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如何保证事业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一直以来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业单位如何面对人力资源的困境,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文章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 困境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13-02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对国家机构及事业单位的改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且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幅度地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规范,目的在于提升事业单位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何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重要性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顺应国家体制改革的大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且满足个体员工发展的高需求,改革体现“以人的能力”为载体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是推进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正在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来,尽管经过多次变革,但其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很难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是事业单位发挥效益的依托。事业单位主要是以国家为社会公益为目的,主要由国家举办或是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主要是社会服务组织,一般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人力资源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被认为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是单位最大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是可以被无限开发的资源。事业单位能持续发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依靠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来进一步激发和优化资源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保障。事业单位是高素质人才集聚的部门,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及综合素养。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比例较多的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职工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提高,事业单位在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上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物质激励。因而,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规划,对促进事业单位及个人素质全面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现今大多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制度,虽然依照现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做出一系列相应地改革,但是改革的力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单位领导和人事管理人员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认识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较低,缺乏生机和活力,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淘汰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筹明确的总体规划。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较为传统,一般开展工作的模式是上级主管机构的人事部门,而不是结合本当为战略目标来开展人力资源的规划。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分别为: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治理体系及执行规划。前两个步骤往往缺失,影响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
3.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事业单位的考核没有真正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价员工的真实工作业绩。考核标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考核的实际意义,不少事业单位的考核实行的是“一言堂”制度,由单位领导说了算,不利于员工充分的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有些事业单位日常不对职工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仅仅是在年底才进行评价,难以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效率。此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重视精神激励,仅是单纯的依靠物质奖励,不能够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策略
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应当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只有更新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树立战略管理理念,加大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制定长期人力资源规划。事业单位想要改变当前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制定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彻底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游离于组织目标之外的现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并且重新核查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制定出具有发展意义的长期规划。现如今,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时期,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自身职责的定位,对人力资源的组合进行调整,改变陈旧的职能结构,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灵活的对专业人员进行调配,提高管理的灵活度,最终适应单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完善考核制度。事业单位需要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更多有能力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采用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将考核结果和员工的升职和加薪相联系。事业单位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定期的轮岗制度,使员工对本单位所有的岗位进行熟悉,这一做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腐败,使得单位员工真正动起来。此外,完善激励淘汰机制,依据员工的需求实行不同的激励措施,真正做到想员工所想,满足不同员工的激励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文艳.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出路——以新疆烏鲁木齐市精神病福利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2(8)
[2] 俞美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3(3)
[3] 冯兰.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与破解对策[J].现代商业,2013(3)
[4] 刘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8)
[5] 曹普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作者单位:永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云南邵通 657300)
[作者简介:付忠民(1975—),男,云南昭通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养老医疗保险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等]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