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分析

2015-11-28 13:20左宝琪梁茂林刘雪娇
对外经贸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经济效应中国

左宝琪+梁茂林+刘雪娇

【摘要】中国与东盟十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政治关系总体向好,并且双方都有合作的愿望,具备了进行区域合作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中国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这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等静态经济效应;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等动态效应。但也存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大国博弈等制约因素。提出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快推进合作进程,妥善处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消除“中国威胁论”等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中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利用各成员国的力量,寻求最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尽可能使贸易创造效应一直保持大于贸易转移负效应,进而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本文将区域经济合作对区域内成员产生的效应分为静态经济效应和动态经济效应。一是从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与区域内成员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对区域内成员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结构逐渐优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静态经济效应。二是从投资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服务贸易的增长以及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变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经济效应。

中国与东盟的正式对话从1991年开始,同年,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召开,通过此次会议,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2年正式启动,此后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静态经济效应分析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1059亿美元,到2008年双边贸易额上升至 1969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响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到2009年,双边贸易额下降为1782亿美元,但仍然占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11.6%,中国跃升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2927.8亿美元,达到历年的最高值,同比增长了37.5%,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1%;中国从东盟进口额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4.8%。2011年双边贸易额继续上升至3628亿美元,占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11.7%,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2012年东盟超过了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4000.9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3%。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2042.7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1%;自东盟进口19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84.51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201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额增长了3.77倍。

(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

随着区域内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东盟区域的贸易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与2004年相比,2012年中国与区域内成员的贸易额明显增加,彼此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已成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进口国,成为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成为新加坡的第三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比重和贸易结构的特点,将东盟十国划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老东盟成员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第二组是新东盟成员国,包括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和文莱。第一组较第二组国家的工业更为发达,中国对第一组国家的出口商品中,机电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最大,对第二组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钢铁、纺织品等。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类产品、电力设备、煤炭等,已经实现了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在不断增加,同时其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从东盟十国的进口贸易额由2004年的63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958.2亿美元,增长了2.1倍,进口增长与出口增长速度相近,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进口产品与出口产品结构相似,都是以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

20世纪90年代,进口商品种类单一,主要有石油与燃料、木材等,后来逐渐转向进口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由资金和技术决定。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进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从老东盟国家主要进口机电、资源性产品、农产品,从新东盟国家主要进口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

二、动态效应分析

在多数情况下,动态经济效应比静态经济效应的作用更显著,对东盟成员的经济发展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一)政府鼓励支持企业向东盟十国投资

2004年1月,首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中国广西举行,之后每年举行一次,2005年,中国政府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鼓励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兴业。2009年8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

2008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额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直接投资额降为15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有所增长,上升至25.7亿美元,投资的主要领域为电力、制造业、建筑业等。201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额为29.07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2年,直接投资额增至44.19亿美元,投资额排名为:新加坡、柬埔寨、缅甸、印尼、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 ,投资增幅排在第一位的是越南,同比增长了147.3%,柬埔寨在直接投资额和投资增幅排名中均为第二,同比增长了131%;对老挝的直接投资额和投资增幅均排在第三位,同比增长了121.8%。endprint

表1 2004—2013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存量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国别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文莱 0.13 1.9 1.9 4.38 10 20 50 70 70 70

缅甸 20.18 23.59 163.12 261.77 500 930 1950 2180 3090 3570

柬埔寨 89.89 76.84 103.66 168.11 390 630 1130 1760 2320 2850

印尼 121.75 140.93 225.51 679.48 540 800 1150 1690 3100 4660

老挝 15.42 32.87 96.07 302.22 310 540 850 1280 1930 2770

马来西亚 123.24 186.83 196.96 274.63 360 480 710 800 1030 1690

菲律宾 9.8 19.35 21.85 43.04 90 140 390 500 590 690

新加坡 233.09 325.48 468.01 1443.93 3340 4860 6070 10600 12380 14750

泰国 181.88 219.18 232.67 378.62 440 450 1080 1310 2130 2470

越南 160.32 229.18 253.63 396.99 520 730 990 1290 1600 2170

合计 955.7 1256.15 1763.38 3953.17 6490 9570 14350 21460 28240 35670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

(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东盟十国的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其中以金融服务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最为突出。

1.金融服务合作

金融服务合作是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加速器,是加强双方合作的重要载体。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迅速蔓延到全球,东盟十国也受到波及,各国都逐渐意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的合作,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如2009年中国中央银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货币管理当局签署总额为33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互换贸易协议等。

2.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东盟市场的业务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东盟现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劳务合作市场之一。中国企业不仅在当地建设了一批档次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促进了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加双方的就业。对于中国来说,还可以带动机器设备等产品的出口,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合作发展潜力较大并且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开始展开合作的时间较早,如中国进入菲律宾市场是1981年,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是1987年,中国在与新加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前就已经开展了经贸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也是中国企业进入泰国最早的合作形式。而且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并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完成营业额109.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29%,具体见表2和表3。

表2 2004—2009年中国对东盟十国工程承包营业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国别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合计

文莱 296 934 908 530 66 1953 5897

缅甸 33120 28672 27789 43402 68278 83030 392927

柬埔寨 6215 12312 9827 15367 35977 39782 134171

印尼 26303 52363 70934 121727 223671 264688 786134

老挝 13284 16953 15192 15658 22530 41294 167922

马来西亚 21394 22647 43012 64985 75669 115398 395777

菲律宾 12660 17925 18898 42850 39463 56423 216484

新加坡 65626 76758 83253 87439 132048 199893 865501

泰国 16556 30090 62518 51942 48238 52682 312018

越南 27784 27530 55202 116972 192343 237106 703991

合计 223238 286193 387533 560872 838283 1092249 398082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0年)

表3 2004—2009年中国在东盟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国别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合计

文莱 18 48 43 31 6 1 147

缅甸 193 166 45 18 25 40 487

柬埔寨 1473 1082 1454 2001 1921 1201 9132endprint

印尼 2368 798 1613 575 2090 161 7605

老挝 201 25 3 3 67 381 680

马来西亚 948 2618 924 1348 1652 1350 8840

菲律宾 142 96 105 57 133 126 659

新加坡 42907 39828 41785 45066 52734 52061 274381

泰国 3738 780 702 734 390 610 6954

越南 1830 1577 3023 2795 3658 2779 15662

合计 53818 47018 49697 52628 62676 58710 32454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9年)

在我国向东盟十国输出的劳务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务合作也由开始时以派出建筑工程劳务为主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医疗业务等,外派劳务人员来自各个行业,既有普通工人、农民,也有医生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有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应用、项目监理和经营管理领域的人才。

三、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东盟各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在因素,由于地缘相似性与在出口方面政策的相似性,使得东盟各国产业结构大体上相同,出口产品也相似。东盟十国人口约为5.3亿,但经济总量与人均占有量都不大,再加上对欧美和日本市场的依赖,削弱了这些国家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并且阻碍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进而对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

东盟内部各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在这十个国家中,最富有的是新加坡,2012年其人均GDP高达50323美元,较贫穷的国家是缅甸,2012年其人均GDP为934美元,两者约相差54倍。

(二)政治因素

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南沙群岛争端是双方必须面对的政治问题。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争端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到70、80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先后抢占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并宣布对其拥有部分或全部的主权,使得南海问题加剧。2009年,印尼又对南沙群岛采取单方面行动,使得南海群岛又起争端。“南海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影响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复杂并有可能激化的问题,成为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阻碍,也成为了双方经济合作过程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说中国的强大必然会使东南亚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东盟区域内各国对中国的信任度有所提高,但东盟内还是有不少人对这一言论持怀疑的态度,这种思想在短时期内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也会阻碍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东盟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内部合作进程缓慢。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众多矛盾:如马来西亚与印尼、印尼与菲律宾的领土主权争端问题;柬埔寨与泰国在2009年出现局部的军事冲突,导致政局不稳定;成员国在民族宗教方面的差异等。东盟内部各国之间没有必要的妥协与让步,使得东盟内部合作进程缓慢,进而影响了中国与其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三)大国博弈

东盟地处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位,是美、日、中等大国博弈的焦点。近年来,美国重返东南亚有着明确的战略目的,首先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其次,美国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将会使成果显著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受到一定的冲击;第三,是为了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而争夺东南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第四,是为了遏制恐怖势力的扩张。除美国外,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积极加强同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大国的博弈也成为阻碍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之一。

四、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快合作进程

由于东盟各成员国的各项主张不尽相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故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关系的问题上既要考虑东盟的整体性,也要考虑东盟成员的个体性,如有些问题可先与个别国家谈判,进行局部经济合作,等到条件成熟时,再与东盟进行全面合作,从总体来看,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东盟对中国在政治扶持、开放市场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中国要在充分考虑自身承受能力的条件下,照顾东盟的态度和要求,比如对于越南、老挝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给予适当的贸易优惠和经济援助,既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姿态,又显示了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诚意,有利于推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二)妥善处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

中国和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优先考虑政治与安全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意见在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上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在保证南海主权的前提下,我国应尽快制定出有效的政策,维护南海局势的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消除“中国威胁论”

东盟作为中国的近邻,对我国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这种依赖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还表现在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也造成了东盟对中国的担忧,东盟一方面希望中国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对东盟产生威胁,对于东盟的这种心态,中国应加大沟通和宣传力度,让东盟国家了解中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初衷,明确中国是亚洲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遏制中国就是阻碍自身的发展,双方应展开全面合作,彼此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颖,李道均.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分析[J].新疆财经,2010(4):41-46.

[2]董莉.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2014(8):143-148.

[3]吴思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08.

[4]李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海南:海南大学,2013.

[5]张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6]武晓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徐建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7.

[8]张云亮.当前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9]王岩.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0]陈锴.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06.

[11]罗振东.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阮公题.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7.

[13]杨越松.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2010.

[14]吴世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效应中国
论会计的经济效应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G20杭州峰会的经济效应及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对负利率时代下我国货币政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