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网民媒介行为与舆情调查报告

2015-11-29 09:49邓美春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2期
关键词:问政中山舆情

◎ 文/邓美春

|创新驱动|CHUANGXINQUDONG

广东中山网民媒介行为与舆情调查报告

◎ 文/邓美春

为了解广东省中山市网民媒介行为特点、意愿需求及中山网络问政平台运营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近期对201位网民开展了“网民媒介行为与网络舆情”调查,并到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网民媒介行为及对网络舆情评价

网民是网络舆论的重要参与主体,掌握网民媒介行为习惯及意愿需求对主管部门做好网络舆论引导非常重要。调查显示,中山六成以上网民网龄为5年以上,在可多选情况下,86.1%的受访者主要通过手机上网;通过家庭电脑上网的为次,占79.6%;有84.1%的受访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得信息(指舆情相关的信息,下同),选择其余方式获取信息的分别为:电视占37.8%,报纸占8.0%,广播占9.5%,其他占9.5%。

1.网络媒介行为习惯

(1)近八成网民每天浏览网络信息1小时以上。35.8%的受访者每天浏览网络信息1-2小时,30.3%每天浏览2-4小时,10.0%每天浏览4小时以上,每天浏览1小时以下的占23.9%。

(2)关注国内新闻、社会新闻和中山本地网站。从地域看,在可多选情况下,受访者比较关注国内新闻,占83.1%;其次是关注国际新闻和省内新闻,选择二者的受访者均占48.3%;关注中山新闻的占35.8%,且八成以上网民关注中山本地网站。从内容看,在可多选情况下,80.6%的受访者关注社会新闻;其次是关注时政新闻,占50.2%;关注娱体新闻和经济新闻的分别占43.3%和40.3%;关注其他新闻的占8.0%。

(3)主要通过新闻网站和博客微博微信获取感兴趣信息。在可多选情况下,选择新闻网站的受访者最多,占69.7%,选择博客微博微信的占61.7%,选择搜索引擎的占43.3%,选择论坛和其他的分别占20.4%和13.9%。调查同时显示,上述5种方式中,网民认为从新闻网站获取的信息可信度最大,占86.1%;其次是信赖搜索引擎,占35.8%;博客微博微信作为主要信息获取方式,其受信赖程度有待提升,占30.3%;信赖论坛和其他的分别占17.4%和6.5%。

(4)超六成网民会转发感兴趣的网络信息,且倾向选择权威媒体及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调查显示,只有近三成网民会对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在可多选情况下,32.3%的受访者选择“转发到微信或微博博客”,20.9%选择“转发QQ群、发给QQ好友并讨论”,7.0%选择“转发到论坛并讨论”,三者总计达60.2%;而39.8%的受访者选择“权威媒体及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21.9%选择“与自己观点基本一致的信息”。

2.网络问政参与性

(1)七成以上网民认为网络问政作用大,而三成以上网民有在网络问政平台反映问题的经历。

(2)网民更倾向用微博微信及QQ曝光问题。在可多选情况下,所列9种曝光方式中,受访者最青睐“放到自己的微博微信”和“放到QQ群并与网友讨论”两种,分别占54.5%和51.5%。排在第三位的是“上本地网络问政平台曝光”,占21.8%。其余选项的受青睐程度排名依次为“在全国性著名论坛曝光”(16.3%)、“在有关部门官方网站留言反映”(14.9%)、“在名人博客或微博留言曝光”(12.4%)、“在本地有名论坛曝光”(11.9%)、“发电子邮件给责任部门或责任人”(7.9%)和“其他”(5.0%)。

3.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及评价

(1)约六成网民认为当下网络舆情正负面内容约各占一半,超九成网民认为网络舆论对社会舆情影响大。关于网络舆论能在哪些方面对社会产生良好影响的问题,在可多选情况下,68.7%的受访者选择“反映民声,释放压力”,其次是选择“加强沟通,形成社会合力”,占46.8%,选择“网络反腐”和“加强官民互动,加快问题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的分别占45.8%和44.8%,另有3.0%选择“其他”。

(2)七成以上网民认为网络谣言危害大。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有清楚认识。调查中,71.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危害大,认为危害一般的占15.9%,表示说不清的占9.5%,仅3.0%认为危害不大。

网络谣言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怎样治理才有效?在可多选情况下,“相关部门尽早公布真相”最被受访者认可,占68.2%;“加强信息监控,删除谣言”也较受重视,占51.7%;选择“严惩造谣传谣行为”的占46.3%;选择“加强宣传,提高网民识别谣言能力”和“加强舆论引导”的分别占39.3%和31.3%;4.0%选择“其他”。

(3)八成以上网民认可建设网络文明传播队伍的作用。当下,中山正在加强网络宣传工作者、网络评论引导者、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3支队伍建设,对此,八成以上受访者表示认可。

网络问政平台运营情况

中山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在办好中山网、中山声屏网等本地主流网站的同时,于2010年7月开通中山网络问政平台,把其视为“政通人和的推进器”精心经营。网络问政是指网民和政府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涉及政治、社会、公共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双向互动行为,包括群众“问事于政府”和政府“问计于人民”。网络问政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运营情况大致如下:

1.已开设发言人单位130余家

据中山市委宣传部网络科介绍,截至2013年6月(该数据统计时间为2014年5月5日8时30分),中山网络问政平台已注册网友数为8141个;开设网络新闻发言人单位135个;总共发表话题10812个,已受理话题10705个,办结话题10545个,受理率 99.0%,办结率98.5%,回帖数总共为15477个,网络发言人回帖10982个,网友回帖4495个;收到调解处理3602个,办结2408个;平台流量平均6000人次/天。

2.平均每月发表话题500个,受理话题478个

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统计,从2013年4月16日至2014年3月31日共计11个半月时间,网友在中山网络问政平台共发表话题5749个,职能部门共受理话题5499个,受理率为95.7%,共办结话题5028个,办结率为91.4%。平均每月网友发表话题500个,职能部门受理话题478个、办结话题437个。

3.话题从发表到办结平均约需43小时

中山网络问政平台首页“受理统计”数据显示(据该平台注释,系统计算的受理时间、办结时间均为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至12∶00,下午2∶30至5∶30,法定节假日除外),136个职能部门已有受理话题记录,平均每个话题受理时间约为12小时,办理时间约为31小时。换言之,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话题,平均每个大致需12小时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受理,受理后约31小时职能部门办结完毕。话题从发表到办结共需43小时。

4.“遗留问题”主要原因是无部门受理

该平台首页“遗留问题”栏目里放置的是11个(该数据统计时间为2014年5月5日8时30分)未被成功受理的网友话题,配发的编辑手记则主要说明话题未被受理的原因。浏览编辑手记可以发现,“遗留问题”原因如出一辙,都是相关部门相互“踢皮球”,最终让问题无职能部门受理。

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空间的建议

中山网民关心时事,媒介行为活跃,网络问政积极性较高,建议主管部门在加强舆论正面引导的同时,进一步畅通渠道,关注并及时回应网民需求,号召广大网民文明理性上网,与网民一道,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空间。

1.认识网络舆论引导的极端重要性

网络舆论的生成遵循以下规律:新闻网站报道或网友爆料-网友转发和讨论-形成网络舆论焦点-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网民参与挖掘-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真相大白、定论形成或问题处理完毕-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不同,网络舆论产生过程中,受众(网民)的主体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他可以是消息源,是围观者,也可以是真相的发掘者。不但如此,受众不再是单一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保持着即时沟通,随时可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不断地给媒体和有关部门加压,并可能发展为线下群体性事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舆论乃至事态的发展。网络舆论的生发机制决定了网络舆论具有不可预知性、瞬间爆发性和难以控制性。

另外,由于网络弱化了“把关人”角色,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闻、看法和意见,这就让低俗、虚假乃至反动的言论有了生存空间。这些言论极易混淆是非,甚至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所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

2.办好主流网络媒体,坚持正面引导

调查显示,网民主要通过新闻网站获取信息,并且对其保持着较高的信任度,在选择信息时,也给予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更多的信赖。可见,办好主流网络媒体,加强正面引导,是做好网络舆论引导的基础。

主流网络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电子版(官方网站)、网络媒体及二者的微媒(微博、微信)等,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客观、公正、关注民生、促进社会进步的立场,主动设置议题,加强新闻评论,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传播民主、和谐、友爱、互助的正能量。尤其要注意培育意见领袖,以增强媒体在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指明方向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针对网民多用手机上网的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巧妙推出符合网民个性需求的资讯套餐。

3.加强沟通与互动,避免官民自说自话

网络的魅力之一在于互动性,主管部门要畅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切忌官民自说自话。一是要建立网络突发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能力。二是要办好网络问政平台,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机制,明确职能部门责任及答复、处理问题时限,提高效率,确保网上有互动、网下有行动,及时回应网友需求。三是要坚持春风化雨。通过广泛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最美中山人”评选、网络修身学堂建设等主题活动,壮大网络宣传工作者、网络评论引导者、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3支队伍,广泛吸纳网民参与进来,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4.加强技术开发,做好网络舆情监测

加强技术保障,开发更加有效的控制软件,建立过滤器、“防火墙”,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以及明显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的不良言论屏蔽在网络之外。同时,建设网络舆情监测师队伍,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做到“一网舆情”尽收眼底,及时发出监测报告,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不良信息。

5.健全法律法规,严惩造谣传谣行为

要根据网络发展形势,出台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网络媒体、网络运营商、网民的管理。加强网络执法,对于造谣传谣,恶意攻击他人、社会及国家,以及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行为严惩不贷。

6.加强宣传,提高网民、网络媒介素养

广泛宣传,号召网民文明上网;开展“网络法治”主题宣传,增强网民法制意识和识别谣言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宣传工作者、网络评论引导者、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3支队伍的作用,广泛传播文明理性好声音、正能量;提高网民的社会责任感,鼓励网民对网络不文明、网络犯罪行为进行积极举报。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猜你喜欢
问政中山舆情
丘树宏黄刚携手打造中山首部城市传记《中山传》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历史上的“中山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