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研发创新活力促进航天成果转化——航天42所拓展核心技术促军民融合转型发展侧记

2015-11-28 05:35刘国伟
中国军转民 2015年9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成果中心

■  刘国伟

激活研发创新活力促进航天成果转化——航天42所拓展核心技术促军民融合转型发展侧记

■刘国伟

作为一个具有50年历史的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42所有2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在新材料、化工、化工机电设备等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沉淀。近年来,该所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推进航天技术在更广泛领域转化应用,推进了军民融合的转型发展,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民用产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几年时间,民品产值从2007年的6000万元到如今的6亿元。各种光电子薄膜、气源等产品已成功用于军、民多个领域。其中新产品约占50%,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成为国内自主品牌总成厂的最大供应商,气体发生剂供应于国际排名前四的汽车发生器厂家,建材保护膜占有市场龙头地位,产品远销海外并打入欧洲市场。

作为一个具有50年历史的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42所有2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在新材料、化工、化工机电设备等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沉淀。近年来,该所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推进航天技术在更广泛领域转化应用,推进了军民融合的转型发展,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破解转化观念拓展技术应用

自上世纪80年代起,42所就大力发展民品,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化公司和产品事业部。近些年,民用产品收入不断翻番,已经超过全所收入的70%。即便如此,所里仍明显感觉到,每一个项目的转化,都面临资金、人员和各类资源的大量投入,完全依靠自己的公司、事业部为转化平台,并不能使技术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技术的创新活力仍没有充分激活。

技术转化应用的路不止一条,关键看怎么去找!42所一方面积极推动内部产研结构调整,着眼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军品生产,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统产品开发中心和军品制造部,积极推行划小核算单元、准结工时等措施,理顺产研之间的衔接和流转,确保内部转化顺畅;另一方面,在全所深入开展“项目开源”活动,制定开源创效激励办法,引导技术人员特别是军品研究室技术人员突破“等活”、“等任务”的老观念,主动走出去跑市场、抓项目,让专业技术在市场中寻找机会。

第二研究室是42所一个专门从事固体推进剂安全与贮存性能研究评估的专业研究室。近年来,该室在所里“项目开源”活动的推动下,立足自身的专业技术积累,不断将服务领域向危险化学品检验检测、环境检测、安全技术服务、安全设备研制等拓展。仅2014年,该研究室就多角度、多渠道争取横向服务协作项目近20项,服务对象包括了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自然基金委、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化工企业,由一个单纯的型号服务保障单位逐步转向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

“走出去才能开阔眼界,才知道应用天地有多大!”研究开发处处长郭翔对“项目开源”带给基层研究室的触动和变化深有感触。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各研究室在完成各项科研计划的同时,主动广泛接触市场、收集信息,对市场快速反应和抢抓机遇的能力大大提高。两年来,管理部门和基层研究室相互协调、果断出击,先后成功承揽了军民领域各类研究开发项目4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1600余万元。

搭建创新平台提升转化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保持强大的竞争能力立于不败之地?该所分别选取在研发创新体系建设、专业技术领域拓展、民品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国内外三家研究所进行了对标学习。通过深入的对标学习和分析,该所逐渐认识到:要想不被打败,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所领导班子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整合分散在各个军品研究室的航天技术应用产品研发力量,构建“产研结合、军民结合”的军民融合型技术创新平台。

该所积极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统产品开发中心的作用,通过项目申报、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光电子薄膜材料、安全技术与装备等各类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具有优势的航天技术在各领域的转化应用。目前,该所已经拥有一个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光电子薄膜工程技术中心,两个省级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这些研发创新机构,硕士以上技术人员占了70%,为航天技术应用产品开发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聚焦于核心技术、凝聚研发力量的研发创新平台为航天技术的拓展应用成果转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4年9月,由该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便携式固氧供氧装置在海拔5000米高原实地应用试验,供氧试验结果完全达到设计技术指标,得到总体设计单位的好评。10月,公安部重点研究计划项目“消防及配套紧急逃生用固氧呼吸器样机”顺利通过专家验收。今年6月,聚氨酯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组为重要客户定向研发的小家电用复膜铁胶粘剂实验取得成功,性能水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这些还只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多开发项目中的一项,高原制氧机、万米高空供氧装备、高性能薄膜材料、各类军民用发生器等新产品正蓄势待发。

随着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42所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改革调整步伐也日益加快。该所大力推进产业化公司改制,实现了两个投资控股公司增资扩股和一个全资子公司改制的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研发机构建立分类考核的激励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奖励。以军民融合研发体系为核心,以军品制造部、产品事业部和投资公司为转化应用平台,逐步形成了“军民良性互动、产研顺畅衔接”转化渠道。2013年,所工程技术中心从市场获得了某陆装LED产品研发任务,在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研发人员依托公司成熟产品技术,大大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当年完成设计,当年投入生产,迅速实现了产品的研发、转产和供货。2015年,依托所工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并申请的专利技术《一种阻隔蓝光防眩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护眼宝”蓝光阻隔膜成功实现小批量市场投放,成为该所产研顺畅衔接、实现成果迅速转化的又一成果。

对外开放联合拓宽服务领域

在抓好产研衔接的同时,42所十分注重航天技术咨询和服务。着眼于航天技术服务,该所依托航天工业安全技术中心,申报成立了华中危险化学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使其具备了独立对外开展检验检测的服务能力和资质。成立了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心,专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咨询服务。推动原来专为军品科研服务的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国家实验室认证,获得国家资质认证。中心在安全技术、检验检测、理化分析等方面具备了更好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

为了更进一步拓展航天技术服务领域,2013年11月,该所与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合作建设“襄阳新材料公共技术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42所在设备、人才、技术等科技优势资源,其中包括以新材料产品研发和合成技术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以提供化工新材料理化性能检测服务的分析检测平台,以薄膜材料、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等中试放大服务为主的中试工艺平台,为襄阳及周边企业提供新材料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一体化服务。

公共技术平台为服务企业提供了载体,更为42所航天技术走出去提供了通道。为提升公共技术平台在地方企业的声誉和影响,逐步提升平台的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该所先后承办、策划了特种非金属材料推进会、襄阳新材料公共技术平台推介会等各类活动。通过技术成果发布、洽谈对接等方式积极接触各类企业,宣传已有技术成果,推进技术合作。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为襄阳市及周边4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为襄阳、湖北省周边化工、生物企业提供分析检测服务180余次,促成技术服务项目近90余项,涉及新产品23项。其中9项已得到产业化推广,间接产生的新产品产值10亿元以上。

2014年10月,全国人大调研组来42所就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专题调研,对42所创新技术转化和服务的平台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在向全国人大调研组的汇报中,该所所长张小平勾画出了平台建设及技术成果转化的发展目标是“带动襄阳市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升级,建设湖北省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平台打造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中部地区基于先进含能材料的应急救生装备研制生产基地,提高汽车安全气囊等应急装备的国内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思想政治工作部)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成果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