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策略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等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客观分析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效果,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有效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信息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特征,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优化,加快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运用有效性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方法运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调动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便于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金山打字”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可以自己练习打字,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打字比赛,这样让他们既能体会到应用计算机的乐趣,也能提高拼音打字技能,学会如何操控计算机,如何使用鼠标等,让原本枯燥抽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变得趣味性十足,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二、挖掘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若想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利用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绘画与加工图片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画图软件或者写字板软件,自己制作一款明信片,内容既可以是风景画,也可以是小动物,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注重图文并茂。设计明信片可以由学生独立创作,也可小组合作。最后教师将学生制作的图片在电子白板中展示出来,逐一点评学生的作品,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应用计算机软件过程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同时还形成了团队协作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等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培养,如电脑绘画组、网页制作组、幻灯片制作组、文字编辑组等。还可日常多组织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绘画比赛、网页设计大赛、打字输入比赛、电子报刊作品展览等,通过这些形式,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与创新力极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习惯,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念龙.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析[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09):117.
[2]张旺红.趣味教学打造魅力课堂: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4(06):149.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