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芳 钟春霞 庞贝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6年发展,我国人民早已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食品供应品种繁多, 数量丰富。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满足数量需求的同时,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却是不争的事实。
成果推广,等待破局。
孙文彬,连玉武,自觉地背负起了一项生物科技新成果推广的重担,并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行业、产业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上。他们,如同昂立船头的舵手,正扬起风帆,等待风来。
他们所从事的生物酵素乃至产业化目标的实施,正蓄势待发,等待潮来。
对于一个刚刚兴起的产业,一切似乎都是“未完待续”状态,让人期待的同时,总难免让人心生忐忑。
然而,刚刚落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让敏感的孙文彬一下子振奋起来:在会议于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他解读到如下信息: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支持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将食品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
孙文彬觉得,自己的团队将不会再是呐喊者与独行者,他感觉到一股春风鼓荡!
隐患:食品不安全,环境被污染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化肥、农药以及抗生素等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得到普遍应用,农牧业的生产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受生产方式以及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人们生活中的粮油果菜茶、肉蛋奶鱼虾等必需食品,安全警笛常鸣,食品安全已上升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水等必备环境要素均已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健康的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人群总数的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人群总数的75%。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人人都需要安全的食品,人人都渴望健康的生活,因此,开发新技术、应用材料,改变既有生产方式,开发健康产品、供应安全食品,已经成为解决现实社会健康发展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突破:老骥伏枥,壮心未已
连玉武,1940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1964年自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教授。
连玉武在教学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以及厦门大学的表彰。先后编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福建植被》、《福建地方志·植被志》等著作。他在科研上同样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21项,在职期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国际SCI刊物收录3篇,被美国化学等权威刊物收录2篇。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热衷于生命科学的连教授,就已经对生物酵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日本已推出了“酵素菌”产品,而我国由于新的耕作和种植方式引起的土壤退化与污染问题开始逐步呈现,受以上多种因素的推动,在自己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先生的提议之下,连玉武开始着手生物酵素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酵素技术自问世至今已逾百年,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7名科学家籍此而荣膺诺贝尔奖。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波以尔博士说;“酵素好比细胞的货币,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
我国触及生物酵素技术时间较短,加之其涉及到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医疗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得这项技术难以突破,在我国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2000年,连玉武从教学岗位上退休。按说,大半辈子的操劳终于有暇歇一歇了,然而这个为科研执著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一刻也没有闲下来。“老牛犹嫌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他把退休的大把时光投入到了生物酵素研发之上。
2008年,他通过对多种有益微生物进行筛选、驯化、培养、等大量的实验,终于攻克了生物酵素的核心技术—复合菌群的共生。其核心技术优势在于其所研发的生物酵素包含四类重要物质:多种有益微生物、多种活性酶、多种营养物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生物蛋白等)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而市场目前存在的大部分酵素类产品多数不含活菌,有的产品即使含有活性菌,也只含有单菌种或少量微生物菌种共生。
2011年,连玉武拿到了他在生物酵素领域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生物酵素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催化剂。它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体内,维持着生命机体的正常功能,参与着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过程。生物酵素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多种有益微生物、多种活性酶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着的物质”,是“掌握所有生命活动的物质”。
十年磨剑,一朝功成。连玉武的脚步仅止于此了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连玉武的千里之志,又在何方?
情怀:同心所向,功业初偿
2011年4月,孙文彬找到了连玉武。
有人将这天南海北的两人合作际遇称之为巧合,有人又将二人的关系比作伯乐与千里马,然而在他们二者眼中,却对此机缘有着不同的解读。
孙文彬,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学专业。有20多年政府系统中的工业、农业、经济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经历,2008年起从事房地产开发,自2011年投身于生物工程领域并着力推动生物酵素技术在农业、牧业、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全产业应用工作,先后于2011年6月和2011年12月分别组建了京福龙(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倡导组建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绿色养殖分会,组织编写了中国首份《无抗猪养殖操作规程》。现任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绿色养殖分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绿色养殖(生猪)产业联盟主席。
两人的相逢际遇偶然因素在于:孙文彬饮酒过敏,于是有人向他提供了一种产品,喝下去十分钟就把酒解了。后来,他了解到这是一种酵素类产品。这一产品启发了孙文彬的商业敏感:能不能找到一个既有科技内涵又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并将其做成产业呢?带着这个想法,孙文彬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
孙文彬到广东、福建跑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他要找的技术。是否就这样铩羽而归,无功而返了?正在迷茫之际,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连玉武教授。
两人的首次见面没有一见如故、一拍即合等任何戏剧性桥段,孙文彬当时对于生物酵素技术尚知之甚少,连教授对于这一技术如何实现产业化尚无途径,合作是否要不了了之?
茅庐尚需三顾,孙文彬有的是耐心。他在教授家对面租了房子,一住就是几个月,请教技术,了解动态,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授,说服着教授。
当时是2011年,连教授的第一个生物酵素专利已经申请下来。科技成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它的优点和效用自己最清楚。惟其珍视才更谨慎。
孙文彬极为理解和尊重这种珍视。他提出,科技成果放在抽屉里面起不到作用,就失去了研发的意义,应该将其开发出来、应用起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老科学家被打动了,孙文彬与连玉武的人生轨迹随之交汇。“京福龙”由此诞生。
如今,经过四年的合作再去回望当时,孙文彬说:“这种看似偶然的机缘,实际也包含了很多必然的因素。”
这必然,“首先来源于连老师这种心系社会的情怀,值得我景仰和尊重。他作为一名退休的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积蓄,找自己的学生和朋友,长期投入一项技术的研发,这种执著精神,十分令人敬佩。”
同时,这种必然也与自己相近的工作经历有关。孙文彬曾在地方政府工作多年,从事过农业农村工作,对农业和农村比较熟悉,并且感情深厚,希望能够做一些事来改变农业和农村的现状。
第三,生物酵素的技术属性恰恰是能够影响并改变农业和牧业的生产方式,与当前的社会现实需求一致。而且“他们情怀一致,希望把好的科技成果推广开来,使之有益社会,愿意在这方面共同做出努力……”
情怀,正是情怀。如果说什么是支撑一名老科学家不倦探索,支撑一名在商而不尽言商者孜孜不倦,最终的原动力,情怀二字最恰当不过。
产业:由点及面,全景铺展
2011年6月,京福龙(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从专向于人体保健,到强势进军生物酵素产业,植物酵素、动物酵素、环保酵素和人体酵素四大品类全面铺展,京福龙为了成就百年企业愿景,勾勒出一条同心多元化的行进轨迹。
如果说产品的全面铺展是为了事业拓宽疆域,那么,探索酵素的全品类深层次研发,则是向更高深处拓展,无论对于整个生物酵素制品行业、对于整个上下游产业还是对于人类本身,其意义均是开创性的。
用孙文彬的话说,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情势,如何破局:出路第一依靠科技的力量,第二靠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
“将生物科技成果应用在现代,把绿色·健康·希望留给未来”,是京福龙的事业情怀。自2011年与连玉武教授合作以来,京福龙始终秉承“科技先导、造福社会”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自主研发、自我创新之路,现已先后研发出植物酵素、动物酵素、环保酵素和人体酵素等四大品类多个系列的生物酵素产品,填补了我国在生物工程该领域的空白,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四年来,京福龙以自主研发的覆盖“农业、牧业、生态环境治理、人体健康”四大领域的生物酵素技术为依托,通过进行大量应用性研发和生产应用,使产品性能得以保证,并历经千余次生产实践,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表现显著。
植物酵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水稻等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食用菌、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因植物酵素产品含有众多有益菌群、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而性能卓越。应用表现为“一肥四效”即:“增产、防病、解药害、提品质”。以水稻为例,在2012、2013、2014和2015年4年的生产实践中,分别表现出23.17%、31.2%、45.4%和44%的惊人增产效果,特别是在哈尔滨市五常市五常镇远景村,植物酵素在水稻生产同一试验地实现了连续三年达到40%以上的增产效果!
动物酵素:在提高畜禽的免疫机能、生产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作用。京福龙将生物酵素替代抗生素,推动“无抗养殖”列为重大科研攻关课题。课题历时三年多,先后在黑、吉、辽、京、鲁、闽、粤等省区进行了数百个生产实证。2013年末实现突破,生物酵素在畜牧业生产中完全替代了“抗生素”。同时产品在生产中还体现出了多产仔、少掉头、快出栏、不用药、环境好、品质高等六大特点。2014年1月,京福龙将全程“无抗”饲养的生猪猪肉样品委托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谱尼测试”检测,肉品中“砷”“铬”“汞”“镉”“铜”多项重金属以及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3种抗生素其报告均显示“未检出”,成功做到了以“生物酵素”替代了“抗生素”。2014年10月,将全程“无抗”饲养蛋鸡所产的鸡蛋样品,送至“谱尼测试”检测后,表现出了“六高一低”的产品特征。即卵磷脂高,蛋白质高,氨基酸高,钙、铁和锌含量高并实现了低胆固醇,因而在食品方面真正做到了“安全·营养·美味”。
2013年5月,京福龙发起成立“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绿色养殖分会”,为黑龙江省的绿色、生态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搭建了发展平台。在京福龙公司的带动和影响下,可以说是黑龙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首开了“无抗养殖”的先河,与其合作的养殖企业实现了全程“无抗生产”。
环保酵素:其作用功效表现为:
消毒防疫:可有效清除有害菌的滋生温床,大幅度提高养殖防疫水平,减少常见疾病,明显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恶臭,净化环境。
处理污水:可有效改善水质、促进水中有机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抑制和处理河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
开源节粮:将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采用微生物技术添加专用酵素和少量的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等进行发酵、加工,可生产出优质的畜禽用发酵饲料。生物饲料产品的大量应用,实现了开源节粮。
治污减排:将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添加在畜禽排泄物中进行发酵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实现了治污减排、变废为宝,有利于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处理土壤:可以激活瘠薄土壤、盐碱土壤和重金属超标土壤中的活性物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有害离子的数量,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人体保健酵素:有助于增强人体体质,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表现为调节体内代谢、消炎、抗菌、分解、净化血液并有促进细胞新生的作用,实现了治疾防病。
目前,京福龙向国家申报的9项发明专利现已获得植物酵素、动物酵素和人体酵素3项授权认证,其余6项发明专利均已完成初审。
为实现企业长足发展,京福龙坚持内外团队双强建制,十分注重与科研院所、专家机构开展合作,历经四年的生产实践,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生物酵素产业化发展为模式的新路径。
京福龙将以覆盖农业、牧业、生态环境治理、人体健康四大领域的生物酵素技术为依托,在国家及行业支持下,探索和建立生物科技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全力构建企业、政府、市场和消费者间的“需求链”,推动从田间到餐桌、从畜舍到厨房,全程可控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为真正实现各产业间的生态、有机、健康和良性循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致力于为“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三大目标的实现作出持续性的贡献。
共赢:授人以渔,利关全局
京福龙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孙文彬将其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技术是支点。首先连玉武教授作为生物酵素的原发明人,实现了生物科学领域的一次发现和创新。截至目前,京福龙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次,基础性的研发与应用性研发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发现和创新,即对自然界生命物质及其生命规律的发现。比如在种植业方面,各类作物生长习性有差异,我们作为拥有“根技术”的企业,分别对它们对应的种类进行了相应的应用研发。再次,我们对自然界的生命物质及其机能有更多新的发现,并由此形成诸如人体酵素的三大类近40个单品。综上,形成了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平台是支撑,推行行业标准。为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落实政府有关“畜禽产品安全”发展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安全放心畜禽产品,切实从源头上推动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京福龙编制了中国第一份《无抗生猪养殖操作规程》,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以生物技术在养殖业中全程替代了“抗生素”;2015年初,京福龙编写了《无抗蛋鸡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鸡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牛生产操作规程》、《无抗奶牛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羊生产操作规程》等5份“无抗生产标准”连同《无抗猪生产操作规程》共六份标准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展开合作,向国家有关机构申报国标,上述标准有望于明年批准为国家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同时,京福龙还会同有关专家和行业企业制定了《无抗养殖管理办法》、《无抗产品开发规划》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文件,以“借科技之力,将生物之种洒在畜舍里,乘绿色之风,把安全食品摆在餐桌上”作为无抗产品开发的理念、目标和纲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责任。
另外,京福龙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其将支持京福龙进行全国性的植物酵素的试验示范、科技成果鉴定和产品推广工作。
第三,模式是保障。因为产品品类较多,京福龙依不同的技术与不同的合作方来选择相应的合作模式,简称“利他合作”,产生共赢的效应。
孙文彬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如与某粮食集团公司合作,由其直接向京福龙采购植物酵素产品,成本为540元/公顷,该集团若与第三方的农民合作,将酵素产品免费供给农民用于水稻生产,双方设保底产量1200斤/亩,承诺因生物酵素产品带来产量的减少按1200斤的亩产补齐收入,生产过程中可减少20%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投入750元/公顷),用酵素来防治真菌和细菌性的病害。收入分配中,即使以使用酵素最保守的增产率15%计,即每亩可增产180斤,按1.5元钱一斤的市场价格,每公顷可增收4050元+减少20%化肥施用量750元/公顷,两项合计为4800元/公顷,扣除600元人工费用和540元植物酵素产品投入,增收3660元按照三七分成。其中:农民可以增收超过1000元每公顷,采购方公司可直接获得销售利润2562元,若连同水稻品质提高一并计算,则采购方公司可获得超过3000元每公顷收益,京福龙作为产品提供方,实现了450元的销售收入。
通过此种合作形式,不仅实现了三方经济效益的共赢,减少了20%化肥的施用量,节约了生产投入,同时提升了稻米品质,实现了农田改良,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人体的健康在源头上提供了保障,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生物酵素是一个新兴产业,之前其产品多囿于为人体提供营养保健的应用范畴。京福龙这支队伍精耕细作谋划布局了近五个年头,在此之前,尚无全行业,全产业的铺展先例。
一个面世之初籍籍无名的新型生物科技企业,经过不断自主创新,成为行业创新的排头兵,产业推进的领跑者,并制定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十分具有操作价值的行为规范这一里程碑性成果。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技术,将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这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战略要提供一条新的路径,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这是影响多个生产领域和行业的重大成果,也将是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健康与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使命。让我们期待孙文彬、连玉武和他们的同仁们在这一领域取得建树。
趋势:风起潮涌,朝阳初升
以人类健康为终极诉求的生命科学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开发领域。追求健康,既符合国人解决温饱之后最迫切的需要,也指引了京福龙做百年品牌的发展方向。
谈起这个,孙文彬眼中,闪现出蓬勃的青春光芒。
从专注人体保健到推动全品类酵素再到带动整个产业,京福龙走过了4年的时间。加盟于京福龙倡导的健康产业,连玉武教授也在人生的旅程上走过了又一个4年。
4年的时间,除了个人兴趣所在与价值认同,更多的则是追寻生物科技造福人类的梦想。
若说4年之前,在做出开发酵素产品、成立京福龙这一决定时,这个梦境对于孙文彬和连玉武并不像今天那样清晰。一步步逼进梦想,需要眼光、魄力,更需要踏实专注的实干前行。
如今,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已然成为社会共识。而在11月3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让我们关注一下这个建议,感受一下使孙文彬和连玉武为之振奋的浩荡春风: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及,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支持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迎着浩荡春风,京福龙将继续破浪前行:2015年,京福龙在黑龙江拓展了一个新的工厂,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各类酵素产量由目前的年产量3万吨左右提高到年产10万吨;计划5~10年内,京福龙将完成生物酵素产业园区—“酵之谷”项目建设,计划到那时年产酵素30.5万吨,年实现产值300亿元,实现利润100亿元。
未来,京福龙将通过以技术连结行业力量、以创新赢得国家支持,以前瞻性理念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先进模式搭建服务系统、构建营销体系等方式,全力推动生物酵素技术全产业化应用和推广,让源于自然的酵素,还于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