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竞技人才,高校积极组建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通过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归属感,减轻学习负担和创建更多竞赛机会的途径来激励运动员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竞技能力。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员 竞赛能力 归属感
2005年4月,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普通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由此可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是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目的是让这些高素质的竞技人才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事实上,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实现“体教结合”的最优模式。它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师资、场馆等优质资源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校培养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的优势明显,但也会出现了一些难题。如何充分保持和发展高水平运动员在高校学习后的竞赛能力,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一、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归属感
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们进入到高校学习,是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把体育训练和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形成一股合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有益的方面。优秀的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一方面能够在竞技赛场上摘金夺银,为校争光。走出校门就是代表着学校的形象,走在校园里就是代表着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形象。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竞技活动能够带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由高水平运动队带头创建大学生乒乓球俱乐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社交能力的提升、拼搏精神的养成及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每一位运动员在学校中担任着不可代替的角色,他们会感受到自身的独特价值,自然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升华为校园归属感和荣誉感。他们的存在,可以让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朝着科学化、专业化道路发展,也将成为学校办学的一个传统优势项目。
二、减轻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负担
由于早年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训练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进入高校后学习负担加重,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训练计划。队员们会出现逃避训练、消极训练甚至厌倦训练的现象。“学训矛盾”是每一个高水平运动员都会面临的难题。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首先,学校学籍管理科考虑到高水平运动员的特点,适当为运动员提供优惠政策。可对比赛成绩优异者可实行文化课成绩加分政策。减轻他们学习和训练任务的双重分担。其次,体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和运动员所在院系的辅导员加强交流与沟通,了解运动员在校生活的具体情况。避免运动员以上课的名义逃避训练,以训练的名义逃避文化课的学习的不良现象。最后,加强心理疏导工作。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难以自身克服的问题,在学习中也会出现跟不上一般大学生的学习进度,长期以往很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不自信、挫败感接踵而来。此时就需要及时的疏导和调适他们的心态。关注每一个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学校园生活中,传递出他们应有的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正能量。
三、创造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机会
高水平运动员会产生消极训练,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有比赛的刺激。又因为进入大学以后,以学业为重,能否顺利毕业并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切身要考虑的问题。从而导致他们训练不积极,竞赛能力退化。其实,每个运动员都想在赛场上尽情地展现个人的风采,为学校、为学院争得荣誉。不是他们不愿意训练,而是得不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学校能够多提供一些让他们大放光彩的机会,运动员们一定会乐此不疲,勤勤恳恳地投入训练。加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严格要求运动员的出勤率。定期举行队内循环赛,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运动员的竞争意识。学校体育部门可以和社会乒乓球俱乐部合作,鼓励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多出去打交流赛。学校可利用社团活动,组建乒乓球兴趣俱乐部。运动员自主参加其中某一俱乐部,带领整个俱乐部打比赛。这样一来,既保持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又增添了许多竞赛经验,还丰富了个人社交圈。乒乓球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他们的竞赛水平一定会逐渐提升。
进一步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赛能力,高校自身的实力不容小觑。运动员经过大学课程的系统学习,汲取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专业学科等知识的养分,自身的感悟力、理解力也在提升。运动员们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再进行反思和提炼。真正做到体育和教育的融合,让体育回归到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