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盛
正在上着新课。突然间,乌云压顶,枝叶摇晃,一道道闪电轮番闪现,本是安静的教室躁动了起来。“打雷了!”“来风了,真爽呀。”……一声声话语在教室里弥漫开来。见我没有言语,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声音也嘈杂了。有人已经放下书本侧过脸津津有味地看着窗外,心急的孩子早已站立起来,胆大的学生甚至冲出教室站在了走廊上。雨如约而至,地面上溅起来一朵朵水花。学生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大呼小叫着,似久旱的庄稼终于盼来了老天的眷顾,我也在享受着这炎炎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同学们,你们能用手中的笔把刚才看到的雨景描写下来吗?”闻听此言,学生们一个个提笔写了起来,不见往日里的双眉紧锁冥思苦想。作业交上来了,出乎意料的是比平日的作文、日记好了不少:“瞬时,天空中突然像被打翻了墨水瓶,布满了张牙舞爪的乌云。” “满天的乌云好像一匹匹骏马疾驰着,你追我赶,刺眼的闪电就像急速赛车一闪而过。” “刹那间,天地间扯起一块巨大的珠帘。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操场上层层雨丝被风赶着,冒着轻烟向前推进,像千军万马奔腾着。”“伸出手臂,黄豆大的雨点滴落在手掌上,有些痛,也很凉。”“轰隆隆,一阵闷雷响过,便刮起了狂风,校园中的松树左摇右摆,跳起了欢乐的民族舞蹈。”“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天空,雷公拿出珍藏已久的大鼓死命地敲了起来。”“轰隆隆的雷声敲打在我的心头,真是让人心惊胆战。”……没有了往常的凭空想象瞎编乱造,少了平日里套用范文的痕迹。 视觉、听觉、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真切真实,语言也凸显个性。无法想象,这样一些充满想象张力充满真实感受的句子居然出自平常写作时内容干瘪语言苍白的学生之手。转瞬之间,似乎他们都找到了写作的捷径,何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难看出,作文教学之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与感受。习作题材生活化,是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有鲜活的内容可写,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体验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多点自由,引领他们走进社会,开展诸如“今天我赶集”“我是小小清洁工”“街头错别字小调查”等活动,体验劳动过程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请看学生万子敬的《今天我赶集》:“今天,陶瓷厂边缘的菜市场来了个卖鱼的。一条条肥壮的小鱼,吸引了不少馋嘴的鸭子。‘嘎‘嘎‘嘎,此起彼落,似乎在演奏着交响乐。一群鸭子迈着四方步,扭着滚圆的屁股一摇一摆地走了过来。一只鸭子趁鱼贩子不注意,叼了一条肥鱼撒腿就跑。剩下的鸭子好像不大服气,一起扭着屁股挤到了小贩旁。那个鱼贩气急败坏,从车上拿出扫把,朝一只鸭子打去。那只鸭子像触电一般,扑扇着翅膀,‘嘎——嘎嘎地叫着跑开了。剩下的鸭子把小贩的鱼儿趁机偷了个精光,然后踱着四方步优雅地离开了。”多么鲜活的鸭子偷食镜头!试想,没有亲身社会体验,能写得如此逼真传神吗?
二、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校园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游戏、情境表演、郊游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们不妨多组织一些这样让学生们乐此不疲的活动。在一次写作文时,我先组织学生做吹气球的游戏。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体味到了游戏无穷的乐趣,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游戏结束后,我便要求学生将游戏过程口述出来,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的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进行了补充。作文交上来一看,孩子们的描写是那么让人身临其境:“吴婧用手夹住气球,一个劲地吹起来。‘呼‘呼‘呼一股股热气迅速地灌进了气球,扁扁的蓝气球在吴婧的手上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子。余润霖不甘示弱,憋足了气快速地吹起来,可手中的绿色气球就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孩子一直长不胖。” “‘别呀!别呀!胆小的汤笑和郑昱双手捂着耳朵,脑袋深深地藏在了桌子底下,似乎要挖出一个防空洞钻进去才好,可那一双眼睛又紧张地瞄着讲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多么惟妙惟肖的场面描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要说,丰富的校园生活就是学生们习作中的那一道道彩虹。
三、走进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教师在作文训练当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拖地、做饭等,也可以布置一些试验性的活动,如“摔不破的鸡蛋”“我是养蚕小高手”等。在“小鬼当家”活动中,有个学生写《学做西红柿炒蛋》一文中有这样的感受:我往锅里倒了一小勺清油,把煤气灶打开,等气泡消失完时,我迅速地把鸡蛋倒进锅里。鸡蛋像面包似的鼓了起来。我赶快拿起锅铲,翻动鸡蛋 ……这段话连用了好几个动词,把炒菜的过程写得形象生动,真可谓生活体会有多深,写得就有多真,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在以“摔不破的鸡蛋”家庭实验性活动为题材的作文中,学生给习作取的标题耳目一新,让人眼前一亮:《会“飞”的鸡蛋》《鸡蛋奇遇记》《鸡蛋与大地的对话》《铠甲勇士》……真实的生活感受,让学生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内容是那么新颖,语言是那么灵动,构思是那么巧妙。
四、引进自然生活
大自然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着学生们去历史悠久的东山岭寻找春天,去风光涟漪的琵琶湖荡舟游赏,山间地头留下了我们观三月桃花、六月荷花、九月菊花的身影。滔滔信江水让我们的学生们感受着大自然的多情变化……玩玩看看, 看看写写,有了观察和体验,学生们就会有感而发,自然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多彩的世界,就会有世态的炎凉、亲情的关爱。写出来的习作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引水,寻找生活化的习作内容,是解决学生习作内容枯燥乏味的有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