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毛艳玲
近十多年来,我国西北旱地农业土地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植被覆盖逐步增加,长期以来让人揪心的旱地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悖的恶性循环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初步显示出生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奋斗了数十年期待看到的良好发展势头,这其中饱含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李凤民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因此而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同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次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他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如此剖白心迹:
“长期以来,在很多领域,我们习惯于跟踪国际前沿,努力与国际接轨,而自主创新则不能得心应手。随着中国特色所具有的世界魅力的不断凸现,自主创新正越来越成为人们体现自信力量的一种方式,开始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既然是中国特色,它就有别于欧美。它不模仿,不照搬,在现今世界上独具一格,独领风骚。中国特色的治理制度、发展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研究探讨、羡慕与跟踪。
中国是世界古老文明重放光辉的典范。之所以有如此重大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不断地深入认识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扎根中国实际,不为外界影响所动,选准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是如此,一个团体或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言为心声,在干旱农业与生态修复领域,中国特色意味着什么?
半壁江山的生态抉择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定西、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一线,是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这条线两侧,国土面积大致相等,自然环境却大相径庭。
这一线西北,是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2.5%。而典型半干旱地区的主体部分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5,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其中的典型地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耕地约占半干旱地区的1/3,坡耕地占到耕地面积的75%。
沟壑连绵,黄土漫漫,是这片高原带给人们的深刻印象。这样极为严苛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限制,旱地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和科技界长期持续的投入和努力,使我国半干旱地区农田生产力逐步得到提高,在生态综合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步。然而,到本世纪初,局部地区的生态改善仍然难以阻挡整体持续恶化。虽然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但实际上,由于投入巨大,这种治理模式却是难以推广和复制的。
在生态环境这样苛刻的地区发展旱地农业,就必须寻求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技术路线。
李凤民认为,中国西部生态问题的根源主要还在于群众的贫困。过去由于群众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导致无节制的开垦、过度放牧和樵采,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加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气候变化增加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剧了治理难度,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无疑是产生这些问题最直接的主导因素。
这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解决群众基本的温饱问题,就能大幅度降低人口对土地利用的强度,从而缓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使退化的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逐步得到恢复。这样的生态恢复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
因此,李凤民和他的团队把研究集中到解决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把解决群众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作为他们研究的着力点,在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同时推动与生态恢复的协调发展,并为此努力了20多年。
扎根中国实际,长于旱地农业生态研究
李凤民,1962年10月出生,河北石家庄市新乐县人。先后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植物生态学专业、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大学植物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及博士后证书。后来又在日本的国际自然农法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
1983年8月至今,先后在河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兰州大学工作。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等职。还先后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生命学部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外2所著名大学兼职教授,国外4个主流SCI期刊和国内7个核心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曾为国外40多种SCI期刊审稿。
1992年9月,李凤民从华东师大博士毕业来到兰州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后兰州大学第一位从东部地区来的博士后,两年后又成为来自校外的博士后出站留下来工作的第一人。当时全国生态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落户在兰州大学,主攻方向就是干旱农业生态,这正是吸引他留下来,梦想开创一片天地的理想所在。
没有安家经费和启动经费,就连从原博士后公寓接手的简单家具还必须按原价向学校购买。然而,他留下来了。
西部的贫穷落后正是他积极进取的动力。他从事旱地作物生态、农业生态工程技术、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社会生态等一系列研究。所有的研究均全部聚焦于旱地农业发展和生态重建相结合的关键领域。
20多年来,他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0余篇,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他对旱地作物群体根冠生物量关系、根源信号调节的数量关系、作物生产力的水热调控及其可持续性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以群体过程为基础的作物干旱生态适应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是生活史生态学运用于作物干旱适应性研究的成功范例;他系统研究提出了旱作农田水肥热管理与产量提高的模式和机理,为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他系统研究和提出了旱作农业区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农草牧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进展都对旱地农业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研究工作成绩突出,李凤民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是全国作物栽培领域的第二人,农业生态的第一人;受聘生态学科的第二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第一人;他牵头申报并被批准的教育部创新团队也是全国生态领域的第二个、应用生态学领域的第一个,并首批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他牵头获批的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全国生态学领域的第一个,也获得首次滚动支持。他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被甘肃省委省政府遴选为首批领军人才,等等。
打造生态学科的绿树成荫
一枝独秀,不若众木成林。
生态学是兰州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在著名生态学家陈庆诚、张鹏云、赵松岭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下创立的,198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被批准建立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然而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她的发展却一路坎坷,步履维艰。
2005年李凤民接过兰州大学生态学重点基地发展的千钧重担,当时研究队伍青黄不接,重点基地几乎难以为继。
1992年,李凤民来到兰州大学后就在赵松岭教授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赵松岭教授去世后,在2003年原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摘牌时,干旱农业生态研究团队的大部分人或调走或退休,人才队伍几乎丧失殆尽,李凤民本人也作为引进人才到了中国科学院开展“百人计划”研究。
2005年初,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李凤民牵头组建了干旱农业生态学研究所并自任所长,同时,教育部也任命他为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此后,生态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干旱农业生态研究队伍迅速发展:
2005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全国评估,保住了兰州大学在本领域的地位,为以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2006年他牵头的“旱寒生态学与农牧业发展”获批为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支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该基地并于2012年获得滚动支持;
2007年被批准为旱地农业生态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2007年以该团队为基础批准建设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8年其团队推荐的合作伙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齐家国教授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是为全国生态学科第二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0年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周期性评估中跃升为优秀,刷新了过去步履沉重的历史;
2010年旱区农业与生态恢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验收运行;
2011年获批建设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重新回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同年,生态学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调整为一级学科……
2005年李凤民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以来,重点基地和旱地农业生态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屡获重大突破,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到目前为止,干旱农业生态研究团队已发展成为拥有教师20人、有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70余人,合计近100人的研究队伍。其中除李凤民本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还有1人被中组部聘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该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获得教育部首次滚动支持,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活跃,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近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生态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4%,在2010—2011年度多个网站的学科专业排名中,兰大生态学均处于全国高校同专业第一名,成为兰州大学乃至整个西部高校中弥足珍贵、为数极少的“高峰”专业,在全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寻求更广阔的舞台
李凤民对科研道路的选择同国家扶贫开发和提升食物安全能力的需要完全吻合,更是解决生态恢复与重建问题的根本途径。
近十余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西北旱地农业区粮食生产已经从过去长期的粮食输入地一跃而变为粮食输出地,成为全国粮食/食物生产增速最快的地区,并由此吸引了很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然而,李凤民和他的团队没有被这些成就的光环遮蔽双眼,他们仍在思考:西北旱地农业能够获得这样高的单产水平,它能够持续吗?会不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他们已经关注和研究了接近10年,并已经初步探索出主要答案,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或即将发表。
近年来,他们已经将目光转移到了下一个10年或20年新形势下我国旱地农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对策上。
李凤民与他的团队所从事的长期的本土性研究,正在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旱地农业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所谓西北旱地生态退化与重建,农草牧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钥匙都在这里。
不仅如此,这些问题的研究,还为国际同行和同样受到干旱半干旱生态困扰的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
李凤民领导的团队与美国耶鲁大学、密执安州立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杜克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萨斯卡彻温大学、美国农业部渥太华研究中心和萨斯卡通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拜罗伊特大学等学术机构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而他们的身影同时也活跃在巴基斯坦、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开展旱地农业试验示范成效显著,他们的工作受到所在国家政府、专家以及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办公室负责人Mohamed A.S. Abdel-Monem博士曾对李凤民教授领衔的与非洲国家开展的合作项目给以高度评价:“通过引进中国的集水农业技术和优良的作物品种资源,大幅度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为肯尼亚从饥荒大国转变为粮食出口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潜力。如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将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技术基础。该技术投入低、但效率高,非常适合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为南南合作树立典型的成功案例。”
“不模仿,不照搬,不断地深入认识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扎根中国实际,不为外界影响所动,选准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
—李凤民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从风沙和黄土中默默走来,为心中的绿洲不懈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