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芃(湖南省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湖南 长沙 410138)
可循环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在工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绝大多数为无机锂离子电池,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如LiCoO2,LiNiO2等无机材料需要从地球上有限的矿产资源中提取,它们的合成也需要高温反应,锂有机复合材料的电池因为其没有环境污染,无二氧化碳排放,材料可以从植物中间直接提取,被很多研究者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1]。为了克服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这些问题,Armand,Chen和他们团队的成员[2-6]发现了一系列可循环的,安全的,具有高容量的锂有机复合材料电池。
与传统的无机锂离子电池相比,有机锂离子电池具有理论容量高,来源丰富,环境友好,系统安全的性能。因此,我们将研究的目标放在了有机材料蒽醌上,蒽醌的电化学性能已经被发表在了一系列文章上[7-10]。研究显示蒽醌具有良好的可循环性能和可逆的电化学性能。然而,蒽醌的一些缺点也不能被忽视,比如:蒽醌的电导率较低,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也较低[11]。有些学者认为将蒽醌合成聚合物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1-16]。赵[17]就尝试了将蒽醌”寄居”在合成的介孔碳上面来提高蒽醌的电导率,但是合成过程复杂,且需要高温高压。
因此,我们将目标放在这种廉价的工业原料——蒽醌上(以下图中以AQ 代表蒽醌),它具有高理论容量(257mAh/g)。为了克服它电导率低的问题,我们将蒽醌和碳黑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同时,增加碳黑可以增加正极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正极材料的交流阻抗[17]。本文准备了四种不同比例的碳黑与蒽醌混合,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
仪器与样本 导电剂碳黑(Super P)由瑞士Timcal Graphite &Carbon 公 司提供,蒽醌(97%)从美国Sigma-Aldrich 公司购买,没有经过进一步纯化。
本实验采用美国Thermo Scientific 公司Nicolet 6700 型FT-IR 红外光谱仪用来鉴别蒽醌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化学基团(测试范围400-4000cm-1),采用日本JEOL 公司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测试电压为25 kV。
将活性正极材料蒽醌、导电剂碳黑及粘合剂PTFE,按以下比例进行混合配比:①AQ-10(AQ∶碳黑∶PTFE=8∶1∶1);②AQ-40(AQ∶碳黑∶PTFE=5∶4∶1);③AQ-50(AQ∶碳黑∶PTFE=4∶5∶1);④AQ-80(AQ∶碳黑∶PTFE=1∶8∶1)。充分球磨3h 后均匀涂抹在集流体铝片上,干燥压制,以金属锂作负极,Cellgard2300 为隔膜,电解液是1 mol/L LiPF6 +EC/DMC(1∶1,by vol.),组装成CR2016 型扣式电池.并在室温条件下,使用CHI2604A 做循环伏安扫描测试,扫速0.1mV/s;LandCT2001A 电池测试系统,作充放电性能测试,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5mA/g。
蒽醌晶体首先放在SEM 下进行表征,图1 显示了很多针状的晶体不规则的排布在一起,能够看出这些针状棒的平均直径大约为1μm,但是长度大小不一。
图2 示了AQ-10,AQ-40,AQ-50 和AQ-80 这四种化合物的红外透射光谱,为了对比明显,同时给出了碳黑和AQ 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到,AQ 和AQ-40 的主要波段的红外特征波段非常相似,但是AQ-40 的吸收波段更宽。在两个图中,主要信号在1670cm-1,归属为AQ 中羰基的伸缩振动峰,从1450cm-1到1600cm-1之间四种不同强度的峰归因于醌类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592 和1581cm-1归因于C=C 在芳环里的的伸缩振动[17]。许多其他类似的特征键都能观察到,表明AQ 经过和碳黑研磨仍能保持原来的性质。由于碳黑含量的增大,AQ-40 在1575cm-1显示了一个较宽的特征峰。AQ-10 与AQ 基本上一致,而AQ-50,AQ-80 和碳黑基本上一致,可以看出,AQ-40是结合了AQ 和碳黑之后的最佳比例。
这四个化合物是在26mA/g(0.1C 倍率)下进行充放电的,图3a 中显示,AQ-80 的充放电曲线没有明显的平台,这可能是由于活性物质太少和活性物质分布不均所致。测试的部位几乎没有电化学性能,在充电过程中,电压在2.6V 以上是碳黑表面充电,相对于其他三种化合物,由于它含导电剂太多(超过80%),它的比容量也最低。同时,在2.3V 和2.1V 的地方,AQ-40 和AQ-50 可以看到两个非常明显的放电平台,AQ-40 的第一个放电平台比AQ-10 大约高140mV。AQ-10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0mAhg-1,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AQ的放电容量在不断的增大,当碳黑含量超过50%,其容量反而急剧下降,到碳黑含量达到80%时,AQ 的充放电平台消失。这意味着,对于有机锂离子电池来说,适当的碳黑含量能够提高电池的容量,40%的碳黑含量是最佳比率,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08mAhg-1,达到了理论容量的98%。
因为AQ-40 显示出了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图3(b)显示了在不同的倍率下,AQ-40 的比容量,由图可知,不同倍率下材料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锂离子嵌入脱出能力。较低倍率下容量衰减很少,高倍率(5C)下出现较大的容量衰减。
图4 为三种化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CV),扫描速率为0.1mV/s。从图中可看出,三种化合物都显示出了良好的锂离子嵌入脱出能力。由图3(b)可看出,AQ-80 的氧化还原性能已经消失,所以这里只做了AQ-10,AQ-40 和AQ-50 的CV 曲线。对于AQ-40 和AQ-50 来说,阴极扫描曲线在2.27V 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氧化峰,而对应的阳极扫描曲线则出现了两个还原峰,而AQ-10,因为导电剂碳黑含量少于前者,它的氧化峰和还原峰之间的ΔV 为0.4V,大于AQ-40 和AQ-50 的 ΔV,ΔV 为两个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压差。与AQ 相似的是,这三组化合物只出现了一个氧化峰和两个还原峰,氧化峰和还原峰不一一对应,强度大小也不一致。
图1 低倍率和高倍率下蒽醌的SEM图
图2 AQ,碳黑和四种化合物的红外透射光谱
图3
图4 三种样本(AQ-10,AQ-40,AQ-50)的循环伏安曲线,扫速为0.0.1mV/s
导电介质对于锂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入适当比例的碳黑能提高电池的电导率和提高传统电解液LiPF6-EC+EMC+DMC (VEC∶ VEMC∶VDMC=1∶1∶1)的溶解度。对比了四种不同碳黑含量的蒽醌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AQ-40 能保证有足够的电子传递,且具有更好的可逆性能和循环稳定性。40%的含量的碳黑将成为有机锂离子复合材料导电添加剂的最佳比例。
[1]M.S.Whittingham,Chem.Rev.104 (2004)4271.
[2]M.Armand,S.Grugeon,H.Vezin,S.Laruelle,P.Ribière,P.Poizot,J.-M.Tarascon,Nat.Mater.8(2009)120.
[3]H.Y.Chen,M.Armand,G.Demailly,F.Dolhem,P.Poizot,J.-M.Tarascon,ChemSusChem 1 (2008)348.
[4]W.Walker,S.Grugeon,O.Mentré,S.Laruelle,P.Ribière,J.M.Tarascon,F.Wudl,J.Am.Chem.Soc.132 (2010)6517.
[5]H.Y.Chen,M.Armand,M.Courty,M.Jiang,C.P.Grey,F.Dolhem,J.-M.Tarascon,P.Poizot,J.Am.Chem.Soc.131 (2009)8984.
[6]H.Y.Chen,M.Armand,M.Courty,M.Jiang,C.P.Grey,F.Dolhem,J.M.Tarascon,P.Poizot,Electrochem.Solid-State Lett.12 (2009)A102.
[7]M.C.E.Bandeira,G.Maia,Electrochim.Acta,53 (2008)4512.
[8]P.Tissot,A.Huissoud,Electrochim.Acta,41(1996)2451.
[9]L.Jeftic,G.Manning,J.Electroanal.Chem.26 (1970)195.
[10]H.Alt,H.Binder,A.Kohling,G.Sandstede,Electrochim.Acta,17 (1972)873.
[11]Z.P.Song,H.Zhan,Y.H.Zhou,Chem.Commun.(Cambridege),4 (2009)448.
[12]J.F.Xiang,C.X.Chang,M.Li,S.M.Wu,L.J.Yuan,and J.T.Sun,Cryst.Growth Des.8 (2008)280.
[13]Z.P.Song,H.Zhan,and Y.H.Zhou,Angew.Chem.Int.Ed.49 (2010)8444.
[14]T.L.Gall,K.H.Reiman,M.C.Grossel,J.R.Owen,J.Power Sources,119 (2003)316.
[15]L.J.Xue,J.X.Li,S.Q.Hu,M.X.Zhang,Y.H.Zhou,C.M.Zhan,Electrochem.Commun.5 (2003)903.
[16]K.M.Ismail,Z.M.Khalifa,M.A.Azzem,W.A.Badawy,Electrochim.Acta,47 (2002)1867.
[17]L.Zhao,W.K.Wang,A.B.Wang,Z.B.Yu,S.Chen,Y.S.Yang,J.Electrochem.Soc.158 (2011)A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