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的“声音”
——台湾90年代以来电影发展症候透视

2015-11-26 03:42暨南大学艺术学院510632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声音影展辅导

罗 丹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510632)

境遇的“声音”
——台湾90年代以来电影发展症候透视

罗 丹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5106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发展呈现低谷走势状态,本篇论文的主要对象恰针对90年代以来的台湾电影,通过对其生存与发展概况的介绍和了解,来探求和解析台湾电影至此以来所处低谷走势的内在原因与电影创作观念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电影;台湾电影;存在与发展

本文为广东省育苗工程项目(wym09044)台湾电影研究系列之:

随着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分支——台湾电影所取得的成就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它有过曾经的辉煌时代,也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起伏;它曾最先打开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也曾因为各种政治与体制原因而出现电影发展的危机;两次对台湾电影产生重要影响的电影浪潮更为台湾电影打开了世界之门,然而其后续者却未能使台湾电影重拾夕日的光彩,直至进入90年代,台湾电影陷入了重度的危机。

台湾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现状近些年引起了诸多电影业界人士的关注,更让很多台湾电影的爱好者在其影展殊荣与本土市场回应的天壤对峙中产生了诸多的质疑。90年代以来的台湾电影明显的在逐步走向衰亡,期间虽然偶有灿烂的火花出现,但都属于天边闪过的流星,很快又归于沉寂,无补于大局的荒芜。台湾电影到底怎么了,也许这个问题值的每一个喜欢台湾电影或者喜欢电影的人去关注,因为也许台湾电影的症候就是面镜子,可以照自己,也可以照别人。

一、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的生存环境

1.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发展势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电影的创作,丰富着电影的创作手段与表现空间,各种数字技术媒介相应进入到电影的视听创作领域,给电影创作带来了更高、更完美的视听品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创作正步入数字时代。

在这样一个高科技运营的时代,向来崇尚前沿技术的好莱坞则更不会放过这个强大自己的机会。他们在电影领域积极推动“全球一体化”的产品行销策略,从电影制作的电脑技术到多厅式影城的影音效果,都跟其它地区的电影大幅拉开距离。

好莱坞电影势力渗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其他地区的电影发展而言,造成一种大敌压境之势;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因为竞争的存在而刺激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创作与制作水平。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发展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动态趋势,高品质的优秀电影层出不穷,让人们在折服高新技术作用于电影所产生的壮观的视听效果同时,也进一步领略到电影艺术在技术力量的支持下所产生的更为强大的号召力和更为震撼的感染力。

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台湾电影的创作环境,但因为台湾本土电影政策等诸多内在原因的存在和影响,使这股势力在台湾本土真正变成了一股敌对势力,而没有更多的产生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外片占据了台湾的大部分市场,台湾本土电影创作日渐衰落。

2.台湾电影政策的影响

台湾电影的发展受本土电影政策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全球电影的积极发展势态中,台湾的本土电影却依然按照自己的脚步,把自己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依靠政府的特殊政策,来进一步强调自己所谓个性化的创作理念。

(1)本土电影制作“辅导金”政策

1989年开始推行一年一度的电影制作“辅导金”,当初在政策设计时只是“辅助”性质的“辅导金”,事实上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经变成了“主导”台湾电影制作走向的一个最主要力量。但遗憾的是,台湾电影制作的数量不但没有“越辅越多”,反而是“越辅越少”。原因在于“政府”的“辅导金”政策将绝大部分资源纯粹投注在本土电影的“制作”上,却忽略在电影业的生物链中亦居于重要地位的“发行”与“放映”这两个环节,没有为台湾电影在放映市场上创造出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环境。

虽然政府的“电影辅导”政策并未对电影市场发挥出影响力,但是却对本土电影的“制片策略”产生了很大的左右力量。其中,尤以早期电影“辅导金”倾向支持为参加国际影展而拍摄的“艺术电影”,以及在国际影展中得奖即给予巨额奖金这两项政策影响最大。

在现实的经济利益考虑下,传统的“商业电影”投资者既然得不到“辅导金”的好处,加上香港拥有较强的明星号召力和电影卖埠价值,所以他们纷纷将资金转往香港拍片,出现了“台产港片”现象。

此外,制片费用较低或由新导演执导的电影,由于在台湾电影市场上竞争力较低,因此这类电影也纷纷放弃本土市场,转向以“国际影展口味”来企划制作他们的“艺术电影”。

这种策略在当时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比较容易取得制片“辅导金”的实质资金帮助,解决筹措资金上的困难,增加新片的开拍机会。二是比较容易获选参加国际影展,只要入闱,就可以取得新闻局发给的奖金,又可以增加影片与导演个人在国际上曝光率与知名度,增加影片出售国外版权的机会。假如幸运获得大奖,不但新闻局发给的奖金数额更高,而且影片的版权费会水涨船高,可谓一举数得。三是比较容易经由这种方式积累导演个人实力,吸收外国资金对其新作的投资。如侯孝贤的《海上花》、蔡明亮的《洞》、林正盛的《放浪》等,都有相当高的外资比例(日本、法国等资金),而这些影片同时也可以获得台湾的“辅导金”。

至于一般的台湾电影制片公司,在传统台片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则逐渐将获得“辅导金”作为他们是否开拍该部影片的指标,而将他们本身对电影市场的专业判断抛置脑后。这种“惟评审口味是尚”而“置观众口味于不顾”的舍本逐末心态,使台湾本土电影本来已经不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削弱至几乎接近于零。

(2)外片拷贝开放政策

台湾政府在政策上一方面“辅导”本土电影制作,另一方面却又同时大幅度开放外片进口的放映场所与拷贝数量限制。1990年开始将每一城市联映外片的影院由4家增加为6家,进口影片拷贝数由8个增为12个,均大幅提高50%。随后几年,影院数字一再增加,许多新兴的多银幕影城在近几年相继建成。但增加的影院全部沦为了好莱坞电影的腹地,这是政府在与美贸易谈判后敞开大门迎接好莱坞的政策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近些年,在台湾,好莱坞电影每部可同时进口58个拷贝(过去数十年仅有三至数个拷贝),吃掉了所有的本土电影放映场所。

在发行和放映两方面增强外片的战斗力,影院纷纷转向排映西片,台片拍好了却面临无影院可以上映的厄运。因此,台湾当局虽有“保护本土电影”之名,却不能发挥“保护本土电影”之实。

3.台湾本土电影市场环境

就整个台湾电影市场来说,外片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好莱坞大制作影片几乎都运用电脑特技、高保真的声光效果等高科技手段和吸引观众的题材,来占据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台湾电影的生存状态则每况愈下,市场日渐萎缩。

虽然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外界印象似乎台湾电影一片蓬勃之象,其真相却恰好相反。本土的台湾电影市场被西片打得喘不过气来,尚能支撑台片的主要是当局一年一度的“辅导金”。否则就是一些低成本的独立制作。难怪有人惊叹:“台湾的电影市场即将迈入被好莱坞全面殖民的时代!”可见,如无特别的措施,台片的处境将越加艰难。

二、影展殊荣与本土市场

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最让人产生置疑与不解的现象就是国际影展殊荣与本土市场回应的冷落所形成的天壤对峙,这一现象在90年代表现的更为突出。台湾电影于国际影展频频亮相,影展的光环更让台湾电影成为世界影坛近些年来倍受关注的焦点。然而,遗憾的是,台湾本土电影市场所呈现的状况却恰与之相反,台片市场一片冷落与萧条。

这种现象对于电影创作与发展本身来讲,是一种太不正常的表现,然而在台湾这样一个特殊的电影存在环境,这一现象又似乎变得再正常不过。如前面所谈及到的,有什么样的电影政策,就会决定电影什么样的存在及发展状态,也自然会决定电影创作者为适应这种状态所形成的“电影观念”走向。因此,这样说来,影展荣誉与市场冷落便成为这一推理下最自然的表现了。

1.90年代台湾电影的本土生产与国际影展荣誉透视

进入到9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电影的生产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迹象,尤以90年代表现最为突出,年产量每况愈下,到上世纪末竟跌到了台湾电影发展的谷底阶段。而伴随着台湾电影的这一衰退现象在另一方面却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则是台湾电影在国际间各类影展中的频频出现及诸多影展荣誉的获得。90年代对于台湾电影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表征意义,2000年之后虽稍有抬头,但已明显呈乏力之势。

本文在这里想透过90年代这一特殊阶段台湾本土电影生产与国际影展殊荣的相关数据间的对比来看台湾电影的发展走向。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生产片量在逐年下降,当年度影片中所获影展奖项的片量自1993年以来也没有明显的起伏,但两者整体走势的比值却出现了明显的攀升。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局的“辅导金”制度对艺术影片的大加扶植,使得这一时期的一些相对固定的从事“艺术追求”的电影作者们几乎每年都能拿到辅导金而进行影片的生产,也为他们能每年在国际影展间的出没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及娱乐影片的导演因为得不到政府的辅导金而逐渐改行或投身电视方面的制作,并且台湾本土影片生产也由原有多个私营公司投资为主的生产状况逐步转变为政府辅导金主宰影片开拍的境况。这样一来本土影片的生产逐渐减少,并且以政府辅助拍片的特定生产模式也使得影片创作倾向渐趋作者个人色彩为主,以参展获奖为展现影片的途径而忽视了本土市场与观众。

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在国际影展中的诸多成绩在整个华人电影的表现中,都是绝对值得称道的。但从获奖影片的列表中却有大半的电影名字是如此的陌生,因为这大半的影片由于自身质量等因素未能在台湾本土公映,观众自然也无从知晓。于是影展成为了他们唯一可“展现”自己的机会,其荣誉的实际效应也就有待于我们重新思量了。

2.本土市场回馈

以上三幅图例分别透射出了台湾电影市场90年代以来的走势。其市场状态已经显而易见了。90年代之后,台湾电影市场明显滑坡;虽然台片在本土上映情况自90年代中期有小幅提升,但对比前面影展获奖情况即可知晓部分影片的影展光环还是为其在本土的上映争取到了一定的机会。而随后的观众与票房的回馈却再次为这仅存的机会书写了遗憾。可见,影展的殊荣并未能从根本上治疗台湾电影的沉疴。

三、2000年之后的台湾电影

2000年之后的台湾电影在发展中出现了稍稍的起伏,虽然这起伏让人的确充满了新的期待,但最终还是被新生代们强烈的“艺术追求”和坚持恪守的“作者观念”再次压制在一片静默之中。

1.“天堂”与“地狱”的并存

“天堂”与“地狱”的并存似乎是前面影展与市场对峙的进一步升级的说法,而事实的形势却的确如此。

2000年之后的台湾电影创作越发呈现出一种“性格分裂”的状况。一方面,台湾的优秀电影人才在国际资本的支持下拍出了扬威国际的获奖之作,在电影市场上也有令人振奋的成绩。另一方面,台湾的本土电影圈却面临资金匮乏,制作锐减,上片困难,观众寥落的恶性循环。

2001年,踏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台湾电影迎来的不是谷底反弹的复苏,而是更往下沉沦,全年度在台湾电影市场上公开上映的本地新片数量只有9部,因为有一些取得“新闻局”颁发“电影辅导金”拍摄的影片,最后却并未能找到影院愿意上映,由此可见成绩如何。国际电影节获奖情形,在2001年也显得并不辉煌,没有一部影片获最佳影片大奖。成绩最好的影片是林正盛导演的《爱你爱我》,只是在柏林电影节赢得一项“最佳导演银熊奖”和一项“最佳新人奖”。之后的台湾电影虽也偶有让人激动的瞬间,但已无补大局的沉寂与衰落。

2.电影转机现象的意味

在持续多年的发展状况低迷与无望之际,2002年的台湾电影界竟然出现了谷底反弹的现象,尤其在商业上表现出近年难得一见的好景。

一部由陈国富导演,借助美国的资金和香港、澳洲的技术炮制而成的《双瞳》创出惊人的卖座成绩,是台湾影坛继合拍片《卧虎藏龙》之后第二部获得美国八大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投资拍摄的电影,而且是第一部在台湾本土摄制和雇佣大量台湾幕前幕后工作人员的作品,因此对台湾商业电影的发展更具指标性作用。

充裕的资金和跨国的人才荟聚,使《双瞳》能够在制作品质上达到了国际水平,首先在本质问题上改变了台湾电影一向予人“粗制滥造”印象的弊病。而创作上的主导者陈国富也抛弃台湾导演一向“只重个人表现,不重观众感受”的偏执心态,为电影的受重群体建立了沟通的基础。

另外,这一年的其他几部有国外资金注入的影片《你那边几点》和纯本土制作的一批电影,如《蓝色大门》《美丽时光》等片也开始在小众市场上获得理想的反映,而非像过去一样被观众视同隐形,本土电影占据市场的百分比也有大幅度跃升。

这一现象的出现其实是值得深思的,从作品质量到最后的市场收获都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世界电影发展潮流,尊重电影技艺并重的本性,改变原有“个人化”创作观念的一种必然。

这一反弹现象曾一度燃起了人们对台湾电影复苏的希望,但随后的几年电影作品所呈现的发展势态则再次让台湾电影归于了沉寂。可见,台湾电影在创作与制作过程中,在创作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没有随着这一反弹现象的出现而让创作者有所思考和认识,电影创作的内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四、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走势中的“声音”

“声音”一词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声音”不但作为一种讯号,传达着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发展走势中的诸多信息,其实以上每一个部分的介绍,都代表着一种“声音”,一种属于它们各自发出讯号的“声音”;而另一方面,“声音”在电影中又是一种客观存在,声音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内部构成元素,是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声音”的确身兼两职,一方面透露着电影其他方面的发展讯息,一方面呈现着作为电影客观存在的电影声音自身的发展情境,这两种“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照也就不言而喻了。

看罢9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发展走势以后,不觉中竟发现,这一段时期内台湾电影中的声音创作也有着与台湾电影整体发展相近的走势。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它们各自不同的促成原因,但电影声音与电影之间的内在的联系也为两者所呈现出的这一相近的发展状态注定了一种必然性。

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及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其自身构成元素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因为电影观念与电影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着电影自身创作手段与表现手法的定位和走向;同时作为电影中的元素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表象也自然能够透射出电影创作的初衷与观念的走向,使其在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照中所呈现出来的在发展势态方面的透射关系也就更为明显了。

以上对于台湾电影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及台湾电影的生存环境所作的分析决不是泛泛而谈,其根本在于引起电影者们的思考和关注。

五、结语

90年代台湾电影的总体症候是台湾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史因所促,并对之后的台湾电影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难看出,这一阶段其作品在主观创作与大众及市场接受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一矛盾的长久存在是台湾电影这一时期以来低谷走势的重要原因,并影响深远,而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有大环境和制度的影响,更有创作者的主观因素。这是值得更多电影者思考的。

电影与观众之间应该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双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电影创造了观众,观众创造了电影。这正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消费以生产为前提,生产因消费而发展,两者缺一不可。与其他文艺形式相比,电影因其企业的性质和大成本的消耗,更不能脱离观众而存在。

正如雷内·克莱尔所说的:“观众并不永远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一定是错的。”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都是艺术作品生命的需要。电影是由以导演为中心的一个小群体所创作,并且是为了数以亿计的更大的群体所集体欣赏的具有大众本性的艺术。“电影如果没有正确的鉴赏,首先遭到灭亡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作品本身,甚至在作品还没有问世之前,就已被扼杀。影片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企业产品,它的昂贵的成本和极端复杂的集体创作过程使任何一个有天才的人都不可能脱离了时代的趣味或偏见去创造杰作。”

电影需要观众的有价认同!这点是多么重要!

尽管如此,2008年的台湾电影《练习曲》,这个还不能算得上杰作的作品却意外的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它取代《色·戒》参评奥斯卡,并且在本土创下了难得一见的票房,台湾本土观众重新走进影院,这是个美丽的意外。对已经低迷太久、沉睡太久的台湾电影来说足以让人为之激动和兴奋。也许很多电影作者们会思考,也许思考之后便意味着又一个新的美丽的开始,也许,那是一定的。

[1]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年鉴[Z].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61.

[2]卢非易.台湾电影映演市场的结构分析[EB/OL].http://cinema.nccu. edu.tw/cinemaV2/lwisdom.htm.

[3]卢非易.台湾电影观众观影模式与电影映演市场研究:1980-1999[EB/OL].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htm.

[4]卢非易.台湾电影观众观影模式与电影映演市场研究:1980-1999[EB/OL]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htm

[5]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33.

[6]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5.

[7]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8]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史[M].北京:中国民俗学会、国立北京大学出版,1974.

[9]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10]焦雄屏.台湾新电影[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

[11]李天铎.当代华语电影论述[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6.

[12]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2]焦雄屏.台湾电影90新新浪潮[M].台湾:麦田出版,2002.

[13]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罗丹,电影学硕士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讲师。

猜你喜欢
声音影展辅导
杨艳丽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黄欢欢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新形势下少儿快板辅导研究
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 甄子丹等人担任明星大使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2016年各类国际影展金奖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