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研究

2015-11-27 21:37:45李雄平查天舒胡服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李雄平 查天舒 胡服

摘 要:学分制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的量,以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的质,以此作為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之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多数实行学年学分制。近年来有些高校对学分制的改革已经作了尝试性的探讨与改革。它是以弹性学制为前提,以选课制为核心,以竞争机制为动力,以教师挂牌授课、学生发展自我设计等为内涵,以学分数计算为评价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和手段,并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系统性的制度设计①。

关键词:高校 学分制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99-02

一、学分制收费管理的意义

1.学分制管理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可以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举措,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学费制收费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对推动高校的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开展。在学分制体制下,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老师们也会积极的备课,在学生的压力之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课教的好,学生的选课就会相对较多,课程教的不好,学生的选课课程就会相对较少。在此良性循环下,学生也会对课程有着良好的兴趣和积极的心态,老师也会更加主动提供教学服务,从而使得“教”与“学”相结合,有利于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分制管理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学分制管理以来,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对知识方面的欠缺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课程,从而提高自己学习课程知识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主的根据自身的选择、经济能力和兴趣爱好合理自由的安排自己修业时间。在此条件下,老师也可以有目的的根据学生兴趣取向,来制定自己的课时安排,从而更加灵活地传授教育知识,认真备课以及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升教育品质和学习质量。

3.学分制管理有利于减轻贫困地区学生的学费负担。自从教育产业化后,高校也开始发生了急剧的改革。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扩招形势越演越烈,学费的收取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大部分贫困学生,尤其是很多中西部的贫困山区来说,高昂的学费使他们负担很重,有些已经辍学,有些虽然能上起学,但是拖欠学校学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一些高校也欠学费率很高②。

然而有了学分制管理后,学生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可以自主的将课程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学期及年份,这样可以适当的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合理适当的提前完成或者延期,这样高校也能够减少欠费率,学生也可以适当的减轻负担。

4.学分制有助于提高学校收费的透明度。在我国高校实现学分制管理前,高校乱收费情况严重。很多高校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政府各部门设定的标准随意地制定学费,严重的缺乏收费的透明度和透彻度,很多的学生和家长也很难了解到真正的教育成本。然而学分制收费模式是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好学分单价标准及各个专业应完成的总学分数,报政府物价、财政等部门批准后执行,学生只需要根据每个学分的单价乘以学分总数即可,就不需要缴纳学费以外的其他杂费等等。学生和家长也可以根据教务系统随时查阅到自己的学分修订情况,查看是否有胡乱收费的情况。因此学分制收费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教育收费行为。

二、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问题

1.学分制收费在高校推行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中国的高校长期推行的是学年制,大多高校早已经习惯这种管理和收费体制。在学期刚刚开始时,按照一学年的费用先进行收取,之后开始计算高校学生的学分,从而进行多退少补,但是很多都没有落到实处。这样的学分制改革仅仅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落到实处,起到真正的作用。实行学分制改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并且国内很多高校都有确定的课程设置,学生真正能够进行选择的很少,学分制很难推进下去。并且,学分制的实行,会使得老师的课程量增加,管理上还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教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很少,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是很强。教学模式、方式、机制等等一系列的后备力量难以跟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育资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投入过多的资源在教学中也具有很多的困难,因此学分制收费在高校推行时主观上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学生收费存在问题。目前高校内部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致使高校内部的收费存在着很多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尚未完善,各个高校主要以教育部制定的文件为依据,制定收费标准,有些并没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制定系统,及时准确地规范收入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收费。此外,会计核算系统对学生收费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中学生缴费的收费系统与高校使用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因提高保密程度相互独立,并未建立详细有效的链接,因此对学生的实际缴费市局缺乏相应的跟踪和控制③。在高校的跨级核算中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财务软件由于缺乏相关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每年的缴费、欠费数据。在学生没有发生实际的缴费行为时,对学生的应收学费的设置及调整,在会计核算系统中不需要进行任何核算。这些漏洞的存在增加了收费管理内部控制的难度。

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中,对于不是按照计划招生的学生的学费收取并没有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数据记录,更多地是采用手工形式进行记录,这些更是加大了财务监督难度和缴费数据差错和舞弊的风险。

3.收费制度与教学管理机制相脱离。现行的学分制收费并没有与教学管理相连接。学分制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课程设置不同的学分和学费。然而在一些高校中各个学科的收费虽然按照收费标准来实行,但是有些老师或者教授拿着高昂的教课费却并没有提供很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样使得很多学生交了学费却并没有获得该有的知识和教学质量,收费制度和教学管理机制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学分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如果能够有很好有效的监督制度,时刻督促教师认真的完成教学课程,促使教学相长,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④。

4.学分定价并没有明显体现出课程之间的差异。在我国的高校学习课程设置中,大多都是先基础再专业,先公共课再选修课。课程不一样,课程的重要和难易程度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决定着学分的多少和单个学分单价的高低,因此在学分学费的设定中要体现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重要程度的之间的差异。但是从现在来看,很多的高校在制定标准时并没有体现出这些学科之间的差别,大多数的专业都是统一制定同一价格水平⑤。因此,在学分制下,课程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体现。

5.收入分配管理中存在问题。目前,虽然各高校对校内二级单位的收入都纳入了学校的统一管理,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核算依据和严格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无法对二级单位取得的各类办学收入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和分配,造成有的办学单位留存大量办学经费,有的办学项目经费严重不足、靠财务部门拨付专项资金进行弥补的状况,导致各类教学资源在校内分布不均,进而造成校内教师收入两极分化,收入分配并未起到合理有效的激励作用⑥。

三、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收费管理制度。“以人为本“一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身体健康素质,道德修养等等为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学分制落入实处,进一步的完善收费管理制度。以往都是以学校为尊,学校怎么说就怎么按计划执行,学生和家长只有遵守的份,没有办法查询和监督,然而现在要打破现阶段落后的、陈旧的、封闭的教育模式,进一步的推进全面、开放、科学的教育体制的建立,使得学分制在现阶段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其自身发展的灵活性,推进改革和完善,合理的推陈出新,优化学分制改革,逐渐改善学年制的弊端,更好地推动学分制的完善和改进,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

2.科学的制定学分标准,合理进行学分定价。学分制的关键是合理的制定收费标准,然而要进行合理的学分定价,一方面不仅仅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服从国家政府机关的部署安排,另一方面不能虚高抬价,不可超过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政府制定的标准,合理的规划办学成本,对学分进行定价,减轻学生和家长们的负担。通过更加科学的计算和评估,制定适合本学校的成本核算和收费计量,更好地完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课程收费标准,教学管理成本,针对不同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合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学分单价标准。做到信息公开,公开透明,资源共享,及时跟踪和反映收费、欠费情况,科学合理的将学分制推行下去,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革。

3.加强收费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配合,严禁欠费漏洞。现在很多高校在学期刚开始时就已经把所有的学费交足,这样,有些老师存在的不认真备课和合理教学等等一系列问题就没法得到更好的监督和监管。这样就使得学生收费部门与教学管理相脱节,并不能积极的进行配合、监督、服务。因此在学分制收费下,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根据老师的教课水平和授课质量来选择是否缴纳全部学费,或者可以进行分期缴纳学费,先缴纳部分费用,之后根据老师授课情况来决定是否缴纳剩余费用,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和敦促老师的作用,最后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程度感觉到满意及认可,则要求学生缴纳剩余的费用。这样收费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相互配合,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偷欠费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相长。

4.开发学分制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确保学生选课信息准确无误。在实行学分制后,高校按学生当年实际所修课程的学分数乘以每一学分收费标准来收取学分学费。因此在学分制管理的工作中学生的选课信息就尤为重要,多选少选,都会对学生和学校造成不利影响。准确把握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学分修订情况、重修与补修情况、对于学分制的推进和开展具有重要作用⑦。选课制和教学管理的相结合实施使得教学管理有静态之间转变为动态,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教学的课时安排和选课和退课信息也在逐渐的增加以及透明⑧。在高校中,对于成千上万的高校学子,选课内容也千差万别,出现的情况也会是多种多样。因此学校要保证教学信息以及选课信息的准确无误,高校也要积极的开发这些教学管理和收费管理软件系统来进行管理。

5.积极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学分制收费的有关规定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学分制实行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和老师的热情,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功利性”或者老师通过别的方式获取学生的支持等等。因此要有跟进的监督措施,建立并完善选课制度,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正确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正确的选择,避免选课当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导和选择。在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贫困生的照顾,建立奖助学金机制,对相对贫困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补助和贷款,保证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圆满的毕业,完成自己的学业。此外,还要完善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学分收费制度,制定相关规定和规章,高校要积极公开学分收费信息,通过建立公示栏、校园网等一系列渠道,更好地反映和监督学分收费标准和收费具体情况,将学分制更好地落入实处。

四、结语

学分制是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自然产物,是不断推出改革创新重要成果,它不仅仅可以适当地减轻贫困生的负担,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恶意和胡乱收费,加强高校收费制度管理和透明性,对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也出现和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推动学分制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乱收费、按照学年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收费制度与教学制度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分制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和实施,更没有很好地推进,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的弊端,政府要积极地推行措施,制定严格收费和学分学费标准,推进学分收费制度的完善,将学分收费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学分制的优势,促进教学相长,完善选课制度,完善课程监督体系,使得学分制能够真正地起到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收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人员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会计道德培养、会计电算化等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更好地完善收费服务,更加有利于学分制收费工作。

注释:

①夏静.学分制下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②金熳然.高等学分制收费: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2)

③张凤霞,杨欢,王春年.完善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4(5)

④刘骝.高等教育学分制收费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3(6)

⑤钟旭伟.高等学分制收费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2013(7)

⑥马玲.浅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⑦喻涛.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1(6)

⑧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与财务管理内部审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第三作者单位为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