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伟锋
摘要 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种植的西瓜都是采用西瓜—菜(稻)或西瓜—西瓜种植模式,随着当前农作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发展新三熟种植模式,莲都区建立了西瓜—西瓜—玉米和西瓜—木瓜—迷你番薯2种种植新模式示范推广基地,阐述了其实施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总结了其主要做法与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新模式;西瓜—西瓜—玉米;西瓜—木瓜—迷你番薯;技术示范;实施情况;成效;体会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27-01
近年来,莲都区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将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效益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以粮经结合、水旱轮作、设施栽培为特征的新型农作制度初具规模,已形成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的典型,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根据要求承担实施西瓜—西瓜—玉米和西瓜—木瓜—迷你番薯新模式示范项目,此项目主要是针对近年来莲都区种植的西瓜都是以西瓜—菜(稻)或西瓜—西瓜种植模式,随着当前农作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发展新三熟种植模式,建立莲都区西瓜—西瓜—玉米和西瓜—木瓜—迷你番薯2种种植新模式示范推广基地,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的,现将2010年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1 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
在碧湖镇魏村建立了西瓜—西瓜—玉米新三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6.67 hm2,此项目主要是针对近年来莲都区种植的西瓜都是以西瓜—菜(稻)或西瓜—西瓜种植模式,并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在第2季西瓜生长期套种甜玉米,实现三熟栽培模式。
在碧湖镇魏村和大陈村各建立了西瓜—木瓜—番薯新三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面积为1.33 hm2),引进了质优、高产、抗病、耐贮的郑抗无籽9号、郑抗无籽2号、郑抗无籽6号等3个品种,播种期为2月上旬,同时在3月下旬套种水果型番木瓜,5月下旬西瓜收获后在木瓜上套种迷你型番薯。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西瓜—西瓜—玉米新三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第一熟采用莲都区常规西瓜栽培品种早佳8424,基地连片种植逾6.67 hm2,播种期为2月上旬,于5月下旬成熟,并且全部采用嫁接栽培技术,提高其抗病性。第2熟为莲都区的秋季西瓜品种浙蜜3号品种,具有糖度高、耐旱等优点,播种期为6月下旬,于8月下旬成熟上市。第3熟是在7月下旬套种日前丰产性能较好的甜玉米品种华珍,成熟时间为10月上旬。当前早佳8424产量达45 t/hm2,产值达6.9万元/hm2以上,第2熟西瓜产量达37.5 t/hm2,产值达6万元/hm2,第3熟根据长势预计产量达12.75 t/hm2,可实现产值近2.25万元/hm2,均体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西瓜—木瓜—番薯栽培模式中,在西瓜种植中引进无籽西瓜品种,表现出了无籽西瓜应有的质优、高产、耐病、耐贮相关特性,含糖量达12.5%以上,高出常规超过1个百分点,商品产量达67.5 t/hm2,产值达7.95万元/hm2以上,较常规增产近30%,同时抗猝倒病和枯萎病能力强,采后贮运时间达16 d以上,比普通西瓜贮运时间长近1倍。木瓜种植在莲都区为第2次种植,2010年引进广西的一种水果型番木瓜和菜用型木瓜2种,由于2010年出现连续的低温,因在引进的季节上有一定的滞后,在木瓜后期表现上显现出有效积温不足的现象,产量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今后的引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木瓜中套种秋大豆体现出了农作物空间的合理利用特性,番薯为迷你型品种,市场销售较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几种模式的示范推广有利于调整结构,实现粮经有机结合。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正确把握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优势产业的关系,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全区共有西瓜面积近666.67 hm2,通过几种先进模式的推广,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形成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区域布局、多种类型、不同结构的种植模式。同时有利于提升效益,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改革农作制度,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明显的效益优势。
3 主要做法与体会
3.1 出台政策重引导,增加资金投入
切实加强领导,把改革农作制度、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1]。
3.2 依靠科技强服务,树立典型示范
注重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把相关品种技术组装配套起来,开展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强化指导服务,加快新型耕作模式的普及,确保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技术指导直接到田[2]。在模式推广过程中,还重点抓好乡土人才、种植能手的培养,给予政策倾斜,树立示范样板,使农民有样可看有样可学。
3.3 培育组织促带动,强化专业合作
围绕农作制度改革、设施农业发展,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坚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对合作社优先安排项目资金,扶持建设起点高、上档次、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提供农资、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包装销售的服务,带动周边发展设施农业[3]。
3.4 狠抓质量创品牌,促进产销对接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努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4]。
4 参考文献
[1] 周桂官,苏生平,杜宇,等.大棚西瓜-糯玉米-韭菜高效种植模式[J].科学种养,2014(1):17-18.
[2] 孙德胜,段同升,李娜,等.西瓜-生姜-玉米高效栽培种植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7(12):92-93.
[3] 卢敏.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 侯福强.北京郊区几种高效种植模式[J].农业新技术,2003(3):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