迄今他仍没有收弟子。而擅长制作灯彩的艺人第15代传承人李国运业已86岁、第16代传承人李行诚也已经62岁,高龄化现象堪忧。
1.4 青原区箍俚龙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锦云1958年出生,已经57岁。22岁时,胡锦云跟随上一代传承人也是自己的伯父胡绳春学习《箍俚龙》,年轻时便熟知了《箍俚龙》的所有花节技巧和制灯、请龙、送龙、表演程序等,青年时开始登台表演,并逐渐成为《箍俚龙》的领头人。目前收有徒弟胡绵录和胡绵瑜两人,出生年龄分别是1955年和1965年。目前,青原区各级政府投入了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箍俚龙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秘不外传”老规矩的束缚,同时,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很少有人潜心学习龙灯的扎制和表演技艺等现象,箍俚龙的传承和发展仍处于艰难的境地。
1.5 遂川五龙下海
“五龙下海”又名“五股龙”,至今有500余年历史。传承谱系中记载传承人有15人,过世1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邹良1935年出生,91岁,是从12代传人邹能纲拜师学艺,擅长舞龙珠和龙灯的扎制,参加了历次灯艺技改,参加大小型演出102次,累计授徒30余人,其中他的传承人弟子是邹振文,1953年出生。目前村子里只有七八十岁的老艺人才能制扎出精彩的“五龙下海”全套灯节,年轻人几乎一无所知,能准确协调地完成整场演出的艺人也已所剩无几了,老艺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灯彩艺术的青黄不接现象。
1.6 新干竹马舞
竹马舞,又叫“马舞”“马灯”“竹马灯”。由新干一位喜唱爱跳的老药师黄在中(1876—1965年)首创,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第三代传承人傅继久退休前是县剧团的道具、灯光师兼演员,他扎的竹马活灵活现,每年春节都要热心牵头,组织县城群众自发开展民间性的“竹马舞”“打蚌壳”等民间灯彩表演活动。为新干竹马舞的传承发展作出了不少有益贡献。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洪雪珊,已经78岁,20岁左右开始学习表演竹马舞,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竹马舞艺人。不但能登台表演竹马舞舞蹈,而且是一位扎制竹马道具的高手,同时还精能竹马舞打击乐,经常亲自司鼓,组织排练表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溧江乡桃湾新村组建农民业余剧团,他成为主要演员。不久因演技好,远近闻名,且热衷文化事业,在村里享有极高威望,被选为业余剧团团长。目前,他的弟子有三男两女都是90后的艺人是第五代传承人。
1.7 永丰傩舞
明万历32年(1605年),经邱坊村进士邱士毅(官封礼部侍郎)进一步加工改进,便演变成了别树一帜的、集宗教祭祀与武术表演于一体的傩舞,并取名为《麻婆送子》,又称《接钟馗》。传承谱系记载了第十二代至第十五代传承人的情况,目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第十三代传人邱才会,已经68岁,擅长扮演手持钢刀的钟馗,熟练地掌握傩舞的每一个动作要领及演出程序;他的传承弟子是第十四代传人邱友谊,1968年出生,第十五代传承人是邱峰熊,1981年出生,他们都擅长扮演拳术和棍术等古老武术的天将。
1.8 万安股子灯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少平1965年出生,已经50岁,他扎制的“股子灯”形象鲜活,栩栩如生,能从头至尾将传统的“股子灯”完整地进行表演,是目前万安能将“股子灯”的扎制与表演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套路分解后进行传授的最权威之人。目前没有一个传承弟子。万安县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保护这种民族文化形式,组织人员进行挖掘、整理,请老艺人传承制作和表演技术,多次参加全县的灯彩调演并获奖。为使其不至失传,1996年,县乡花大力气从广东请回老艺人和部分表演者,扎制和排练该灯彩参加了全县首届农村文艺调演。然而,由于观念淡化、艺人老化、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股子灯”依然面临濒危失传的困境。
除了上面提及的庐陵民俗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些项目如泰和虾蚣灯、峡江打蚌壳、吉水县长龙、万安县麒麟狮象灯等项目在传承方面相对要好些,这里就不再赘言。
2.1 后继乏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不少人常年不归,一些年富力强的艺人也外出寻求发展,农村年轻人口比率在减少,致使一些庐陵民俗体育项目队伍人员不齐,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甚至在某些区域中,一些民俗体育和文化的生命力也正在消减岌岌可危,一些庐陵民俗体育项目正在走向消亡。我们以万安股子灯为例,因为股子灯从道具制作,到音乐伴奏,台前表演都需要一定的技艺,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随随便便就能参与进来,而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的师承学习。由于民国时期的战乱和建国后“文革”的影响,使传承环节出现空档,懂得这一技术的艺人越来越少,目前能掌握的技术除了代表性传承人林少平就是他的师傅林英石老先生78岁已年过古稀。又比如永丰县的邱坊傩舞,它的基本功要求较高,要有过硬的武术功底,如今的年青人都不愿习武,加上都外出打工,每年过年才回来一趟,平常缺少一种持之以恒的练习,难以较好地完成舞蹈动作。因此,要将邱坊傩舞发扬光大,当务之急首先得解决传承人的后继乏人问题。
2.2 经费短缺
庐陵民俗体育活动多为自娱性或公益性的性质,虽然近年来组织了少量商业性演出,但收益不高,远远不能满足艺人们的生存需要,在人人忙于发家致富赚大钱的今天,庐陵民俗体育费力不来钱的手艺已无人问津,青年人更是如此,传承人出现“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等问题。我们仍然以万安股子灯为例,过去“打灯”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灯会”田的收入;二是村民自发捐助,加上村民乐于奉献的精神(因村民视其为崇尚神灵,修善积德)。现在“灯会”田收入没有了,村民捐助少了,人们的价值观也变了,民间运作起来非常困难。又比如青原区的箍俚龙,其表演活动的开展,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作支撑,据数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扎制两条龙,就要至少4000元。加上其他道具和演出费用,总计要8000元以上。再如永丰县的邱坊傩舞由于经费不足,所有的服饰和面具都是民国初期的,所有衣服和道具都是存放在邱坊祠堂内,因潮湿和虫叮鼠咬,不少面具和服饰都已破烂、朽腐,因此急需一笔经费来更新,才能谈得上生存和发展。活动经费的短缺的直接影响便是项目无法开展,项目的无法开展反过来又影响到传承人的收徒,授徒积极性。
2.3 观念老化
观念老化内涵包括: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秘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等陋习;另一方面则是这些有着悠长历史渊源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活动方式、演出场合、表演技巧等方面没有能够与时代“与时俱进”。
以青原区箍俚龙为例,由于箍俚龙龙体大而重,运输非常不便,因此,除了偶尔在本地表演外,绝少走出家门到异地演出,很难获得推广宣传、展示交流等机会,项目传承人和表演者难有开阔眼界、提高制作表演技艺的机会,使箍俚龙的传承、发展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再以万安股子灯为例,过去“打灯”有固定的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也就是说有“打灯”的固定舞台,由于观念老化,老一代传承人恪守“打灯”固定场所的观念,也使得“打灯”这一民俗活动形式出现空间缺失,使这一民俗体育项目无法得到推广。
民族体育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全民健身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刘振宇,2010)而民俗体育项目的维持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展,作为江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庐陵民俗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庐陵民俗体育来源于民间,维持和发展于民间,如果离开了当地的项目参与人和传承人,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一定要重视传承人的发展,并保护好当地群众中的项目参与者,只有让他们对其相应的民俗体育项目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方会主动去接受和继承民俗传统体育,并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里对民俗体育进行创造式发展,保持旺盛不息的生命力,使庐陵民俗体育这一民间瑰宝得以维持,发展光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xxgk.ganzhou.gov.cn/bmgkxx/whj/fgwj/gfxwj/200806/t20080622_3303.htm.
[2]刘振宇.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现状与思考[D].南昌:南昌大学,2010.
[3]李玉英.庐陵风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4]叶小明.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开发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9(6):223-225.
[5]王俊奇.对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健身俱乐部理论研究,2009(8):4-7.
G85
A
2095-2813(2015)09(c)-019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99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庐陵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No:JC1465)。
阮小娟(1971,12—),女,江西峡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