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梅
最近,我和前来支教的如皋师范附属小学的朱老师闲聊时,听她说起了教学中的一段小插曲。一堂练习课上,朱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3∶5,这个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多少?这道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部分的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如果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比”,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最大角的度数不用计算便知是90°。朱老师本以为班上会有几名思维活跃的同学发现这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学生的表现却令朱老师大失所望。读完题目后,学生们立刻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计算起来,所有的学生不约而同地使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看着学生们奋笔疾书的样子,朱老师着急了。她在黑板上写下“2∶3∶5”,让学生们停下笔,仔细观察这个“比”,再去计算。可是当学生们再次埋头计算时,朱老师发现他们依然选择“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
这段小插曲,给我心灵很大的震撼。难道是我们的学生不聪明?那为什么遇到问题时他们只会用书本上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的思维被谁侵占了?种种疑问在我的脑海中徘徊。
恰巧此时,学校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位年轻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我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课堂再现】
片段一: 课始,教师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
师:听完故事,你知道田忌是怎样取得比赛的胜利的吗?(生回答)
幻灯片出示表格:
师:借助于表格,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田忌是怎样取胜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出示课题)
片段二:幻灯片出示课程表。
师:从表格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回答)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到表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表格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你觉得使用表格整理信息有什么优点?(生讨论后回答)
片段三:幻灯片出示例题中的问题情境。
小军、小华、小明三个好伙伴去超市购买练习本。小军买三本练习本用去15元,小华买5本练习本用去多少元?小明用40元钱能买几本练习本?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回答)
师:题目中的信息有点儿乱,你准备怎样整理信息?
(生异口同声地说:列表)
师:那就用列表的策略在表格中先整理信息,再帮小华算一算买5本练习本需要多少元。(出示表格)
【随机调查】
课后,我对这个班的2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学生觉得用“列表”的策略解决本节课的数学问题15%的学生认为很好,40%的学生认为烦,还有45%的学生认为可用可不用。交流中,学生是这样说的:“其实这道题目不用列表我们也能解决,可是书上是这样做的,老师也是这样讲的,练习上也要求列表,虽然列表有点儿烦,但是还是这样去做吧。”
【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并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可“列表”的策略或者说学生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只是碍于教师的要求,被动地使用教材和教师指定的方法进行练习。学生的心里话一方面道出了他们的无奈,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维状况:唯教师、唯课本。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这种思维状况呢?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教师为了将“列表”的策略深深地根植入学生的头脑,可谓费尽心思。片段一通过故事情境,引入“列表”策略;片段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列表”。可以说在前两个环节,教师通过铺垫和暗示,已经牢牢地锁定了学生的思维。因而片段三中当教师出示问题情境时,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列表”的策略已经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只会用这唯一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了。
且不说教材中的问题情境能否真正体现“列表”策略的价值,也不说学生是否真正经历了策略的形成过程,感受到策略的价值,内化为自身解决问题的需求。单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如果教师事前没有作过多的暗示和铺垫,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呈现出的策略也许就不单单是课本上的了。在另一个班,课始,老师直接出示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有的学生在题目中重要的信息下面圈圈点点;有的学生直接在头脑中整理信息,用无形的记号进行整理;还有的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多种多样的方法,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发现。这样的比较能引导学生感受策略的价值,从而将策略内化为自身解决问题的需要。
可见,不是学生不聪明,也不是学生想不出书本以外的方法,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侵占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没有机会去思考课本以外的方法。教师不想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因为那样既费时又容易偏离学习目标,会给课堂带来不可预知的变数,使教师难以驾驭课堂。教师不愿“铤而走险”,于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策略”被生硬地塞进了学生的大脑中,而那些富有个性化的思维被教师悄悄地扼杀在无形之中。长此以往,学生们变得唯教师、唯课本(课本上的方法一定是最好的),只会机械复制、模仿教材的方法,富有个性的数学思考被模式化、程序化的方法所代替,发生朱老师所说的那段小插曲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类似于上述的教学设计,常常被很多教师冠以“扎实、有效”的美名,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屡见不鲜!
再来看看下面所列举的教学现象,也许你不会觉得陌生。
现象一:课后,在闲谈中,老师们经常会这样说:“一道题目不能给学生讲几种方法,否则他们一种方法也掌握不了,为了应对考试,让他们牢牢掌握课本上的基本方法就行了!”在随堂听课和研讨观摩中,常常看到教师给学生归纳题型特点、分解解题步骤、规定解答方法。学生们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现象二:教材和练习本上除了基本题型外,还安排了思考题和拓展应用题。对这些较为灵活又稍有难度的题目,教师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一带而过。教师们说:“讲了也就几个学生听得懂,不如不讲,讲多了反而会让中下的学生混淆,只要学生能解决书本上的基本题目就行了。”于是,最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思考题成了陪衬。
现象三:在随堂听课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总是在学生独立完成题目之前,对题目中容易“摔跟头”的地方和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题目,作一定的点拨或讲解。教师们说:“这样做主要是降低学生解题的难度,避免错误,同时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也可以轻松一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学生不独立面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经历摔跟头自己爬起来的过程,又怎能获得认知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呢?
现象四:某次测验,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批树苗按5:3的比例分给甲、乙两组栽,甲组栽了48棵,正好栽了本组任务的4/5。这批树苗一共多少棵?大多数学生用常规方法分步解答,但有一位学生直接用48×2=96(棵)。阅卷老师认为题目中没有“2”这个条件,不知学生是从哪里拼凑出来的数,就算答案是对的,也讲不出数学理由。于是,一个红叉否定了学生的非常规解法。长此以往,学生还会有创新的解法吗?
种种教学现象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师,你侵占了学生的思维。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少年儿童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教师的应尽职责。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学生“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你的学生的创造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和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不唯老师、不唯课本,合理引导和拓展学生的巧思妙解,使之敢于存异,善于创新。我想,这是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数学老师必须做到的。
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为《你侵占学生的思维了吗?》,今天,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数学教师,每天都应该在心中质问自己:“你侵占学生的思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