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①
王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通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程评价机制、体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内容,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因素,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身体素质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承担着科技创新的使命,更肩负着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重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生命力的旺盛及国家未来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无论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还是相关学生长跑猝死等新闻媒体的报道,都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据最新统计数据以及研究表明近几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以每年0.8%的速率在下降,全国各高校中,每年由于体质问题,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等因素,被迫退学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生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但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包涵的内容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1.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的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三基型”“三段型”“并列型”“一体化型”“俱乐部型”这5种比较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但5种体育教学模式中,“三段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高校采用的较多。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侧重点不同,如“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则侧重于体育基础及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不能因材施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的接收,对体育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则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但也正是因为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部分项目上出现选课人数多、大班上课等现象,增加了教师课堂组织的难度,同时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不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1.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化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较为单一。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目标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比重较小。普通高校采用的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使得一些体育基础、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性不强,经常缺课的学生在体育考核中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体育基础较差,技能不强的学生,即便每次课都到,每节课都认认真真学习,但仍然在体育考核中难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导致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逐渐减退,从而失去自信心,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提高。
1.3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体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良好地掌握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师只注重体育基本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技能实践的环节,导致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其次,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而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就是被动的接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2.1 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并合理选择与运用
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影响。每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虽然在指导思想上近乎一致,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侧重点不同,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也有所不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根本指导思想,并应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为根本出发点,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其次,各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尽相同,受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体育教学模式上,应根据该校校情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该校的体育教学模式。
2.2 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多元化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仍采用目标评价法结合定量评价法等来评价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参与过程的评价,导致评价机制不科学,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考核无法衡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建议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建立并实施体育教学过程评价、目标评价,定量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认真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得到认可,并使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体质健康。同时,对于纪律性较差、漠视或淡化参与体育教学的部分学生,给予负激励,使其端正体育学习的态度,积极认真参与体育学习机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3 改进创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应重点突出学生健康第一的目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方法,还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方式,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次,学生体育基础与能力不同,但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在吸取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体育基础,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精讲多练、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育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体质健康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呈连续下降的趋势,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很多,作为学校层面,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完善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都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来选择适合该校校情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体育课程评价中应增加过程考核等评价机制,完善体育课程考核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应该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战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的提高。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18(6):5-8.
[3]王茜.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令人担忧[EB/OL]. (2014-11-12)[2012-12-07]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2-07/4392467.shtml.
[4]陈红霞.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97-98.
[5]李世远.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6(2):109-113.
[6]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4(36):92-95.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d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Iniversities on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kai
(Shanxi inet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Xi’an shanxi,712046,China)
The paper use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rough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to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mod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Sports teaching method three aspects of content,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for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PE teaching reform.
Ordinary university;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Physical quality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c)-008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88
王凯(1981,6—),硕士,讲师,工作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