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玲
摘 要:现代城市发展的不断提速,给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就业者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文章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展开论述,对于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应对性的措施,促进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解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流动人口 住房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62-02
一、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
在城市的工作者中,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城市中的自主经营者、小工商企业以及散工。在国家的户籍规划中,将城市的原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分为“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吸引很多的外地打工者聚集于大中城市,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城市共同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由于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工作特点主要是不稳定性、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些打工者大都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保障协议,所以在生活方面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住房问题上。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工资比较低,因此选择的住房条件都比较差,以較低的房租换取简易的住房,这是很多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普遍想法;因为工作不稳定,所以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没有房屋常住的打算,对于住房没有太多的期望。
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一般都会聚集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根据调查显示,很多的城市非正规流动人口由于专业的技能技巧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从事的工作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而且工资也比较低,不仅是自身的生活住房问题,还有子女的教育问题、老人赡养问题等,所以在住房投入上一般都不会太大。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群落聚集形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住房问题,本文主要是对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二、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住房的环境比较差,这是受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二是住房流动性比较大,因工作的变化所以住房也会随之改变,这是流动人口住房的一个典型特点。
1.住房的环境比较差。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工作主要是一些基础的体力劳动,或者简单的技术劳动,对于工作的长期性没有保证,所以一般不会签订就业协议,在工资薪酬比例方面就会没有基本的法律保障。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就是在城市生活产生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劳动获得基础的劳动报酬,工作的专业技术性要求比较低,所以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员能够快速地找到适应的工作,但是相对来说,薪资待遇没有城市平均水平高。受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工作和待遇问题限制,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在住房选择过程中,由于支付能力受到限制,流动人口在住房的选择过程中,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基本的生活保证,没有过多的选择,城市中正在改造的城中村、廉价的棚户区以及城乡结合部就成为流动人口的首选。
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住房主要集中在一起,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问题就比较凸显。第一,集中住房的形式,由于精神文化层次、经济能力、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城市中就会形成差异化比较大的地域文化。第二,城中村和棚户区是城市发展提速主要的改造对象,流动人口的入住为城市改造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城中村和棚户区的原住居民依靠租赁房屋可以实现生活的保障,不必接受城市改造。第三,流动人口的在居住社会的过程中,由于外来人口比较多,住房的环境比较差,所以治安、卫生、医疗等难以保证。
2.住房的流动性比较大。城市非正规就业人口没有和劳动就业机构签订基本的劳动协议,所以一般的工作过程中就不会提供基本的住房和饮食保证,流动人口只有通过自身来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非正规就业的弊端。非正规就业劳动主要是一些第三产业的就业形式,对于技术要求不高,劳动的强度比较大,因此很多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都是以中年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代表。由于工作的工期比较多,一般都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工作,在工作承接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就要面临选择下一个工作地点的住房移居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多数人都会在农忙时节选择回家收获,所以造成工作的连续性不高,住房的流动性比较大。
对于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员的住房流动比较大的问题,造成的原因不仅是流动人口自身工作的原因,还有政府农业规划、城市改造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前面已经讲过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通过有效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收入较低,所以进城打工成为增加农业收入的一个“副业”。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发挥城市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造成城市劳动力过剩,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增多,这两个方面就是造成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住房流动性比较大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对策
1.政府提高城市流动人口的制度保障。在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就业过程中,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为其提供生活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劳动协议的形式帮助流动人口维护基本的劳动权利和基本的劳动利益,以相互的的政策将逐渐发展壮大的非正规就业队伍保护起来,为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平衡物价,加强对于房屋租赁的管理,实现租赁房屋的基本控制,在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经济支付范围内控制房价,保证流动人口经济利益。政府通过下达文件的方式,发挥地方政府专项治理能力,实现对于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制度保障。
2.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的交流融合。很多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所抵触,没有完全融入这座城市,当然这有两方面的因素。城市居民要接纳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在平时的接触和工作过程中,互帮互助,相互交流,这样就能够增加城市文化对于外来人员的吸引力。流动人口在生活的过程中,尽量要入乡随俗,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断适应城市的文化和生活,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地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和周围原住居民进行交流,融入城市生活。流动人员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交流,就可以适应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自身的工作发展以及生活改造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自身生活住房的租赁和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进行流动人口的住房建设。开展住房建设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专项资金和专项建设,为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和低收入就业者提供住房的保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资金建设专项住房,比如“蓝领公寓”和“集体公寓”的模式逐步解决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的住房问题,以较低的房价和租赁的条件实现对于住房问题的解决,在非正规就业者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也能推动城市现代化改造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保证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基本的住房条件;在住房申请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员可以申请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根据城市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真实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资金的补贴,增加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员的生活住房的保障。
结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城市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分析,继而对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进行论述,最后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对于如何解决此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实现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银峰.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住房制度浅析[J].开发研究,2014(02):36-38
[2] 侯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2):83-92
[3]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76-78
[4] 梁家春.城中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困境及对策——对南宁市陈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J].时代金融,2013(2-15):123-125
[5] 胡毅,张京祥,吉迪恩·博尔特,皮特·胡梅尔.荷兰住房协会——社会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非政府模式[J].国际城市规划,2013(3):36-42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