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黎峰
提升我国贸易收益率的路径
◎ 文/黎峰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获取外部市场和资源,是推动国内,尤其是后发国家经济增长及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相对于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研究韩国、台湾地区经济起飞阶段处于国际分工中的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我国而言更具借鉴意义。
1.后发国家开放型经济经历的发展阶段
(1)全球价值链融入阶段,如台湾通过承接美国的半导体加工组装,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成功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韩国汽车产业也是通过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规模扩张,主要以外源为经济发展动力,即外部市场需求的拉动、流入要素的集聚,使国民经济及出口规模迅速扩张。由于缺乏本土高级要素,流入要素在生产及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东道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获取的贸易收益相对有限。
(2)全球价值链提升阶段,如在发展电子产品加工贸易基础上,台湾不断提升加工的精细化程度及产品的科技含量,走出从OEM (原始设备制造商)、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到OBM(原始品牌制造商)的发展道路,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也由简单加工组装提升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结构提升,即经济增长由依赖外源到以内生为主的过渡阶段,表现为本土高级要素不断积累,在资本形成、出口贸易、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中本国要素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东道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定位明显提升,获取的贸易收益显著增加。
(3)全球价值链整合阶段,如韩国从汽车零部件组装、零部件国产化,发展到从整车生产走向品牌、全球营销的高端环节。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资源整合,经过国内要素禀赋不断优化,本土企业拥有大量专利品牌、知识产权和营销网络等高级要素,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并以此逐步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素,获取高额贸易收益。
2.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
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特征可以概括为:在各级地方政府主导下,以简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制造业体系为目标,以优惠政策和差别待遇为基础,以大量利用外资和大规模出口为主导,以低成本优势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开发区为载体,形成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大进大出的循环格局。在此过程中,我国全面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1)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外源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由于国内生产对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市场需求、中间产品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国内企业培育、国内市场开发及国内生产配套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二是低成本的出口竞争模式不可持续。产品出口更多依靠价格竞争而不是品质竞争,对外开放的效益并不明显。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国外需求的疲软以及国内劳动力、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原有出口模式难以为继。三是低门槛的利用外资模式不可持续。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贡献显著,但更多依靠优惠政策及压低要素价格的引资模式成本巨大,由此带来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2)对30多年对外开放的总体评价。一是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二是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是时代的产物,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全球化发展潮流的。我国开放的时间窗口,正是在全球价值链快速发展背景下开展的。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为降低生产成本,跨国公司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把加工组装环节大规模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而对于建设资金缺乏、工业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下的我国而言,大力利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承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进而融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和生产体系,在当时看来实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也属于阶段性特征。
(3)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经历了30余年对外开放的成功后,我国工业基础更加雄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升,国内市场空间广阔;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人才教育快速发展。按照韩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已完成了全球价值链融入阶段,应加快进入全球价值链提升阶段,而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育本土高级要素,加快实现增长动力由外源型向内生型转变。
1.进一步提升我国贸易收益率面临的难题
(1)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利定位。通过承接跨国公司产业梯度转移,我国成功融入全球价值链。然而,低端嵌入模式意味着处于加工组装的低附加值环节,甚至出现“低端锁定”,出口产品结构的相对低端,意味着在国际分工中获取微薄的贸易收益。
(2)国内配套能力不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出口为主的贸易形式构成独立于国内经济的“体外循环”。一方面中间品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对国内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缺乏应有刺激,不利于国内投资水平及生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销售渠道的对外依赖度高,对国内知识产权、品牌、市场的需求不足,客观上不利于我国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
(3)流入要素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国内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要素与发达国家资本、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级要素相结合,释放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及出口规模。这种发展模式决定了流入要素在我国产业升级、出口增长中扮演主导地位,由此分享了我国贸易收益中的相当份额。
2.进一步提升我国贸易收益率面临的难点
(1)由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定位,对高级要素开发和利用的需求不足,不利于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价值链升级,容易陷入“低端锁定”的境地。
(2)由于我国在生产及出口环节对流入要素的依赖度较高,属权要素尤其是高级要素的培育不足,不利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加剧对流入要素的依赖,即高级要素缺乏,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相对较低。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要素分工的形态,各国以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参与国际专业化合作,获取贸易收益。因而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收益水平。
1.转变观念,更加强调贸易增长动力的内源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意味着面临“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选择及协调。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开放型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基本上与国内经济发展脱节。加工出口为主的贸易形式,决定了产品生产过多依赖国外资源,对国内生产要素需求不强,缺乏明显的产业关联;产品销售过多依赖外部市场,与国内市场互不衔接,对国内消费拉动不足;甚至在行政管理体系方面,对外贸易部门与国内贸易部门分属不同的行政机构,内贸与外贸相互割裂、自成体系。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把开放型经济视为简单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利用,忽略了国内外市场、资源的协调及国内生产要素的培育。
因而,应推动发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开放型经济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五外”。外贸、外资、外经、外包与外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内容,但过度强调“五外”,容易产生重“外”轻“内”、割裂内外市场的错误导向。事实上,在中国与世界再平衡的发展背景下,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应该更多地强调内外平衡、内外协调和内外互动,在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的同时,用好国内资本、用足国内市场。
在外贸发展模式方面,应改变传统以出口规模、出口市场份额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转而培育并形成以加快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模式。
2.加强高级生产要素培育,加快要素禀赋结构升级
充分调动国内市场、国内资本,使之有效融入全球化,并与国内外高级要素有效结合,推动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升级。
在资本要素日益充裕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购买力优势。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拓展市场潜力,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品牌和管理等高级要素集聚。另一方面,依托内生增长能力的增强,选取重点行业,整合国内产业资源,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增强要素购买能力,利用发达国家面临深度调整、资产价值重估的契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进口力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能源、矿产、人才、品牌、技术及营销网络等稀缺资源。在此基础上,增强要素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的有效结合,实现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化。需要指明的是,通过集聚与购买获取高级要素不是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推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融合,进而实现要素禀赋优化升级。
3.提升全球价值链定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关键在于提升出口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定位。而加快提升出口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定位,应更加重视培育国内高级要素以及扩大流入要素贡献。一方面,应积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生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推动国内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扩大出口应更加依靠科技投入、品牌创建及销售渠道的拓展,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价值,而不是单纯依靠成本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继续鼓励外资流入,尤其是研发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的外资进入我国,引导外资把高附加值含量的生产环节布局在国内。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本土企业从事中间品的国内生产配套,逐步实现中间品采购的本地化,由此提升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努力实现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的跨越。
4.加强国内配套,增强贸易增长的产业关联
在国内高级要素培育、生产制造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等高产业关联度行业的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鼓励本土企业从事中间品的国内生产配套,提高外资企业本土采购率和配套率。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工制造环节做精做细,推动全球价值链在国内环节的延伸,提升中间品国内配套率及加工贸易增值率,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出口贸易的国内产业关联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编辑:云霞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研究》(编号:13&ZD04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