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实验比较的改进

2015-11-25 08:29贾同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碱式滴定管稀盐酸

文 贾同全

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实验比较的改进

文 贾同全

Na2CO3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在旧人教版教材中是通过产生CO2气体的快慢与多少进行比较的。[1]而在现行各版本教材(新鲁科版、新苏教版、新人教版)中,该实验操作都是放在了“活动·探究”中,让学生交流完成,并未给出具体的实验比较方案。

旧人教版中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是将气球中各装有0.3 g Na2CO3和NaHCO3粉末一起倾倒入3 mL稀盐酸中进行比较的。该操作中未指明所用盐酸的浓度,无法判断反应的定量关系;并且在倾倒粉末过程中气球的内壁会黏附有一定量的固态粉末,存在误差;从定量角度分析,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相比较,NaHCO3的物质的量大于Na2CO3,在盐酸足量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多是必然的,无法体现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实质。[2]

图1 旧人教版中的实验方案

利用碱式滴定管制作的密闭液体与液体反应装置,能够很清晰的体现反应的实质,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且试剂微量,绿色环保,引发思考,体现定量差别的关系,达到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双提高。

一、实验改进思路

将固态粉末改为稀溶液:固态粉末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包括了Na2CO3和NaHCO3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电离过程、离子的扩散过程。因此,固态粉末产生CO2的快慢并不能真正体现反应的快慢。若采用等浓度的二者的稀溶液与盐酸反应就能避免上述不足。

改变试剂的加入顺序与用量:用注射器通过竖直玻璃管逆重力作用定量向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能够使溶液反应充分,发生反应CO32-+H+= HCO3-和HCO3-+H+= CO2↑+ H2O,真正反映出反应的定量差别。

建立体积可变直观的密闭系统:利用密闭系统中同型号气球的膨胀变化,来体现系统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

二、实验用品

铁架台、滴定管夹、25 mL碱式滴定管2支、硬质细塑料导管、橡胶管、橡胶塞、50 mL烧杯(3个)、洗耳球、0.1 mol·L-1NaHCO3溶液、0.1 mol·L-1Na2CO3溶液、0.1 mol·L-1的稀盐酸、5 mL注射器2个、气球(2个)。

三、实验装置

取一支25 mL碱式滴定管(最小分度:0.1 ml;直径:10 mm;全长约:700 mm),去掉胶管以下部分。再用带有长塑料细导管(可用废弃的儿童吸奶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若0刻度以上过长可用玻璃刀环割处理),并使胶塞下缘与0刻度液面相平,且保持深入滴定管内部的塑料细导管长度大于100 mm,这样反应装置就组装完毕(如图2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再制作一套同样的装置以用作反应对照。

图2 反应的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法

1.向装置中加入反应液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外置塑料细导管伸入装有约10 mL的0.1 mol·L-1NaHCO3溶液中,用洗耳球将约5 mL的溶液吸入碱式滴定管中,液体的量可根据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控制(如图3所示)。

图3 向滴定管中加液体

由于加入液体的高度低于内置塑料管的高度,所以移开洗耳球后液体不会流出来。再用膨胀容积约为200 mL的气球套装滴定管密封。用同样的方法再向另一套装置中加入约5 mL的0.1 mol·L-1Na2CO3溶液,套装同规格的气球建立密闭装置。并同时固定在铁架台的滴定管夹上,这样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实验比较的装置就组装完毕(如图4所示)。

图4 比较实验的装置

2.反应操作对照

取2只15 mL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约10 mL的0.1 mol·L-1稀盐酸,并连在碱式滴定管下面的橡胶管上,保持气密性良好。先轻轻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使滴定管内的细塑料管内充满稀盐酸,再继续缓缓推动活塞沿细塑料管外壁向两滴定管内加入稀盐酸,使进入两滴定管内的稀盐酸约5 mL。此时装有0.1 mol·L-1NaHCO3溶液的滴定管中会产生大量气体直至滴定管上面的气球冲起,发生反应HCO3-+H+= CO2↑+ H2O;而装0.1 mol· L-1Na2CO3溶液的滴定管中则无明显现象变化,只发生CO32-+H+= HCO3-1。继续用注射器向装有Na2CO3溶液的滴定管中加入稀盐酸约2 mL,滴定管中会也会产生大量气体直至滴定管上面的气球冲起(如图5所示)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CO3-+H+= CO2↑+ H2O。

图5 实验现象图示

五、改进后的优点

1.试剂微量化

两个实验分别采用5 mL的0.1 mol·L-1稀盐酸与5 mL的0.1 mol·L-1NaHCO3溶液反应、10 mL的0.1 mol·L-1的稀盐酸与5 mL的0.1 mol·L-1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约0.000 5 mol,合标准状况约为112 mL。

2.巧用硬质细塑料管

该实验中插入碱式滴定管中的硬质细塑料管在加入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时起了密封液体的作用;而在加入稀盐酸时采用逆重力作用加入,既有利于加入液体量的控制,又有利于液体间反应的充分,真是一举两得。

3.绿色环保、一管多用

整个实验过程中,采用液体与液体反应,没有气体的外溢。其他污染性的气体可同样利用该装置密闭的特点观察颜色和状态,如在滴定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再用注射器通过细塑料管加入浓盐酸,就可以制得Cl2了。尾气的吸收又可以通过细塑料管加入液体吸收剂来处理,体现绿色环保精神。

4.实验一体化

该实验将两个定量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能通过实验对照让学生产生直观影像,进而理解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实验定量化的意识。

[1] 武永兴,胡美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2-33.

[2] 吴丹,马宏.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商榷[J].化学教育,2007,(11):54.

作者信息

贾同全,本科,中教一级。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71600

猜你喜欢
碱式滴定管稀盐酸
四碱式硫酸铅质量分数对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设计
响应曲面法优化碱式碳酸钴煅烧制备Co3O4工艺研究①
改性碱式氯化镁晶须/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微课在中职化学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以“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微课教学为例
中和滴定实验探析
鸡蛋在稀盐酸中沉浮实验的探究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探究
滴定管式输液器在测量中心静脉压中的应用