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分析

2015-11-28 05:30曹培杰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元认知实验班娱乐

曹培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数字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分析

曹培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某校开设了数字化学习实验班,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在网络情境下开展常规课堂教学。两年之后,实验班学生表现出一些注意力失焦倾向,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明显弱于对照班学生。现有研究表明,元认知、学习投入、互联网使用与注意力可能存在影响关系。通过对212名实验班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表明:学习专注、自我监控和计划、互联网娱乐偏好是影响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注意力与元认知、学习投入呈现显著正相关,与互联网娱乐偏好呈现显著负相关;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投入和互联网娱乐偏好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的元认知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社会,有限注意力与无限信息量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教育者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引导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避免注意力失焦的困扰,最终成为数字化学习的主人。

数字化学习;注意力失焦;原因分析

在网络时代,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项前所未有的注意力挑战,无限量的信息与极其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上网想要查找一些内容时,却会被另外的新闻、八卦或视频所吸引。一旦打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你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初衷。现代科技正在损害我们的注意力,虽然我们有所察觉,却又无计可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哈伯特·西蒙在几十年前就预见性地提出,信息需要消耗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过量的信息将会导致注意力的贫乏[1]。今天,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等互联网设备逐渐进入学校,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如何在信息海洋中保持注意力,将成为影响数字化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问题提出

某校近年开设了数字化学习实验班,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数字化学习,学生通过网络与同伴开展丰富的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在丰富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教学活动[2]。除长时间使用互联网以外,数字化学习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条件基本一致:使用同样版本的教材,教学时间和进度完全一致;师资水平非常接近,绝大部分教师同时在实验班和对照班执教;学生的起始水平基本相当,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筛选。经过两年多的数字化学习实践,很多教师反映,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下降了,有些孩子在数字化学习时无所适从,易于迷失目标,难以静下心来揣摩文本中的语言及其背后蕴含的深意;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了,对于读“大部头”的书籍更是缺乏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跑神”等。为此,我们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分别选取218名实验班学生和160名对照班学生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平均得分为1290.42,对照班学生平均得分为1321.19,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低于对照班学生,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这表明,长时间的互联网使用可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将这种在数字化学习中出现的注意力弱化现象称之为“注意力失焦”[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注意力弱化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表1 组别学生的注意力比较(M±SD)

二、注意力失焦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注意是人类认识的始点,外界的所有信息必然都要经过它的过滤与选择才能进入心理活动中。注意力失焦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中可能产生的注意弱化现象,最早关注到这种现象的是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网瘾研究认为[4],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个体的注意能力出现异化,网络成瘾者通常表现出对成瘾物质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5],他们在信息加工阶段会不由自主地把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给网络相关的刺激上,以至于忽视了原本应该关注的任务。由于长期过度使用互联网,网络成瘾者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同时又对网络相关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6]。陈晓曦等人认为,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注意力往往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对外界事物的忽视、注意力涣散、持续注意和集中注意下降等问题[7]。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注意能力的弱化,很可能是源自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活动出现了与常人不同的特点。李红霞、金盛华等人指出,网络成瘾者的额叶、海马、扣带回、丘脑等脑区参与了大脑的激活,他们在这些脑区的激活方式和普通群体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会导致网瘾者在认知、决策等方面出现障碍[8]。其中,额叶作为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是支配逻辑思维、目标设定、规划和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它对注意、记忆、决策等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目前学界还无法准确界定网络成瘾,过度使用网络与正常上网之间的边界并不清晰,到底多长时间的互联网使用是合理的,还存在巨大争议。在数字化学习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会经常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学习和娱乐活动,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长期的互联网使用究竟会对注意力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除互联网使用以外,学习投入和元认知也被普遍认为与注意力失焦存在联系。有学者认为,控制注意是有效进行学习自我控制的主要成分,失去对注意的控制是导致学习自我控制失败的关键因素[9]。张灵聪、周华发等人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10],学习自控力对注意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情绪也是影响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11],个体在积极情绪下有更大的注意范围,表现出更大的注意灵活性。这是因为积极情绪提升个体对于周围环境的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探索事物,并采取更灵活的认知加工策略。学习投入作为一种与注意密切相关的情绪状态,包括活力、奉献、专注等三个要素[12]。其中,“活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的精力和韧性以及愿意为学业付出的努力,在遭遇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奉献”是指学习者具有强烈的意义感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能够积极地开展学习,并敢于接受新的挑战;“专注”则代表一种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愉悦状态,是将精力全部集中于学习,并获得一种愉悦体验。

从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互联网使用、元认知、学习投入和注意力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稳定的影响关系。但是,在数字化学习的情境下,它们是如何影响注意力的?哪些才是导致注意力失焦的关键因素?它们影响注意力的程度和机制是什么?这些需要做进一步验证。

三、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某校选择六个数字化学习实验班进行统一测试,最终获得212名有效被试。其中,男生110名,女生102名;四年级学生45名,五年级学生49名,六年级学生118名。

(二)材料

在注意力方面,采用陈国鹏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85,是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量的常用工具;在元认知方面,采用张雅明和俞国良共同编制的“儿童元认知问卷”,包括自我认知、动机信念、策略、计划、监控和调节六个因子,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89,间隔两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学习投入方面,采用方来坛等人编制的“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该量表有17个项目,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因子,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51,三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58、0.913和0.905;在互联网使用方面,采用程建伟编制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量表”,包括信息交流偏好、娱乐偏好和信息获得偏好三个因子,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1,分半信度为0.817,间隔55天的重测信度为0.70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过程

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正式测试,所有的量表依次发放给被试学生,由主试教师按照量表指导语说明测试要求,在学生完全理解测试要求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之后收集统计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学生在元认知、学习投入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方面的总体表现

在元认知方面,学生的元认知表现随着年级增加而呈现出递增趋势,并且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显著,F(2,206)=4.63,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206)=1.96,p>0.05;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06)=0.60,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四年级学生的元认知得分为115.91,五年级学生为122.37,六年级学生为126.16,学生的元认知随年级上升而呈现出递增趋势。其中,四年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明显弱于六年级学生,两者存在边缘性的极其显著差异,p=0.001。

在学习投入方面,学生的学习投入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不显著,F(2,206)=1.86,p>0.05;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F(1,206)=8.83,p<0.01;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06)=2.52,p>0.05。这样看来,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投入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则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男生的学习投入平均得分为63.99,女生为69.69,男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明显弱于女生。

在互联网使用方面,信息交流偏好、信息获得偏好和娱乐偏好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信息交流偏好上,其得分随年级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四年级学生的得分明显弱于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得分也明显弱于六年级学生;在信息获得偏好上,四年级学生明显弱于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而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性别来看,信息交流偏好和信息获得偏好均不呈现显著差异,而互联网娱乐偏好则在性别间呈现出显著差异,男生的互联网娱乐偏好明显强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多地使用互联网来进行网络娱乐活动,而在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得上,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元认知、学习投入和互联网使用偏好的方差分析

(二)注意力与三种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将注意力与互联网使用偏好、元认知、学习投入等影响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注意力与元认知和学习投入的各个维度都呈现出极其显著性的正相关。这说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学习投入水平与其注意力整体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注意力与学习投入的专注因子相关系数最强,其值达到了0.697。注意力与互联网使用偏好的相关性则表现出不同特点。其中,注意力与信息交流偏好和信息获取偏好并不存在明显相关,却与娱乐偏好呈现出极其显著性的负相关。这说明,经常使用打网游、看视频等网络娱乐行为,可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总体来看,注意力与自我认知、动机信念、策略、计划等9个变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互联网使用的娱乐偏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如表3所示)。

表3 注意力与三种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三)注意力影响方式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注意力的影响方式,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自我认知、动机信念、策略、计划、监控、调节、活力、奉献、专注、信息交流偏好、娱乐偏好、信息获得偏好等12个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将注意力作为预测效标变量。然后,采用逐步进入法(Stepwise)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4个:专注、监控、计划和娱乐偏好。该回归方程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27,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529,即专注、监控等四个自变量可以联合预测因变量注意力的52.9%变异量。具体来看,“专注”的预测力最强,解释量为48.6%,其它依次为“监控”“娱乐偏好”和“计划”,其解释量分别为2.4%、1.0%和0.9%。根据以上数据,注意力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注意力=0.553×专注+0.123×监控+0.133×计划-0.102×娱乐偏好。这说明专注对于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同时也揭示了专注可以代表学习投入对注意力的有效解释,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在相关分析中所做推断的合理性(如表4所示)。

表4 注意力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四)专注、监控、计划和娱乐偏好影响注意力的路径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及我们对实验班学生的实地调研情况,本研究假设监控变因会影响学生的专注、计划、娱乐偏好与注意力;计划会影响专注、娱乐偏好与注意力;娱乐偏好会影响专注与注意力,而专注会直接影响注意力。采用Enter法进行复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和下图所示,对注意力产生显著影响的路径有八条。其中,四条为直接路径,即专注、监控、计划、娱乐偏好直接影响注意力;四条为间接路径,分别是监控、计划、娱乐偏好通过专注间接影响注意力,监控通过计划和专注间接影响注意力。这说明在引入本次研究的全部变量条件下,专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注意力,也可以在监控、计划、娱乐偏好影响注意力的间接路径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此外,监控和计划对娱乐偏好的路径作用均不显著。

表5 专注、监控、计划、娱乐偏好对注意力的复回归参数值

专注、监控、计划、娱乐偏好对注意力影响的路径模型图

五、讨论与建议

(一)学习专注度下降是导致注意力失焦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专注是影响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对注意力存在双重影响效应,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注意力,也可以在监控、计划、娱乐偏好等相关因素影响注意力的间接路径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可以说,专注对于注意力失焦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学习专注度下降是导致实验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高水平的专注度将会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时,我们的注意力水平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至于在完成任务时才会发现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有人会从中获得一种“物我两忘”的巅峰体验。但是,与传统教室环境的学习相比,数字化学习往往包含大量的无关信息和干扰信息,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本来就很短,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导致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轨道。有学者认为,即便数字化阅读对于注意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相对纸质阅读而言,数字化阅读中夹带的广告或娱乐信息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干扰他们对阅读的专注[13]。比如,在数字化阅读时,有些学生对于超链接本身的关注超过了超链接背后的内容,他们点开链接并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而是为了看一眼配图,或是听一下背景音乐。在数字化实验班里,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一会点这个,一会点那个,可就是无法持续地做一件事情”的现象。这看似只是件小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特定任务的持续和专注能力不断下降,注意力开始变得散漫,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注意力涣散、持续注意和集中注意下降等问题。

(二)元认知的监控与计划水平对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元认知的监控与计划水平对注意力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起到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在数字化学习中,自我监控与计划能力强的学生通常会拥有更加良好、稳定的注意力水平,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会轻易偏离学习路径,能够较好地应对信息干扰,对接触的学习材料和内容有较强的关注度,这为实现有效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前提。在学校调研中,实验班教师也反映“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注意力集中、上课全神贯注地专心听课”等特征。这些学生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干扰,能够在特定学习任务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心理学研究发现,高学习自控者比低学习自控者表现出更好的注意稳定性,这是因为高学习自控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使用了更好的自控策略,如延迟满足、计划和自我监控等[14]。相对于低自控者来说,高自控者往往在学习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自控感和自控倾向,这种良好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直到完成任务。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管理能力逐渐增强,这也帮助高年级学生在注意力上获得了更好的表现。

(三)过度的网络娱乐行为将会对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的娱乐偏好对注意力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即过度的网络娱乐行为将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一般而言,正常的网络娱乐行为不仅不会对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释放压力,获得积极的自我认识[15]。但是,过度的互联网使用,尤其是过度的网络娱乐行为将会使学生沉迷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之中,逐渐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附性。那些持续不停并且过度渲染的网络娱乐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迟钝,并且感到倦怠。于是,注意力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只有获取比原来更强的刺激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可注意的品质却止不住地下降。当他们无法上网或被迫停止网络娱乐行为时,还会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甚至有更严重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实地调研也发现,那些喜欢长时间上网看视频、聊八卦、打游戏的学生在注意力测试上往往表现不佳,有网瘾倾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失焦问题。网瘾方面的研究认为[16][17],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基本认知能力下降,其中包括注意能力。在网络成瘾者群体中,长期使用互联网将会造成青少年的注意力缺失[18]。此外,通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娱乐偏好对注意力的影响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可能会通过影响影响专注而对注意产生间接的弱化作用。

六、结束语

在数字化学习中,元认知的监控与计划不当、学习投入的专注度下降、互联网使用的娱乐偏好是导致实验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三个重要原因。相对于传统教室环境的学习,数字化学习更具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干扰的机会大大增加,常见的干扰信息就包括了“毫无关联的网页插图”“余音袅袅的背景音乐”“屡禁不止的弹窗信息”等等,这使学生在学习任务中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由此形成了习惯性的注意涣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注意力失焦。为此,教育者在数字化学习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专注度,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计划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合理规划和设计下一步学习,拥有选择最佳学习路径的能力,最终成为数字化学习的主人。

[1]李志昌.信息资源与注意力资源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98,(2):106-116.

[2]余胜泉,张洪锐.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22-27.

[3]曹培杰.数字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33-39.

[4]Cavedini P,Riboldi G,Keller R.Frontal lobe dysfunction in pathological gambling patients[J].Biological Psychiatry,2002,51(4):334-341.

[5]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魏华.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6):1104-1111.

[6]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4):596-603.

[7]陈晓曦,陈彩琦,金志成.网络成瘾者的特征捆绑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121-126.

[8]李红霞,金盛华,顾璇.脑功能影像学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75-80.

[9]Baumeister,F.,amp; Heatherton,F.Self-regulation failure:An overview[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1,7(1),1-15.

[10]张灵聪,周华发.大学生学习自控与学习注意稳定性的相关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1,(1):33-38.

[11]蒋军,陈雪飞,陈安涛.积极情绪对视觉注意的调节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5):701-711.

[12]Schaufeli,B.,Martinez,A.,Marques,P.,Salanova,M.amp; Bakker,B.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13]王佑镁.数字化阅读对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6-11.

[14]郭梅华,张灵聪.不同学习自控力学生在压力和诱惑下的注意稳定性实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90-92.

[15]樊青丽,尚俊杰.青年群体网络娱乐行为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109-111.

[16]Armstrong L,Phillips G,Saling L.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2000,53(4):537-550.

[17]Wieland D.Computer Addiction: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sychotherapy Practice[J].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2005,41(4):153-161.

[18]罗庆华,蒙华庆等.网络成瘾者认知功能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4):237-239.

曹培杰: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政策、数字化学习与管理等(caopeijie@gmail.com)。

2015年3月17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The Reasons Analysis of Students’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in e-Learning

Cao Peiji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Beijing 100088)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ents’ attention de fi cit disorder in network classroom.Metacognition,learning involvement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ttention.Then we tested 212 students with related psychological scale in the network class.The survey data show that students’ learning involvement and network entertainment preferences had a signi fi 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and students’ metacognitive had a signi fi 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Attention have a signi fi 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involvement,and a signi fi 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twork entertainment preferences; Learning involvement,self-monitoring and planning,network entertainment preferences are the key factor of students’ attention.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it has an irreconcilabl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limited attention.Teachers should find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focus on learning,and guide students to use actively manage in learning process so that students will become true masters of digital Learning.

e-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ttention De fi cit Disorder; Reason Analysis

G434

A

1006—9860(2015)08—0042—05

猜你喜欢
元认知实验班娱乐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