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对策探析

2015-11-26 17:44孟祥丰
雪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院校

一、前言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与旅游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在旅游企业从事接待、服务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实施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课程实施体系,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

笔者通过对旅游市场、高职院校的深入调查及相关课程理论研究,发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不科学,校企合作力度不强、缺少沟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等相关问题,直接影响旅游行业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质量的培养。笔者就如何完善课程实施过程的问题,得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完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实施过程的对策

(一)科学选择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应改变以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中较为单一的公式化和模式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分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法、实战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情境教学法,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教师进行必要示范点评,学生会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情境教学方法,缩小了学校专业教学与未来职业岗位的差距,这种校内——校外的实训过程,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第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传统的生生——师生讨论模式(图1-1)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讨论法教学模式:师师——生生——师师讨论模式(图1-2)的,师师讨论模式是由若干教师组成讨论小组,讨论者结合某一主题通过陈述、讨论、辩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引导学生对这一主题主动思维,并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的一种互动推进教学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观摩教师讨论的全过程,自身也能够提炼主要观点,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不畏权威观点的好的学习态度。第三,案例分析法,笔者在课程理论讲授同时充分利用案例,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采取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图1-1  生生——师生讨论模式

图1-2  师师——生生——师师讨论模式图

2.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各种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动静结合、丰富的表现力等诸多优点,合理利用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使学生有了全方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旅游专业涉猎的领域广,输出的信息量大,只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只有综合运用网络教学、实景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的园林文化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看到苏州私家园林和北京、河北承德皇家园林的实景,通过声色俱佳的彩色动感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专业教师利用收集到的各种视频资料、网上下载资料及相关书籍摘录的资料制作成高质量的课件,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旅游行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形中被调动起来,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需要在旅游专业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求新,使其在专业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使旅游专业学生在任意的时间、任意的地点,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内容,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

1.校企深入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通过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及利用各自优势,整合高职院校教育与旅游企业各项资源,使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互补递进式的合作方式。调查显示,企业认为,校企合作非常必要,实习生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走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实施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多种“校企联姻”,使院校和企业都能够及时发现,什么课程是行业中必需的,但在实际课程设置中忽略的;什么课程在旅游市场需求中已经滞后,需要及时更新的;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更好地将专业理论运用到旅游企业实践中,又可以通过行业一线的实践反馈,进一步深入指导专业理论的研究,明确高职院校中哪些课程是比较薄弱和最应该加强的,不断完善旅游专业科学建设。笔者认为,企业在学校进行以班为单位的定点订单式培养,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缩短高职院校与旅游行业的距离,使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均受益。

2.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模式

笔者认为不同方式的校企合作,最终都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其一,为高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平台。老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教师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了解企业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二,旅游企业员工到高校开设讲座及兼职任课教师,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行业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应正视这一不足,应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及时给在校的专业教师充电,与行业专家进行座谈,让其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并提出相关建议,使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还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成熟的经验和对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为同学们举办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如聘请旅行社高级导游进行专题讲座,“中国书法与古典园林”“导游如何带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导游基础与带团技巧”等专题,除此之外,旅游行业专家可担任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公司各部门为实习生写论文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成师徒关系,向学生直接传授经验,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其三,旅游营业部走进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在学校里设立营业部,这样也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

最后,实习生参与旅游企业各项大型活动。旅游企业举办的很多大型活动中都能看到实习生的身影,实习生在各项大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康辉旅游风情展、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接待工作等等。实习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经验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在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有些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一,校企双方共同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进行课程开发及设置,以保证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校企双方定期商讨有关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如适时地把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改进教学计划的依据。

第二,由于行业特点,淡旺季比较明显,希望学校能够在旺季时多安排实习生来企业实习,这样也能更好地让他们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如无锡各大旅行社一般在4月——11月是旺季,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将此时间段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第三,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实习生之间制订规范的合同,希望企业和学校为实习生共同购买保险,确保实习生的安全,建议设立一种专门的险种。

第四,作为实习基地,希望有关部门为企业里的员工即实习生的指导老师授予荣誉证书,一方面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第五,完善学院、旅游企业、教师、学生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体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行业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为此,可以在每学期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深入旅游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解旅游行业发展情况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旅游行业的点点滴滴,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并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践报告,教师将其汇集成册,提供相关旅游企业参考。

(三)全方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种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与研究的场所。包括实践场所、实践设备、实践指导人员、实践计划、实践大纲等一系列要素在内的统一体。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高度重视校内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应完善“三室”“一店”建设。即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旅行社模拟实验室以及实验酒店的建设,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技巧,分成不同模块,逐个进行单项训练。笔者认为,关于“一店”的建设,成本较大,笔者认为政府可加强支持力度,招商引资,在藕塘职教园建设实验酒店,所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皆可在此实训,各院系之间既加强了交流,又实现了教学目的。其次,笔者认为可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双课程同步教学,即一个班级在酒店餐厅进行实践教学,另一个班级可以在另一个教室通过现代信息传递技术,可以看到在酒店餐厅进行实践教学的实况,可以同步进行教学案例点评,以至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人人是人才的理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愿、自发组成专业社团,在学生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阳光礼仪队”“太湖明珠导游协会”“星级酒店公关协会”“旅游英语协会”等,学生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社团成员之间可以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经验交流,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达到了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笔者认为首先可以积极探索“1+N”教学模式,其中1为旅游专业方向、N为多个不同的旅游企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校企联合办学,依托旅游企业的优势,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按照酒店、景区、旅行社三大旅游支柱行业的人才要求,逐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选择本地域内品牌认可度及信誉度较高的旅行社、星级酒店及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旅游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集中的、系统的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既积累了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服务了社会,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的竞争力,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其次,借助藕塘职教园区的平台,积极进行区域性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互补与合作,以获得实训教学资源的补充。最后,为保证校外实习实训效果,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必须建立完善相关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以及实习考核评估体系,派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的实习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实习实训效果。

(四)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中带有总结性、综合性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测量,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是推进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摒弃以往单一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实行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渠道多途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校内评价与旅游企业评价有效结合,并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衔接的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其次,建立以突出就业为导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与考核,以构建科学的具有旅游职业导向性的课程评价制度。最后,完善有利于旅游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课程评价制度。倡导知行合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教风;实施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反馈评价制度,把旅游专业教师课程实施与开发水平作为教师年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旅游专业教师的课程评价,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小结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过程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才可以真正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学生服务,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符合旅游专业就业市场的要求,真正地实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达到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祥丰,王瑾璟.《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3):158.

[2]熊友平.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办学水平的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36-39.

[3]袁红.关于高职院校温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02):158-159.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