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浅析

2015-11-26 02:47张晓燕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效能个体职业

张晓燕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太原030031)

近些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归根结底,政策市场的引导支持只是外力因素,大学生是否具有积极面对就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良好职业自我效能感才是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起关键影响的内力因素。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面对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问题时,会对自己更有信心,积极努力去适应和改善所处环境,抗挫折能力也更强,因而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职业抱负。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和职场情境下,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概述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应用,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找寻、职业决策等职业行为过程和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1]

在Bandura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基础之上,Lent和他的同事们(1994年)创立了社会认知生涯(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职业自我效能感是SCCT 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SCCT 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SCCT 的理论模型,在个人和环境因素互动之下形成的学习经验,是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信息来源。职业自我效能感会对职业兴趣、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形成影响,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反过来又会形成学习经验,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

图1 SCCT 理论模型图

(二)职业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1.在职业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过去的成就会影响个体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进而影响未来的表现。职业自我效能感会通过成功的经历得以提高,而失败的经历尤其是连续失败的经历则会使职业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自我效能感一旦形成,偶尔的失败也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在接连的失败经历中即使偶尔出现过一两次成功的经历对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帮助也不大。

2.他人的替代性经验

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职业活动经验,会对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如果发现与自己相似的人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仍然未能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时,则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相反与自己相似的人如果较为轻松地完成职业活动,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会通过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得以提高。

3.言语规劝

即通过具有说服性的话语进行劝导或自我劝导的方式改变职业自我效能感。但是这种方式如果缺乏专业性,脱离事实基础,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4.情绪唤醒状态

个体在压力较大或感到不安全的情况下,情绪易于被唤醒,表现为焦虑、亢奋等,这种状态会使个体的行为表现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对职业兴趣的培养以及职业选择的范围、类型有重要作用。[3]大学生如果拥有较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就能为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并有较强的职场适应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择业就业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影响。但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职业自我效能感偏低,尤其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感偏低。[4]说明大学生对于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职业自我效能感亟需提高。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一)自我提升策略

1.行动实践,积累成功

行动实践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在行动中积累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可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针对目前大学生行动能力普遍偏弱的情况,大学生可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力等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克服拖延症,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找人帮忙对自己的行动计划督促等方法提高行动力。大学生要有意识地从小事情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成功的经验,使自己建立起积极、正面的心态,这种心态反过来又有利于促使个体持续获得和积累成功的经验,促进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2.合理设定目标

在SCCT 理论模型中,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目标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良好的职业目标应该是明确清晰,难易适度的。目标如果太难,远远超出个体能力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会导致失败的结果,产生挫败感,降低职业自我效能感,但目标如果太简单,又会缺乏挑战,使个体失去执行的愿望。合理的目标应该将高度设定为个体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程度,这样既能提高个体的能力,又能增加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效能感。

3.学会积极的归因方式

大学生要经常反思自信心或自卑感的来源,敢于质疑曾经的结论,学会积极的归因方式。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例如面试没通过,有人可能会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能力不够,但同样的结果,有人可能将原因归结为座椅不够舒服等外部原因。因此,大学生既不要在成功时过分夸大运气好、任务简单等外部因素,也没必要将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为能力差、努力不够等内部因素,避免产生这种自我偏见。

4.学会积极的自我劝导和有效的情绪管理

积极的自我说服、自我激励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效能感。大学生正值情绪多变的年纪,遇到困难挫折极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果自己不能有效调节,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极大降低职业自我效能感。因此,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学习各种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可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通过向周围朋友倾诉、表达,调整对事物认知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5.寻找榜样,自我塑造

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增强榜样的示范作用。因此,在某一职业领域内,发现自己与成功人士所具有的相似特征,有助于促使自己突破实际水平的限制,增强对成功的渴望,从而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在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的同时,还得学会自我塑造,一方面从自身形象设计、言谈举止、日常习惯进行自我塑造;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加快自身职业化的过程,同时还要对自己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外形到内心一步步把自己塑造成成功人士的样子。要和成功人士做朋友,想办法融入他们的圈子,被成功者接纳,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正能量。这样在头脑中播下的就是“成功”的种子,潜意识会向着成功靠近。

6.寻求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使个体对自己有积极、全面的评价,也会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个体从失败的经历中恢复过来;缺乏社会支持则会导致个体降低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卑心理,遇到挫折时情绪波动较大,难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5]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支持更多来自于家人、师长、朋友,要注意保持与他们的亲密关系,主动去关注理解支持他人,在自己遇到问题时也就能得到他人的更多支持。良好的情感支持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时心态更加积极,会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二)外界环境帮助提升策略

SCCT理论特别强调个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加强调系统中动力学的、与情境有关的特征。[6]因此,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必须考虑到如何发挥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的积极影响。

1.学校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帮助提升

大学生身处的主要环境是学校,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学校应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来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有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可采用课堂操作实训、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课堂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进行生涯人物访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尽快熟悉职场环境,积累实际工作的成功经验。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和活动,使大学生对自我和环境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提高求职就业能力,充分发挥课程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用。对于职业自我效能感过低的学生,还可通过个别辅导进行干预。

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团体活动、分享心得体会,团体的成长带动学生个体的成长,通过团体辅导,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会更加积极乐观,职业自我效能感无形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社团。SCCT 理论认为,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兴趣之间形成反馈回路,互相影响。学生社团尤其是带有职业特色的社团是大学生职业兴趣充分展示的地方,社团活动会使大学生进一步明了自己的兴趣类型,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有效沟通等各项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大学生需要有榜样特别是身边的榜样的引领,学校可通过邀请优秀校友举办讲座、创业经验交流分享活动等方式,激发榜样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力的引领作用,和自己背景类似的成功榜样会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2.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帮助提升

SCCT 理论注重来自当事人家庭的支持。对大学生来说,家庭是他们最亲密的环境背景,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家长应积极与学校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职业发展动态,发挥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言语激励,注意他们在生活中流露出的不良情绪,对其加以引导纾解,从而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社会各界应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硬环境和宽容开放的职业发展软环境,给大学生以充分的职业选择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建立公平的聘用机制,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赖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学生自身应通过行动实践、积累成功经验、合理设定目标等方法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学校、家庭、社会也应重视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从各自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需要注意的是,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要适度,稍高于实际能力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会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1]许燕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2]宫庆静.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4):111.

[3]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4-1265.

[4]曹宁宁.高校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1):44.

[5]李玉环,王希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6):50-52.

[6]尤立荣,方俐洛,李晔.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226.

猜你喜欢
效能个体职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