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任焕海
【摘 要】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关键环节,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是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是统领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案,是高职院校广大教师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核心课程 改革 建议
一、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有效推进
部分高职院校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即缺少必要的课程改革制度引导激励课程改革,也缺乏必要的课程改革专项基金,难以保证课程改革,收效甚微;同时还存在着基层教学单位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够、探索研究不够等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和检验课程改革。
(二)改革探索不够,方案设计不足
一是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知其型不知其髓,形似神不像;二是课改人员分兵作战,没有一个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开发小组,不能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效应;三是课程改革单独进行,没有放入到课程体系重构中去考虑,难以形成整体效果;四是课改立项不够,职称科研、职称论文普遍,缺乏针对性的课改研究。
(三)特色定位不准,缺乏有效培养
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上,还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特色上。一是对课程的特色定位描述不够清楚,不知道要在哪个方面形成何种特色;二是缺乏培育措施,难以出成果。
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流于跟随前列院校,跟随市场需求,很少考虑专业课程群的综合建设,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核心课程不过是课程体系中虚有名号的一部分,没有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作为本院校本专业的特色进行发展。
二、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核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等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阐述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之间的差距及高职教育当前的改革形势;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描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内容、方法和成效等。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完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核心课程,缩短核心课程与就业能力之间的距离。
课程改革的思路要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为先导,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实际产品为载体,参照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瞄准国家精品共享课程指标内涵,以校企双方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进行课程改革与研究。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
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二是对课程改革进行管理,设计好改革和研究的内容,做好课程改革的分工、监督课程改革的进度、分析总结课改的成效、形成课改经验材料。
(四)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首先是确定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参照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其次是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两个学期的课程,首开学期以基础为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学习建模的应用性不高,会影响学习兴趣,建议教师以赛促学,带领学生参加建模设计大赛,从而转变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学期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变动,使其适应不断更新的软件知识。
第三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教学模式要体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a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以《3DsMAX+VRay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学好它很容易,但是能够让它为人们服务,让它成为学生的谋生手段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需要把课程拓展到课堂外,实地量房,与客户实际地沟通、交流,能够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以及准确直接地表达自己作品的特点等实际“课程”。
三、高职核心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建议
(一)不断更新课改理念,内化教师课改动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考核评价理念,并将上述理念融入教师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深入探索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吸收各大高校,乃至国外学院的课程经验,多方试验和探索,寻找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完善。同时要加强教学模式设计,逐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改能力
选派骨干教师带着课程改革任务赴外校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和开发经验,与类似院校建立长远、稳固的教学合作。同时聘请知名课程改革专家指导课程改革,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固化课程建设成果,使广大教师课程改革观念、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魏海岑.论高校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