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如何面对新常态

2015-11-29 09:49王曙光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2期
关键词:银行业存款常态

◎ 文/王曙光

|热点聚焦|REDIANJUJIAO

我国银行业如何面对新常态

◎ 文/王曙光

在经济增速趋缓、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银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了解经济新常态,把握银行业未来面临的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体系活力,降低社会金融资本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业面临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三期叠加”、“四个转变”。

1.“两句话”

(1)新常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好日子已经过完了”,即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两位数的“好日子”已经过完了。这对银行业意味着黄金10年增长期已经宣告结束。以往的银行业,一开门就有钱可赚,存款很丰厚,因为金融抑制政策导致银行业几乎是老百姓惟一的投资渠道,老百姓的钱只能存到银行去,可以选择的其他渠道很少,因此,银行业从来不愁存款。同时,银行业的贷款质量在以往也比较高,包括农村合作金融领域,农村合作金融的贷款质量也比较高,很多地方都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乃至于3%以下。银行存款不愁,贷款质量相对较高,利差很丰厚。

现在银行业的存款已经相对减少了,除了网络金融带给银行业的脱媒现象之外,老百姓其他的投资渠道也增多了,这导致银行的存款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同时,贷款增长速度也在下降,主要原因在于贷款质量不能保证。在存贷款两方面的压力之下,银行业的“好日子”已经过完了,银行业要准备经受新的考验和磨炼,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2)“老路子不能再走了”。以往的经济增长靠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尤其靠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举办公共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经济高速增长,也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平台十分庞大。这个路子虽然能够快速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不可持续,而且导致高污染、高能耗。所以,老路子不能再走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增长的障碍和羁绊。

2.“三期叠加”

(1)经济运行的下行期。下行期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平稳且稍缓的增长周期。

(2)产业结构的转型期。我国产业结构将会有一个深刻的转型,由原来的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意味着银行很多原来的优质客户,将来会成为包袱,甚至会成为国家的包袱。

(3)增长方式的转变期。以往的增长靠高投入,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将来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是来自于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而是来自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自于内生型的增长。

3.“四个转变”

(1)经济增长由速度关注型向质量关注型转变。在国人心目中对增长速度有一个迫切而焦灼的期待,一旦增速缓和下来之后,整个国民的信心就下降,人们的心态很浮躁,都期待有一个高增长,因为我们以往几十年已经习惯了高增长率。但是,未来我国要从速度关注型转变到质量关注型,要关心这个增长到底质量有多高,到底带给老百姓的福祉有多高。

(2)从外生增长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往主要靠外力推动。宏观经济学认为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

求这四大部分,我们叫四轮驱动。其中有三个轮子是极端厉害的,一是投资需求,二是政府需求,三是国外净需求,因为我国是外向型经济,大规模经济增长需要大规模的出口来拉动。但是这四个轮子当中,有一个轮子很弱,就是消费需求这个轮子很差。我们说的内生增长不只是刺激内需,而且是要依靠科技推动来增加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这叫内生型的增长,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力来推动。如前几年我国简单地把4万亿元投下去,以为就能拉动国内需求了,这是一个不理智的办法,我们到现在还在为那4万亿元买单。将来必须要靠技术创新来拉动内生型的增长,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增长。

(3)从“过度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这个词,不能把它用滥了,也不能“过度发展”。好多发展实际上是不适当的,或者是“盲目地发展”。我们将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和环境、人和生态的和谐发展,甚至还包括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4)从关注增长向关注民生转变。新一届政府更加关注老百姓的福祉,更加关心人民的自我发展,关注民生的进步。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到医疗体系改革,从棚户区大规模改造到农村发展,中央一直在提倡关注民生,也一直强调金融机构要俯下身子,为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服务,这也是关注民生。因为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还有2亿贫困人口,如果不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只谈增长,意义不大。

银行业的新常态:六个挑战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也在准备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前认为银行破产是不可想象的,银行业地位非常稳固,这是在我国金融抑制政策里必然包含的一个制度结果。以往我们没有为银行破产准备好任何制度架构和保障,但是现在准备好了,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潜台词是一般公众的存款安全基本有保障,但是银行随时可以破产。因此,下一个阶段,我国破产的银行将会呈指数级增长,我国银行业洗牌的时间也将到来。

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的推出,给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国银行业将受到6个方面的挑战:

1.利差缩减

以往银行业为什么过得滋润呢?是因为利差非常稳定。现在存贷差不断缩小,银行业的日子越来越紧,利润赚得越来越少,这是很多中小银行所不能适应的现实。

2.银行业定价能力低

当存款和贷款利率充分市场化之后,定价能力非常差的银行会破产,这些银行不知道对不同行业、不同风险、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进行差别化定价,没有完备的定价模型,这样的银行会加速破产。

3.创新能力差

银行面临着新的业务转型,原来靠存贷利差生存,现在更多地要靠资本占比较少的那些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创新来实现转型,实现稳定的盈利。但是大多数银行在创新能力方面面临瓶颈,不清楚怎么来创新,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差。

4.企业风险加大

企业风险是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除了宏观大势之外,行业与企业风险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有几个省份已经开始出现由于企业担保链的断裂,导致银行业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例子。

5.银行业存在与实体经济脱钩现象

银行业的很多资金都在体内循环,没有到实体经济当中去。不少银行都把它的钱放在其他银行做基金、做财富管理、转存,实行体内循环,与实体经济关系甚少,这是我国银行业最大的隐患。

6.破产风险加大

银行业已经进入了破产密集期,2013年江苏射阳农信社发生挤兑事件,未来这样的事件或会比较多地出现。这反映出我国合作金融领域存在深层的体制问题。破产风险加大,不论对于大银行来讲,还是对于小银行来讲,都是一样的。

银行业的好业态:六个标准

银行业的好业态是什么标准呢?我把它总结为“六化”。

1.金融服务下沉化

银行以往都是找大客户,现在要把自己的服务进一步向微型客户下沉,向中小企业下沉,这个下沉不仅仅是银行要尽到社会责任,而是出于银行盈利和安全的双重理由。因为在经济下行期,只有小客户、微型客户才有稳定的盈利,而大客户的风险很大。从安全的角度来讲,银行也应该更多地下沉服务,把这个坚持好了,银行将立于不败之地。

2.金融流程的网络化

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银行的业务流程。银行的信用管理流程、信用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流程、贷后管理等都要跟互联网嫁接,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大数据分析。运用互联网金融思想来改造银行的传统业务流程,是未来每个银行必须要做的事。

3.金融服务在地化

银行要着重加强对当地社区金融资源的发掘,深耕细作,实施在地化服务,把自己的社区银行做好。实际上招商、兴业这些巨型的股份制银行,都在努力做社区银行,把自己的服务下沉到每一个城市社区、每一个农村社区。

4.金融配置均衡化

我国很多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是不够均衡的,还有很多地方缺乏金融服务,发达地区也存在一些金融服务空白区。银行要把服务延伸到那些金融服务空白区,去开拓一些新市场。

5.金融民主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体系不再是原来垄断性的金融体系,而是一个大众的金融体系、草根的金融体系、每个人进入门槛都非常低的金融体系,从而实现金融的民主化。

6.金融自由化

这个自由化,既包含着利率的自由化、汇率的自由化,也包含着将来设立机构的自由化。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抑制措施慢慢消除掉了,将来会达到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金融业态。

未来的银行业将是放松垄断、加强竞争,产权结构优化,吸引民间资本,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协调的发展。

银行业稳心态:须牢记“君子务本”

未来我国银行业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银行业要做好4项工作:

1.抓品牌,注重品牌建设

在银行业高度竞争的今天,银行的公众识别度、美誉度、老百姓的认同感都取决于银行家抓品牌的能力。所以,进行品牌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而不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

2.抓风险

要高度重视最近出现的结构性产业风险,如房地产,要高度重视企业担保链带来的风险,要把风险管理作为第一位。银行就是一个风险管理部门,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这就是我们的“本”。

3.抓产业

银行业不要浮躁,而要静下心来,深刻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看看自己的区域有哪些是优势产业,有哪些优势客户;要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培养产业链,创新产业链金融,为未来做准备。

4.抓人才

银行业的转型靠人才支撑,中小银行的最大瓶颈,不在于存款和贷款这些表面的东西,而在于人才极度缺乏。当银行业业务由存贷为主转向以中间业务、表外业务、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服务为主之后,当利率市场化汹涌澎湃之际,金融创新和定价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就会极大地制约银行业的发展。

总之,在经济下行和经济转型的今天,银行业要记住“君子务本”,把本行做好,练好内功,不要急功近利。这样,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新常态当中保持稳心态,共同创造整个银行业的好业态。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银行业存款常态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