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和粳型水稻品种不同播期试验

2015-11-26 20:31张元虎潘典进吴继洪张文文贺颖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叶龄播期籼稻

张元虎++潘典进++吴继洪++张文文++贺颖

摘要:选用湖北省荆门市具有代表性的籼型杂交中稻和常规中稻品种与新引进的粳稻组合或品系进行对比试验,共设4个品种6个播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全生育期不同程度地缩短,出叶速度加快而主茎总叶片数变化较小;籼型杂交中稻早播有利于取得高产,粳型杂交组合产量高低受播期影响较小,早熟中籼稻和中晚熟粳稻常规品种不宜过早播种,品种与播期对产量的交互效应极显著。改变水稻播期首先会影响到结实率和每穗平均总粒数,其次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欲夺取水稻高产,应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和提高结实率。

关键词:籼稻;粳稻;播期;叶龄;生育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S3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1-521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1.003

Effects of Sowing Period on the Yield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ZHANG Yuan-hu, PAN Dian-jin, WU Ji-hong, ZHANG Wen-wen, HE Ying

(Jingm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Jingmen 44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A total of 4 rice varieties,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 indica hybrid varieties, conventional middle rice varieties and the newly introduced japonica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ison experiments with 6 planting date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ice shortened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the leaves emerged faster. However, the leaf number of main culm presented small changes. Early sowing was conducive to high yield for the indica hybrid mid-season rice, while affected the yield of japonica hybrid combinations less. The early indica rice and late japonica rice of conventional varieties should not be sowed early because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 was significant. The change of the sowing date of rice would firstly affect the setting percentage and the average total grain number, followed by the effective panicles per unit area, so in order to obtain the high yield of rice, the premise of a certain amount of efficient panicle should be in the guarantee and then the big ears and the setting percentage be focused.

Key words: indica rice; japonica rice; sowing date; leaf age; growth period; yield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习惯种植籼型水稻品种。近3年来,为了调整水稻种植结构、优化稻米品质、增加粮食收购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荆门市实施水稻“籼改粳[1]”示范与推广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粳稻品种和摸清最佳播期,开展了籼型杂交和常规中稻品种与新引进的粳稻组合或品系的不同播期对比观察试验,获得了第一手技术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与地点及播期设置

选择籼型杂交中稻扬两优6号、常规品种黄华占和粳稻杂交新组合甬优4949、常规优质品种南粳9108共4个品种,设4月15日、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6个播期。

试验地点设在现代农业“荆三角”和“一高三新”试验示范核心区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试验田前茬为油菜,土壤为黄棕壤水稻土,肥力中等均匀。

1.2 小区设计

小区净面积10 m2,按播期分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3次重复,安排在一起为30 m2,四周设保护行、隔离埂和排灌水沟,田埂周边栽插两行保护行,每个播期做高于田表20 cm、埂宽25 cm的隔离埂,埂上覆盖地膜防草防肥水渗透。

1.3 主要管理措施

统一栽插密度为25.65万穴/hm2,行株距为30 cm×13 cm,杂交稻每穴栽2粒谷苗,常规稻插3粒谷苗,深浅一致;一律采用水育秧方式,每播期每品种秧田净面积为2 m2,确保成秧2 500株。2叶期追施尿素90 g,4叶1心期移栽,6个播期实际秧龄分别为29、27、23、21、18、18 d。试验大田在第一播期移栽前一次性整理好,不施肥。做好小区隔离埂后,在薄水条件下,均匀施底肥,用丁字耙搅动使肥料与泥土充分混合。每公顷总施氮量黄华占为195 kg、扬两优6号为225 kg、粳稻为270 kg,分底肥和分蘖肥两次施入。其中底肥施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黄华占为91 g/m2、扬两优6号为105 g/m2、粳稻为126 g/m2;分蘖肥施尿素,黄华占为12.7 g/m2、扬两优6号为14.7 g/m2、粳稻为17.6 g/m2。移栽后30 d施氯化钾15 g/m2。大田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提前施药预防病虫草以及鸟、禽、鼠害。endprint

1.4 观察记载

每品种每个播期定点定株(20株)记载生育期,包括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拔节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考察主茎叶龄数、节间数、穗粒性状及产量,三点取样(每点连续50蔸),实打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出苗期籼稻比粳稻提前0~2 d,发芽能力强于粳稻,尤其是处在较低温度阶段的播期。移栽时间以叶龄为准,始穗至齐穗期间隔时间各品种相当,均在5~10 d。全生育期黄华占较短,扬两优6号较长。扬两优6号、黄华占、甬优4949、南粳9108在6月4日播种分别比4月16日播种全生育期缩短20、13、17、32 d,品种生育期越长缩短时间越多,粳稻比籼稻品种、夏播比春播栽培生育期缩短更明显。全生育期缩短主要是缩短了水稻营养生长期[2-4],粳稻尤为明显,扬两优6号、黄华占、甬优4949、南粳9108在6月4日播种比4月15日播种出苗期至成熟期时间分别缩短12、15、19、30 d,且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4949夏播比春播栽培抽穗灌浆期有所延长。全生育期相当时,粳稻比籼稻品种营养生长期短而抽穗灌浆期长,如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营养生长期约短20 d左右,前者夏播栽培抽穗灌浆期达61 d。

2.2 不同播期对主茎总叶片数、出叶速度及伸长节间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扬两优6号主茎总叶片数最多,前3个播期平均总叶片均为17.1片,后3个播期平均总叶片为15.7~17.0片,均有6个伸长节间;黄华占生育期最短,6个播期的主茎平均总叶片为15.1~16.2片,同样有6个伸长节间;甬优4949主茎平均总叶片为15.0~16.1片,前5个播期有6个伸长节间,播期6(即6月4日播种)为5个伸长节间;南粳9108主茎平均总叶片为15.4~16.0片,伸长节间前4个播期为7个,后2个播期为6个。主茎总叶片及伸长节间数变化均不太明显,主要是因为株高和主茎叶片数性状较稳定[5]。

从出叶速度来看,平均5.2~7.6 d主茎长出一片新叶,早播出叶速度慢,迟播出叶速度快,粳型杂交稻比籼型杂交稻品种出叶速度快,早熟比晚熟品种出叶速度快;春播平均7 d左右主茎长出一片新叶,夏播平均5 d左右主茎长出一片新叶。

2.3 不同播期对水稻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表3为不同播期下水稻各经济性状与产量随播期的变化情况。由表3可知,播期对各品种的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及产量影响较大,对株高与千粒重影响较小。

2.3.1 不同播期对水稻穗部4因子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本试验条件及环境下,水稻不同播期首先是影响到结实率和平均穗总粒数,其次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品种的千粒重变化较小。说明播期不同,水稻穗粒生长发育对应的气候环境就不同,进而影响到穗粒分化形成和灌浆结实。表3数据显示,籼型杂交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或降低,5月25日、6月4日播种处理结实率仅为67.7%、56.3%,说明中晚熟水稻品种播期推迟到5月下旬后,抽穗扬花灌浆期易受低温寡照影响;推迟播期同样造成粳稻品种结实率降低,而对生育期短的籼型常规稻黄华占结实率影响不明显。结实率、穗总粒数以及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栽培手段可有效调控的产量因子。

2.3.2 产量方差分析 由表5、表6可知,4个品种和6个播期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甬优4949产量表现最好且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各播期处理产量都在10 t/hm2以上(表3),其中5月15日播种处理实际产量高达12.87 t/hm2。考虑日产量、生产效率和前后接换茬因素,杂交中粳稻在实际生产中以5月中下旬播种为好。不考虑品种因素,6个播期处理以5月5日产量最高,4月中下旬播种栽培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5月至6月初播种,早播栽培单位面积产量极显著高于晚播栽培,这充分说明了在该地气候及生产条件下,一季水稻栽培合理安排播期或生产季节是非常重要的。

2.3.3 品种与播期的交互效应 良种必须良法栽培,表6方差分析显示品种与播期交互作用极显著,从产量交互效应曲线(图1)可以看出,24个处理组合产量大致可分为4个等级水平,甬优4949在5月15日、6月4日、5月5日3个播期播种产量为第一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表5);甬优4949的另3个播期、扬两优6号5月5日播种及黄华占后4个播期为第二水平,第一、二水平各处理的产量均可达10.61 t/hm2及以上。籼型杂交中稻扬两优6号等类型水稻早播产量高,以5月5日前播种为好,5月15日以后播种减产严重,6月4日播种产量仅为5月5日播种产量的一半(表5)。粳型杂交组合产量高低受播期影响较小,早熟中籼稻和中晚熟粳稻常规品种不宜过早播种,南粳9108以5月15日播种产量最高,早熟中籼稻品种黄华占推迟播种至5月上旬以后,产量反而略有增加。

3 讨论

3.1 合理安排水稻播期

籼、粳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特性有较大差异,实际生产要因地因品种而异,特别是要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及播期[6]。中晚熟杂交中籼稻播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杂交中粳稻以5月中下旬播种为好。

3.2 优质早熟高产常规粳稻品种可在该地作为产业化特色品种开发

南粳9108在5月播种,产量均在9.55 t/hm2及以上,5月15日播种产量高达9.86 t/hm2,比同期播种的常规中籼稻品种黄华占低7%,若考虑整精米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实际每公顷稻米产量提高150 kg左右,增幅达10%以上,完全可以实现农户种植与加工企业双赢。

3.3 全面应对农业生产灾害常态化

常规籼稻品种黄华占在6月上旬之前播种对产量影响不大,5月中下旬至6月初播种产量甚至显著高于中晚熟杂交中籼稻组合,此类品种可作为抗灾补改品种使用,并可配套使用轻简直播栽培技术,但一定要注意增加栽培密度,确保每公顷有效穗数在330万穗以上。

3.4 籼粳杂交水稻品种推广潜力巨大

甬优4949连续3年在荆门市种植表现突出,一般每667 m2产量在700 kg以上,其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抗性好,米质优,比大面积种植中籼杂交组合增产显著,可扩大面积示范推广。

3.5 夺取水稻品种高产要有效提高产量4因子水平

改变水稻播期,生长发育环境也会相应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结实率和穗总粒数影响较大,其次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品种的千粒重变化较小。实际生产中要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向有利于提高产量的方向发展,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和提高结实率。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张 军,龚金龙,等.“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4):684-704.

[2] 姚雪球,吴建国.“南粳46”直播稻播种期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1(5):58-59.

[3] 李 敏,李树杏,张洪程.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22-24.

[4] 陈恩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营养生长期的温光效应研究[J].种子,2007(5):72-74.

[5] 黄德社.水稻主茎叶数与生育期[J].湖南农业,1995(6):6.

[6] 严定春,朱 艳,曹卫星.水稻适宜播种期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634-6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龄播期籼稻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