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神话

2015-11-25 08:17单爱丽
雪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哈利波特

单爱丽

【摘  要】原型批评理论对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也不例外。书中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魔法世界,哈利的杀父仇人伏地魔这一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本文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对象,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原型,寻找其中体现出的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哈利·波特;神话原型;伏地魔;撒旦原型

自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这部充满魔幻色彩的小说便一再刷新当代儿童文学乃至整个文坛的图书出版发行纪录。2007年,小说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结束了哈利·波特的辉煌十年。

弗雷泽在其《金枝》一书中通过对以巫术为特征的原始宗教仪式、民间神话及习俗的研究,成功揭示出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宗教典仪里,经常出现相似甚至相同的意象或主题。而按照荣格的解释,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神话体现原型”①。荣格认为,文学原型是人类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人类的远古记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构成原型的基础。荣格指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这种镂刻,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②”弗莱指出寻找文学作品中的原型也可以对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进行细读、分析。他认为原型是“一个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③,我们可以从作品中这样的意象入手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原型。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塑造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撒旦形象——伏地魔,他是书中头号反面角色、正派巫师的首要敌人和杀害哈利父母的元凶。伏地魔的撒旦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人格中隐匿黑暗部分的危险方面,他是人类贪婪欲望的化身。伏地魔的邪恶首先源于他的身世经历:他的麻瓜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巫师妻子,造成了伏地魔仇视麻瓜;其次,身为巫师的母亲的去世使伏地魔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在此之前他认为死亡是凡人才有的可耻弱点,却被证实发生在他的巫师母亲身上,使得他对死亡有了超出常人的畏惧,并走上追求永生的道路;再次,在麻瓜孤儿院里的成长经历,和独来独往、不与人为伍的性格,使伏地魔冷酷、自私、无情、贪婪、没有朋友,只懂得威胁利用他人;最后,试图超越平凡、与众不同、造就辉煌的强烈渴望决定了伏地魔为谋求权势而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非善恶,只有权力,还有那些无法获取权势的无能之辈。”④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

伏地魔的撒旦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永生的贪婪追求上。“永生”可谓是每种文化中都存在的渴望,是神话英雄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突破自然法则界限、征服自然的一种尝试,这种美好的渴望本身并不具备邪恶的性质,但通过邪恶手段去追求、获取,其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到了《魔戒》和《哈利·波特》中,追求长生已经明显具有了人类罪恶的性质,因为它违反自然,是人类狂妄自大的一种表现,也是最大的物欲和贪婪,“在托尔金和罗琳看来,希望无限延长人体自身的物质存在,当然是一切物欲的最终目标,于是,必须动员人间的一切力量去战胜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心魔。”⑤所以,竭力销毁象征永生的魔戒和对伏地魔的誓死抵抗都具有了同样的性质——战胜心中显现魔鬼形象的“阴影”,抵制人类成长中具有毁灭性影响的诱惑。“长生不老”集中代表了人类的贪婪欲望,凝聚在了伏地魔的形象中,他以公然暴露、毫无顾忌的邪恶天性在公众心中激发了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渴望权力和永生,为之怦然心动,加入食死徒行列,依附强大的黑魔头借机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更多的人坚决抵抗,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对抗邪恶,维护正义。哈利就以纯洁的心灵和坚强的意志抵制了长生不老、重见父母的诱惑,坚定地站在伏地魔的对立面与之斗争,对伏地魔的态度像神奇的厄里斯魔镜一样使人的贪婪本性暴露无遗、无处遁形了。

罗琳强烈批判了伏地魔罪行的本质——对永恒生命的贪欲,指出了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以及保持纯洁健全的灵魂具有比永生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了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严肃思考。伏地魔倨傲地宣称:“我,在长生的路上比谁走得都远的人。你们知道我的目标——征服死亡。”⑥他的灵魂早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残破不堪,相应地在外貌上也越来越非人化,他之所以以宝贵的灵魂为代价换取永恒生命,正如邓布利多一针见血指出的“你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理解有比死亡更糟糕的事情”⑦。对邓布利多来说,“死亡实际上就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而且,对于头脑十分清醒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⑧与《魔戒》中魔戒的销毁者弗罗多的精神导师巫师甘道夫的看法不谋而合。在他们心中,死亡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并不令人恐惧而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无须煞费苦心地去逃避,真正重要的是让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保持人格的纯洁完整实现有价值的人生。邓布利多曾肯定哈利拥有的伏地魔所不具备的爱的力量:“他(伏地魔)那样忙于破坏自己的灵魂,从来无暇去了解一个纯洁健全的灵魂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是对健康完整的人格的高度赞扬。

罗琳对待邪恶的态度是明确的,伏地魔、斯莱特林学院代表她的世界观的对立面出现在魔法世界和霍格沃兹学校里,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可避免和必然的,阐明了作者的善恶是非观念,她明智地意识到邪恶的存在不容否认,也不会因否认而消失掉,邪恶与美好的东西并存,正如光明和黑暗与共,它不会被彻底驱逐或消灭,与之相对抗的是值得永远提倡的勇敢、智慧、忠诚、团结和宽容的同情心——这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美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注释:

①[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165.

②[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71-73.

③[英]罗杰·弗莱著;顾丞峰、沈语冰译.弗莱艺术批评文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69

④[英] 罗琳 J K.著;马爱新译.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

⑤叶舒宪.《哈利·波特》的异教想象及其原型——兼论西方后现代文化寻根思潮[J/OL].2005-7-22.

⑥⑦⑧[英]罗琳JK马爱农著作;马爱新译.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61,457,458.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成为哈利·波特
好脏的哈利
勇敢的哈利·波特
谁动了我们的《哈利·波特》?
像哈利那样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