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心铭
阅评之页
为什么马克思还活着?
——读《活着的马克思》
文/田心铭
这是一本红色的书。封面上马克思那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世界。那是一种可以穿透千年历史迷雾的目光。这本书的书名使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6页)马克思还活着,因为他的思想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普遍真理。马克思活在他的思想里,活在以他的思想为指导的亿万人民的事业中。这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事业。植根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棵常青树。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中。
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又一次强调指出了这个真理。他说,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他还说,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不过,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想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物质力量的人。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面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把它变成群众手中的思想武器,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活着的马克思》的作者们所从事的正是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事业。该书第一作者程建宁是一位80多岁的老将军,长期在军队中担任领导工作,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另外三名作者也都是退休的老同志。他们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忱,不辞辛劳地编写出这本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书。他们的精神,正是今天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中发扬光大的马克思的精神。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本书作者以他们的行动再一次告诉人们,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什么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者们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一种足以感动读者,鼓舞人民与他们一道去追求真理,献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
这本20多万字的著作分为“历史的巨人”“天才的头脑”“伟大的人格”三部分,分别讲述马克思的事迹、马克思的著作和马克思的精神,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呈现出鲜活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样安排,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个“活着的马克思”,可以帮助读者联系马克思的事迹理解他的思想、感受他的精神,走近马克思,读懂马克思,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是一个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以通俗的形式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博而后约,深入之后才能浅出。写这样的通俗读物,其难度绝不在写专业性的理论著作之下。我非常钦佩作者们的理论勇气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初读之后,我感到作者达到了给自己提出的编写一本具有真实性鲜明性生动性通俗性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读物的要求。书中对马克思代表性著作的选择,对这些著作主要观点的介绍,都是比较恰当和准确的。感谢作者们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都来读《活着的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