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开展团体操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2015-11-29 13:28王娟江苏省宿迁中学江苏宿迁2238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团体操队形排练

王娟(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宿迁 223800)

普通中学开展团体操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王娟
(江苏省宿迁中学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中学团体操是以中学生为表演对象,在不同的场地,配以服装、道具、背景为基础,随着音乐做各种体操动作,变换各种队形,组成各种图案,并反映一定主题思想的一种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针对团体操这一有效活动在中学不能正常有序开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将团体操与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相结合,是普通中学开展团体操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团体操体育课途径方法

中学团体操受众广,对参与者要求低,普通学生都能参加。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是展示教学成果、丰富校园文化、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普及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中学团体操开展的途径和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团体操在中学不能有效开展。面对学习任务重、空闲时间极少的中学生群体,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又能有效地开展团体操活动呢?

1 与体育课相结合

1.1教学组织形式

要想在体育课上进行团体操教学,上课的组织形式很重要。对实行选项教学的学校可直接在健美操班或武术班进行授课。自然班教学的学校,请年级同时排课或与同时有课的老师协调,尽可能地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授课。以某一位老师上课为主,另外1~2名老师负责点名,维持纪律,协助示范和指导。采取上半节课进行团体操教学,下半节课进行分组活动。也可把学生分成团体操教学组和非团体操教学组,对于不参加团体操教学的学生由专门老师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在体育课上进行团体操教学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节省了团体操排练的时间,学生学习起来有压力也有动力,同时又可以为团体操表演输送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员。

1.2教学内容的选编

在体育课上教学的团体操内容与最后表演的内容是一致的,在编排时一定要注意,将要表演的团体操内容一定要能转化成适合在体育课中来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健美操、啦啦操、武术、舞蹈等为主,徒手或手持轻器械都可,当然,如果能有道具则表演效果会更好,中学常用的有花球、扇子、旗帜、球、纱巾等,编排的动作要与道具的特点互相融合。

经过多次实践,该研究者认为采用“分组分区”的编排方法是高效且切实可行的,即根据表演内容、表演人数、基本队形的行数与排数等因素,合理地划分成若干相等或者是不等、大的或者是小的区域,然后在一个区域内找出所需队形变化的基本路线和方法,其地区按同一方法进行,形成全场一致的变化效果。每一个区域的表演人员为一组,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尽量保持各组的完整。该研究者在编排团体操《向前冲》中就采取这种办法。学校没有实行选项教学,采用的是几个班同时合并授课,教学时先以班级为单位,分成16人为一组的若干组别,对于本班末尾人数不足16人的组,同时上课的班级互补。动作、队形、图案变化基本上以16人这个组合的变化为蓝本,进行复制,整套操由25个这样的组组成,共400人。最后,由若干个小图形汇合成大的图形,在分练和合练时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抓住了每一个“16人团体操”就相当于抓住了团体操的“千军万马”。其他一些少量的大的队形和图案变化则在合练时整体考虑,统筹规划。创编初稿完成以后,需要经过同行、兴趣小组、实验班等多个环节的实践和修改才可以定稿,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后期的训练才能少走弯路。对于获得好评的节目,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可以开发成校本课程,作为校本教材之一在体育课上实施教学。

1.3教学方法

1.3.1思想动员

在进行团体操教学之前,做好思想动员和发动工作对于团体操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上重视了,一切就都好办了。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团体操表演视频,尤其是本校往届学生的精彩表演,让同学们感受团体操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学习团体操的兴趣,同时给学生讲解团体操的基本常识,为教学打下基础。团体操教学结束后,不仅有考核,还有比赛,在运动会上开幕式进行团体操表演的班级还有加分。这样可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让学生明白学习团体操不仅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系列任务的载体。

1.3.2拼图练习法

拼图法练习是以Aronson的拼图法为基础的。在这种方法中,每个学生有责任学习和练习一定比例的内容,然后向其他组员传授他所掌握的内容。对于学生人数多,时间紧,非常适用,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速度。该研究者在教授团体操基本动作时就采用这种方法,把一节课中要掌握的组合动作,以练习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每一名学生进行任务分工,一个人重点掌握1~2个八拍,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就特别的认真和仔细,然后在分组练习中,这一节拍的动作就由该同学指导练习。这种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授者,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训练,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了同学的感情。

1.3.3组长榜样示范法

在进行教学之前,先分好组,每组选出1~2名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对组长进行先期培训,掌握基本动作,理解队形变化的意图,知道队形变化方法。在教学时,组长协助老师做示范,直观明了,学生一看就会。练习时,组长带领小组训练,负责提高本组动作的质量。组长是骨干,是“小老师”,能弥补老师因人数太多照顾不周的局面,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1.3.4改革考核办法

因在体育课上达不到参与团体操表演的所有人员同时上课,对于大的队形和图案变化都会留有空白,等到合练时才会加入内容,所以对学生进行团体操考核时,采取的方式是:保持上课时已教的动作、队形、图案不变,开头和结尾的造型自编,留白处的节拍,学生自编动作和队形给予填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一个平台,相信学生,他们会还你神奇。在考核时,既检验了学习成果,也在相互观摩交流时,提高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编信心。对于好的创意,老师可收编到整套团体操中,既是对学生创编成果的肯定和赞赏,也丰富了团体操的素材。这种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做到“学有所用”,不少学生已将所学的形式运用班级联欢、慰问演出等节目中,既丰实了校园文化生活,也创造了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1.3.5竞赛法

在开学初就告知学生这学期团体操教学,不仅是上课的教学任务和考核内容,而且还是学校的传统赛事之一健美操(舞)比赛的内容,学期结束之前,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型的团体操比赛。由于要竞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不服输的精神会被激发起来,训练的

热情和创造的潜能往往会因此倍增,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提高了团体操训练的质量。这样以赛促练,是能够保障团体操正常有序的开展的措施之一,同时也能引起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形成良性循环后,利于团体操的中学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2 与大课间相结合

利用每天上下午30 min时间的大课间进行单操合练。单操合练是指一个年级承担的一场操的所有参加班级联合在一起的训练。主要解决大图案、大队形、进场、退场等训练问题。此时场上必须标出基本点和特殊点,通常以2 m到2.5 m为基本点。以1名团体操教练为主,用话筒统一指挥调动队伍,再由1~2名老师和若干学生骨干在场内进行配合指挥。因为受大课间其他学生活动的干扰,要求学生必须聚精会神,服从指挥,队形和图案的变化要准确迅速,干净利索。老师在指挥时,语言简练明确,讲究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迅速明白变化的意图,对于已经排练过的内容,只要不涉及大的原则问题,一般不予更改,以免学生有抵触情绪,争取一气呵成,行如流水,老师教得轻松,学生练得快乐。

3 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正式表演的前一个星期利用2~3次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大合练,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表演的场地上进行各操联排和彩排。各操联排是指各年级参加表演的各场操的联合训练。主要是解决操与操的顺序和衔接问题,最后场面的合练以及对各操的检查、观摩等。在各操联排中有1名总导演在指挥台上指挥,其他多名老师或骨干在场地内分头引导,充分发挥教练、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的作用,按照训练前就做好任务分解和分工,进行有序排练。彩排是团体操训练工作的尾声,通过彩排使学生熟悉表演时的环境特点和气氛,提高学生临场表演的适应能力,同时全面检查场地布置、服饰、道具及各操之间的衔接配合是否存在问题,为正式演出做好充分准备。

4 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相结合

骨干学生在团体操排练和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团体操排练的进程和质量。利用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的时间培养骨干是最恰当的,如果没有开展此类活动,老师也可利用学生的课余挤出时间来培训。让骨干较为熟练地掌握表演的全部内容、排练方法和步骤,在排练中,做好示范、引导和组织工作,以少带多、以点带面,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排练时间,减少老师的工作量。

5 结语

为了确保团体操在中学正常有序的开展,要不断的拓展团体操活动开展的途径和形式。不仅要在运动会开(闭)幕式、节日、校庆和比赛等形式中开展,更应该在中学的体育教学、大课间等活动中以中、小型团体操的形式开展,利用体育课教授团体操的基本动作、小的队形和图案变化,在音乐的指挥下能熟练掌握成套团体操;利用大课间在表演场地逐个进行单操合练;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各操联排和彩排;利用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或课余时间培训骨干。只有多种形式互相配合,才能推动团体操在中学的有效开展。相关的领导也应为中学团体操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和机会,只有这样,团体操活动才能深入到学校中去,从而整体上推动团体操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陈巧燕.团体操表演训练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178.

[2]陈健.校园中、小型团体操创编(七)案例借鉴[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54-57.

[3]蒋紫娟.对成都市中学团体操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a)-0102-02

猜你喜欢
团体操队形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两个大忙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团体操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团体操组织进行模式的研究①
团体操的认识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