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两点看法

2015-11-27 14:13包思勤
北方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我区增长速度第三产业

包思勤

关于“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增长,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增长速度,二是增长方式。

第一个方面是增长速度。为什么要考虑增长速度?因为内蒙古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国家降低增长速度,我们就跟着降低。事实上,这几年,内蒙古的增长速度下滑非常严重,下滑的速度远远快于全国水平,有点大起大落的特征。2010年以前,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还在15%以上,四五年时间,增速就从全国第1名降到目前的全国第22名,这样的局势是非常严峻的。国家提出两个“中高”,即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到中高速,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速度方面考量,全国这样的安排,是一种战略,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从全国看,经济再保持过去那样的高位是没有可能性了,从周期看,也是不可能了。所以,国家把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的两位数调低到现在的百分之七八,甚至下一步还要更低,预计“十三五”期间,国家的速度应该在6%-7%之间。但我认为在“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的增长速度应该比全国高出1-2个百分点。我们还应注意到,内蒙古的经济总量还较小,是广东的1/4。虽然现在排在全国第15位,但是内蒙古的追兵也很多,如果还是以这样的速度继续下滑,很可能被其他省区超过,而且可能还要回到原来的第三方阵里面。从总量来说,现在内蒙古是第二方阵的,处于全国中列,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需要努力保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速度。当然,也不是说提出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但要想摆脱欠发达地区的面貌,一定要有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我感觉,现在的增速,如一季度的7%,仅和全国持平,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增速对于内蒙古这样的落后地区,是不应该的,我们甚至可以保持两位数,这样才能往前赶。所以,从增长速度方面讲,“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应该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我们提出的“走进前列”等宏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个方面是增长方式。也就是结构升级问题,实际上就是打造内蒙古经济的升级版。“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的增长方式能不能转变,升级版能不能打造,关键取决于结构能不能调整。事实上,从“九五”时期开始就提出转方式,“十五”、“十一五”乃至“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主线都是“转方式、调结构”,但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现在的结构,完全不利于科学发展,我们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应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增长模式,应该从目前的“三高一低”,转变为“三低一高”。什么是“三高一低”呢?就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这样的增长模式是不健康的,人“三高”了不健康,经济也是。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调结构转方式”应该把“三高”降下来。

从“高投入”来说,内蒙古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所谓的“三驾马车”里,我们基本就靠投资,是一种畸形的增长模式,特别是近两三年,内蒙古的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80%以上,长期保持在70%以上,消费只占30%左右,出口这架马车的作用是“负拉动”,是拖后腿的。而且,现在投资的规模非常大,一万多亿,接近内蒙古经济总量。完全靠投资,钱从哪儿找?每年一万多亿,下一步可能上升到两万多亿,这些钱从哪儿来?内蒙古目前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是很强,不像前几年煤炭黄金时代时,凭借煤炭资源,可以招来很多资金。现在内蒙古的环境和其他省相比,没有太多的优势。所以,“十三五”期间必须把消费和出口两架马车的作用发挥出来。从理论上讲,这点比较容易,实际是比较难的。但我们一定要向这个方向转变,这是经济规律。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欧美、日本等国,经济主要是靠消费来拉动的。美国80%左右都是靠老百姓的消费。所以,美国的经济增长和老百姓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经济好了,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而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和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我们的GDP完全是钢筋水泥堆出来的,而不是真金白银装在老百姓兜里。有人做过统计、评价,内蒙古的人均GDP含金量是全国倒数第一。我区老百姓的收入,到目前为止,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我们的人均GDP已经上升到全国第6,前年是第5,但是,这样一种增长模式所导致的GDP含金量太低,这就是“低效率”。所以必须要改变,让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腰包紧密联系起来。经济发展好了,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提高,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发展模式。

从“高消耗”来看,各种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都是高消耗。特别是水资源,是内蒙古的短板。我区现在发展的主导产业都是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比如农业,是最大的耗水产业,但它的产出效益却非常低。我区向南方调出粮食,实际是调出水资源,不是南水北调,是北水南调。对内蒙古这样的贫水省份来说,这种模式应该扭转。我区的粮食产量是550亿斤,还有100亿斤的增产计划,但是内蒙古很多地方是不适合种粮食的。内蒙古的粮食产量虽然总量大,但是亩产低,是“低产出”、“低效益”。而我区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主要是靠地下水,除了黄灌区之外,通辽、赤峰、兴安盟等粮食主产区每天都在抽地下水。而内蒙古的地下水,包括地表水,在全国来说都是很少,和世界平均水平比,差距就更远了。这样的情况下,我区安排的产业包括“十三五”期间储备的项目,都是高耗水的,比如煤化工,是典型的高耗水产业。事实上,内蒙古的一些主导产业,是建立在破坏资源或掠夺性开发各种资源基础之上的。不计后果,不考虑子孙后代,野蛮开发,野蛮增长模式。所以,“十三五”期间,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不能再发展高消耗的产业了。

从“高污染”看,更加明显。我区的一些主导产业,如煤炭、电力、煤化工,都是高污染、高消耗的。所以,解决高污染问题,是我区必须要做的。要转方式,要低碳发展。

那么,从产业上怎么选择?

从三次产业来讲,内蒙古一定要下大力气发展第三产业。虽然第三产业已推了十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尽如人意。我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太低,还不到40%。所以,要着重考虑怎样把“三高一低”模式改成“三低一高”模式,特别要重点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内蒙古有一些产业是有基础、有条件的。比如大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大金融产业等。我区的第三产业一定要转型升级,不能再在传统第三产业徘徊了,这是没有出路的。过去十年的发展证明,传统的发展模式是没有出路的,第三产业要寻求新的模式,建立新的产业链。

第二产业占50%以上,比重非常高。一定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方面很有潜力。像包头的稀土产业,也是喊了多年,推了多年,推不动,那是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时,包头市就提出来要发展四条产业链,即稀土的四个百亿产业链,实际上最终是没有形成的。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内蒙古还是“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煤炭60%以上挖出来就卖了,稀土也曾卖出白菜价,流失了很多资源。下一步,内蒙古这些优势特色产业要逐步转变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是发展的方向。国家提出新的工业发展战略、“互联网+”这样的新型产业模式等都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发展的。

第一产业,比重还应该下降,现在是9.1%,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再降低2-3个百分点。农业比重要下降,但产值和效益要提高。国家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也就是发展所谓的六次产业,农业不能完全停留在过去农业就是农业,牧业就是牧业的传统模式,要发展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从研发开始,一直到餐桌。这是我区“十三五”期间应重点推动的第一产业的一种模式。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我区增长速度第三产业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我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